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孑孑干旄

"孑孑干旄"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21:18:13


简介: “孑孑干旄”出自先秦佚名的《干旄》,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jié jié gàn máo,诗句平仄:平平仄平。
出处: 《干旄》
内容: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
素丝纰之,良马四之。
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
素丝组之,良马五之。
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
素丝祝之,良马六之。
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朝代: 先秦
分类: 诗经
诗人: 佚名
诗人介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翻译:

干旄翻译及注释

翻译
牛尾之旗高高飘,人马来到浚邑郊。素丝束束理分明,良马四匹礼不轻。那位忠顺的贤士,你用什么来回敬?
鹰纹大旗高高飘,人马来到浚近郊。束帛层层堆得好,良马五匹选得妙。那位忠顺的贤士,你用什么来回报?
鸟羽旗帜高高飘,人马来到浚城郊。束帛捆捆堆得好,良马六匹真不少。那位忠顺的贤士,有何良策来回报?

注释
1.鄘(yō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
2.干旄(máo):以牦牛尾饰旗杆,树于车后,以状威仪。干,通“竿”“杆”。旄,同“牦”,牦牛尾。
3.孑(jié)孑:旗帜高举的样子。
4.浚(xùn):卫国城邑,故址在今河南浚县。
5.素丝:白丝,一说束帛。纰(pí):连缀,束丝之法。在衣冠或旗帜上镶边。
6.良马四之:这里指四匹马为聘礼。下文“五之”“六之”用法相同。
7.彼:那。姝(shū):美好。一说顺从貌。子:贤者。
8.畀(bì):给,予。
9.旟(yú):画有鹰雕纹饰的旗帜。
10.都:古时地方的区域名。《毛传》:“下邑曰都。”下邑,近城。
11.组:编织,束丝之法。
12.予:给予。
13.旌(jīng):旗的一种。挂牦牛尾于竿头,下有五彩鸟羽。
14.祝:“属”的假借字,编连缝合。一说厚积之状。
15.告(gǔ):作名词用,忠言也。一说同“予”。

读音: jié jié gàn máo, zài jùn zhī jiāo.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
sù sī pī zhī, liáng mǎ sì zhī.
素丝纰之,良马四之。
bǐ shū zhě zi, hé yǐ bì zhī?
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jié jié gàn yú, zài jùn zhī dōu.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
sù sī zǔ zhī, liáng mǎ wǔ zhī.
素丝组之,良马五之。
bǐ shū zhě zi, hé yǐ yǔ zhī?
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jié jié gàn jīng, zài jùn zhī chéng.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
sù sī zhù zhī, liáng mǎ liù zhī.
素丝祝之,良马六之。
bǐ shū zhě zi, hé yǐ gào zhī?
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韵脚: 拼音:jié jié gàn máo
平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孑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缺右臂形。本义缺少右臂) 同本义 孑,无右臂也。--《说文》 孤单,单独 胡有孑然其效戎翟也。--《国语·周语》 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张衡《思玄赋》 又如孑居(孑栖。独居);孑弦(单弦);孑轮(一辆车) 小 剩余 孑,余也。--《方言二》 又如孑黎(遗民;残存的百姓);孑余(剩余;残余) 特立,出众。多指才能、人品等 孑,俊也。--《方言二》 孑孑干旄。--《 孑jié ⒈孤独,孤单~立。~然一身。 ⒉ ⒊ ⒋〈古〉通"戟"。兵器名。

:孑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缺右臂形。本义缺少右臂) 同本义 孑,无右臂也。--《说文》 孤单,单独 胡有孑然其效戎翟也。--《国语·周语》 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张衡《思玄赋》 又如孑居(孑栖。独居);孑弦(单弦);孑轮(一辆车) 小 剩余 孑,余也。--《方言二》 又如孑黎(遗民;残存的百姓);孑余(剩余;残余) 特立,出众。多指才能、人品等 孑,俊也。--《方言二》 孑孑干旄。--《 孑jié ⒈孤独,孤单~立。~然一身。 ⒉ ⒊ ⒋〈古〉通"戟"。兵器名。

:干〈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叉子一类的猎具、武器,本是用于进攻的,后来用于防御。本义盾牌) 同本义 盾,自关而东或谓之干。--《方言》九 朱干玉戚以舞大武。--《礼记·祭统》。注朱干,赤盾。” 司干。--《周礼·春官·序官》 礼义以为干橹。--《礼记·儒行》。注干橹,小榡大榡也。”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下》 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韩非子·五蠹》 又如∶干羽(盾牌和雉羽,供乐舞之用);干革(干即盾;革即甲胄类。泛指兵器);干橹(小盾大盾);干戎(兵戎。通称兵器、军队) 岸;水畔 干gān ⒈盾牌执~。~戈(泛指兵器)。 ⒉冒犯,冲犯~法官。〈引〉冲哭声直上~云霄。 ⒊牵连,涉及~连。不相~。 ⒋强行过问,硬管~涉。~预。 ⒌求取,追求~求。 ⒍ 岸,水边湖~。江~。 ⒎ ⒏ ⒐ ⒑ ⒒ 。 ⒓无水份或少水份的,跟"湿"相对~燥。~谷子。~麦草秆。 ⒔水份少的食品饼~儿。豆腐~。 ⒕尽净,枯竭,空虚~杯。~涸。外强中~。 ⒖徒劳,白白地~坐。~等这么久。不要~着急。 ⒗拜认的亲属关系~爸爸。~女。 ⒘待慢,不理睬真没想到,他会~起我们。 ⒙忿恨话,使对方难堪他~了我一顿。"乾"另见qián㈠。⒚ 干gàn ⒈主体,重要的部分树~。躯~。 ⒉做,办,搞~事。说~就~。大~快上。 ⒊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练。才~。 ⒋ ⒌干部(公务员)的简称~群关系。 ⒍〈方〉坏,糟这事办~了。 干hán 1.井垣,井栏。 干gǎn 1.小竹。

:旄 同本义 旄,幢也。--《说文》。本用妈犛牛尾,注于旗之竿首,故曰旄◇又用羽,或兼用氂与羽焉。 右秉白旄。--《书·牧誓》 建彼旄矣。--《诗·小雅·出车》 见羽旄之美。--《孟子》 总光耀之采旄。--《史记·司马相如传》 乐师有旄舞。--《周礼·旄人》 上将拥旄西出征。--岑参《轮台歌》 又如旄钺(本为旗帜和兵器。代指军权);旄麾(即旌麾。帅旗);旄象(饰以象牙的旌旗) 牦牛尾 羽旄齿革。--《国语·晋语》 又如旄羽(牦牛尾和雉羽);旄狄(即旄羽) 旄máo ⒈〈古〉用牦牛尾做装饰的旗帜。泛指大旗拥~出征。 ⒉牦牛尾~羽。 旄mào 1.年老。 2.眼睛昏花。 3.昏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