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X 恤纬不遑嫠妇叹

"恤纬不遑嫠妇叹"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23:40:43


简介: “恤纬不遑嫠妇叹”出自宋代陆游的《读史》,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ù wěi bù huáng lí fù tà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出处: 《读史》
内容:
青灯耿耿夜沉沉,掩卷凄然感独深。
恤纬不遑嫠妇叹,美芹欲献野人心。
孤忠要有天知我,万事当思後视今。
君看宣王何似主?一篇庭燎未忘箴。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读史》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灯耿耿夜沉沉,
掩卷凄然感独深。
恤纬不遑嫠妇叹,
美芹欲献野人心。
孤忠要有天知我,
万事当思後视今。
君看宣王何似主?
一篇庭燎未忘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夜晚,孤灯如豆,作者独自阅读历史书籍,感受到其中的凄凉和深远。他感叹着历史上妇女的悲叹和牵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关切。他希望自己的忠诚能够被上天所知,同时他呼吁人们在处理事务时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最后,他提到了宣王,暗示现实中的统治者应该像宣王一样明智,不忘历史的教诲。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个人忠诚的追求。通过青灯夜读的场景,诗人将自己与历史联系起来,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深远。他关注历史中妇女的遭遇,表达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诗人呼吁人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思考过去的经验对现实的指导作用。最后,他以宣王为例,暗示现实中的统治者应该具备明智的才能,并且不应忘记历史的教训。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个人忠诚的追求,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智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qīng dēng gěng gěng yè chén chén, yǎn juàn qī rán gǎn dú shēn.
青灯耿耿夜沉沉,掩卷凄然感独深。
xù wěi bù huáng lí fù tàn, měi qín yù xiàn yě rén xīn.
恤纬不遑嫠妇叹,美芹欲献野人心。
gū zhōng yào yǒu tiān zhī wǒ, wàn shì dāng sī hòu shì jīn.
孤忠要有天知我,万事当思後视今。
jūn kàn xuān wáng hé sì zhǔ? yī piān tíng liáo wèi wàng zhēn.
君看宣王何似主?一篇庭燎未忘箴。
韵脚: 拼音:xù wěi bù huáng lí fù tàn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仄韵) 去声十五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恤 (形声。从心,血声。本义忧虑) 同本义 恤,忧也。--《说文》 勿恤其孚。--《易·泰》 不印自恤。--《书·大诰》 告而忧恤。--《诗·大雅·桑柔》 不恤国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望者豪杰事功。--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 又如恤功(担忧民众的事务);恤恤(忧虑的样子);恤民(忧虑人民的疾苦) 体恤 朝廷竟无恤赠之典。--《隋唐演义》 恤病讨贰。--《左传》 不知存恤。--《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恤近忽远(体恤亲近的人而忽略疏远的人);恤金 怜悯 恤(卹、? ⒈怜悯,同情怜~。体~。 ⒉救济,周济抚~。有无相~,患难相救。 ⒊担忧,忧虑~国事。 恤sū 1.见"恤勿"。

:纬 (形声。从糸,韦声。本义织横纱) 同本义 纬,织横丝也。--《说文》 恃纬萧而食者。--《庄子·列御寇》。释文织也。” 又如纬萧(用蒿草编织窗帘子) 缠捆,系束 组织 治理 纬 纬纱;织物的横丝 东西向的道路或土地。与南北向的经”相 纬(緯)wěi ⒈纬线,织布时使用梭子穿织的横纱或编织物的横线。 ⒉地理学上假设的与赤道平行之线。从赤道向北的称"北纬",从赤道向南的称"南纬",由赤道至南极或北极各为九十度。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遑 (形声。从辵,皇声。本义急迫) 同本义 墨子遑遑,闵世也。--《盐铁论·散不足》 又如遑急(急迫不安);遑遽(急迫不安,恐惧慌张) 通惶”。恐惧 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遑遽。--《三国志·虞翻传》 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民之遑遽者也。--《列子·杨朱》 满堂变容,迥遑如失。--谢庄《月赋》 仲达闻阵而惕惕,子丹望风而遑遑!--明·梦觉道人《三刻拍案惊奇》 遑 空闲;闲暇 遑,暇也。--《玉篇》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诗·召南·殷其雷》 自朝至于日中昃, 遑huáng ⒈闲暇,空闲不~(没有空闲)。 ⒉

:剺〈动〉 割;划开 嫠lí寡妇~妇。

:妇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帚,表示洒扫。本义已婚的女子) 同本义 媎,服也。从女,持帚,洒埽也。会意。谓服事人者。--《说文》 女子谓之妇人。--《广雅》 妇人侠床。--《仪礼·士丧礼》。注妻妾子姓也。” 士曰妇人,庶人曰妻。--《礼记·曲礼》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唐·杜甫《石壕吏》 又如少妇;孕妇;媳妇;妇驵(交易时的女介绍人);妇政(妇人参与政事);妇人家(已婚妇女) 泛指妇女,常指成年女子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唐·杜甫《兵车行》 妇(媎) fù ⒈女性的通称~孺。~科。三八国际~女节。 ⒉妻,已婚的女子,跟"夫"相对~人。夫~平等。 ⒊儿媳媳~。

:叹 (形声。从欠(另一繁体从口”),難”省声。欠,打呵欠,与出气有关。本义叹息) 同本义 叹,吞叹也。一曰太息也。--《说文》 禽子再拜而叹。--《墨子·备梯》 戏而不叹。--《礼记·坊记》 望洋向若而叹。--《庄子·秋水》 皆叹惋。--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默叹曰。--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婉贞微叹曰。--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叹借者之用。--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叹气嗐声(唉声叹气);叹恨(叹息抱恨);叹憾(叹息遗憾);叹笑(叹息讥笑);叹悔(叹息后悔);叹喟(叹息);叹嗟(叹息); 叹(嘆、歶)tàn ⒈吟咏一倡(唱)三~。 ⒉因忧闷悲痛而呼气出声~息。忧~。 ⒊因高兴而发出赞许或赞美的长声~为观止。 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