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藜藿若不足

"藜藿若不足"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22:38:08


简介: “藜藿若不足”出自宋代陆游的《感遇》,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í huò ruò bù zú,诗句平仄:平仄仄仄平。
出处: 《感遇》
内容:
士方贫贱时,藜藿若不足;一朝得富贵,奴仆餍梁肉。
大胾食亚夫,空器馈荀彧,何如茆檐下,父子共饘粥。
我生有至愿,世世谢寸禄,有子复有孙,无荣亦无辱。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感遇》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士人在贫穷时,藜藿都不够吃;
一旦得到富贵,奴仆们享用美味。大胾食亚夫,空器馈荀彧,何如茆檐下,父子共饘粥。我生有至愿,世世谢寸禄,有子复有孙,无荣亦无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陆游对贫富差距的思考和对人生追求的思索。诗中描述了士人在贫穷时饭食不足的困境,以及一旦富贵后享受奢华的场景。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和幸福。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追求财富的决心,他希望世世代代都能摆脱对物质的依赖,不论贫富荣辱,都能过上简朴而自在的生活。

赏析:
《感遇》通过对贫富差距的描绘,反映了陆游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述士人贫穷和富贵两个极端的生活情景,强调了物质财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诗人通过茆檐下父子共饘粥的形象,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温暖的追求。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追求财富的决心,希望能够摆脱物质的束缚,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比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贫富差距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它展示了陆游对于物质追求的冷静思考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味。同时,诗中的形象描写也给人以共鸣,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hì fāng pín jiàn shí, lí huò ruò bù zú yī zhāo dé fù guì, nú pú yàn liáng ròu.
士方贫贱时,藜藿若不足;一朝得富贵,奴仆餍梁肉。
dà zì shí yà fū, kōng qì kuì xún yù, hé rú máo yán xià, fù zǐ gòng zhān zhōu.
大胾食亚夫,空器馈荀彧,何如茆檐下,父子共饘粥。
wǒ shēng yǒu zhì yuàn, shì shì xiè cùn lù, yǒu zi fù yǒu sūn, wú róng yì wú rǔ.
我生有至愿,世世谢寸禄,有子复有孙,无荣亦无辱。
韵脚: 拼音:lí huò ruò bù zú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二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藜 一种普通的蔓生藜 藜,藜草也。--《说文》 聚橡栗藜藿而食之。--《大戴礼记·曾子制言》。注藿也。” 藜藿之羹。--《史记·太史公自序》。正义似藿而表赤。” 藜科。茎直立,叶子菱状卵形,边缘有齿牙,下面被粉状物,花黄绿色,嫩叶可食。如藜杖(用藜茎制成的手杖);藜芘(藜编的璧障);藜床(藜茎编的床塌) 藜藿 尧王天下也,…粝粢之食,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 (藜藿--吃野菜。动用) 藜(蔾)lí一年生草本,花黄绿色。嫩叶可吃,全草可供药用,老茎可做拐杖。

:藿 豆叶。嫩时可食 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广雅·释草》 食我场藿。--《诗·小雅·白驹》 牛藿。--《仪礼·公食大夫礼记》 奔蝉不能化藿蠋。--《庄子·庚桑楚》。注豆叶中大青虫也。” 又如藿食(以豆叶为食物。指吃的东西很粗劣。古代常以藿食者指平民,而以肉食者指贵族);藿羹(豆叶煮成的菜羹。指古代平民吃的粗菜);藿蠋(生长在豆叶中的大青虫) 藿香的简称 藿huò

: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同本义 若,顺也。--《尔雅·释名》 万民是若。--《诗·鲁颂·阙宫》 天子是若。--《诗·大雅·焌民》 有孚禺若。--《易·观》 钦若昊天。--《书·尧典》 不逢不若。--《左传·宣公三年》 又如若时(顺应天时);若淑(温顺而善良) 如同;像 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墨子·尚贤中》 肌肤若 冰雪,绰约若处子。--《庄子·逍遥游》 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若ruò ⒈如,像,似乎欣喜~狂。~明~暗。~即~离。 ⒉如果,假如~是。天~有情天亦老。 ⒊你,你的~辈。~翁(你的父亲)。 ⒋奈~之何? ⒌ ⒍ 若rě 1.见"般若"。 2.见"若干"。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足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 震为足。--《易·说卦》 足恭而口圣。--《大戴礼记》 手足胼胝,面目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折臂断足。--清 足zú ⒈脚~迹。手舞~蹈。 ⒉满,够量,充分满~。~够。充~。富~。 ⒊补上补~。以昼~夜。 ⒋完全此项工作一人~可完成。 ⒌尽情地,尽量地他们~玩了半天。 ⒍值得不~为奇。微不~道。 ⒎够得上这本书~有八万字。 ⒏ 足jù 1.(今读zú)补足;凑满。 2.拥,增益。参见"足本"。 3.过分。参见"足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