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搦愁题蠹绿

"搦愁题蠹绿"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14:10:03


简介: “搦愁题蠹绿”出自宋代陈坦之的《谒金门》,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nuò chóu tí dù lǜ,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出处: 《谒金门》
内容:
归未卜。
频倒金驱纤玉。
明月绡窗停剪烛。
搦愁题蠹绿
秋水娟娟鱼目。
腰素几分销缩。
接得云笺无意读。
雕鞍何处宿。
朝代: 宋代
分类: 谒金门
诗人: 陈坦之
诗人介绍: 陈唐,字希冯,号云川,嘉善人。有《青芝山人集》。
翻译:

译文:《谒金门》

回家途中未得到消息。频倒金杯驱走蛛丝;明月照在窗帘上,停止剪烛。捏着忧愁写下的题词被蠹虫咬得绿了。秋水流动中鱼儿眼睛闪闪发亮。细腰上的素带已经有些变窄。接到云笺,却没心思去读。木雕的马鞍应该在哪里住宿呢?

诗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陈坦之归来途中的寂寞和无奈之情。他回到家中,却没有得到他所等待的消息。在房间里,他倒着金杯,赶走了蛛丝,明月透过窗帘照在他身上,他愣住了手中的剪烛。他手捏着写满忧愁的题词,却被蠹虫咬得绿了。他看到秋水流动中的鱼儿目光闪烁,思绪不禁飘散。他的细腰上的素带已经变窄了,显示出他在归程中的奔波劳累。他接到了云笺,但他没有心思去读,他只想找个地方安顿下来。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归来的孤独、无奈和不安。

赏析:《谒金门》描绘了诗人陈坦之回家途中的心境和情感状态。诗人通过描写物象和细节,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在诗的开头,诗人表达了回家路上没有得到消息的失望和苦闷。接着,通过描写倒金杯、蠹虫咬字等形象,增强了诗人心情的愁苦和焦虑。同时,明月和秋水的描绘既增添了诗意的美感,又用间接的方式表达出诗人思绪的飘散和无所依托的感觉。最后,诗人以雕鞍何处宿的问题作为结尾,表达了回家后心境的不稳定和无法安顿的痛苦。整首诗以简洁而独特的语言,刻画了诗人情感的微妙和复杂,体现了宋代诗人的情感表达手法。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guī wèi bǔ.
归未卜。
pín dào jīn qū xiān yù.
频倒金驱纤玉。
míng yuè xiāo chuāng tíng jiǎn zhú.
明月绡窗停剪烛。
nuò chóu tí dù lǜ.
搦愁题蠹绿。
qiū shuǐ juān juān yú mù.
秋水娟娟鱼目。
yāo sù jǐ fēn xiāo suō.
腰素几分销缩。
jiē dé yún jiān wú yì dú.
接得云笺无意读。
diāo ān hé chǔ sù.
雕鞍何处宿。
韵脚: 拼音:nuò chóu tí dù lǜ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二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搦〈动〉 (形声。从手,弱声。本义用力按压) 同本义 搦,按也。--《说文》 桡之。--《考工记·弓人》。注桡搦其干。” 搦秦起赵。--左思《魏都赋》 拿或握在手中 舟子于是搦棹。--郭璞《江南赋》 又如搦管;搦掉 挑斗;惹 又下将战书来,搦俺十八路诸侯相持。--元·郑光祖《三战吕布》 搦nuò ⒈握,拿~刀。~管(握笔)。 ⒉挑惹~战。 ⒊压制~强扶弱。

:愁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同本义 愁,忧也。--《说文》 孔子愀然作色而对。--《礼记·哀公问》 见善愀然。--《荀子·脩身》 哀而不愁,乐而不荒。--《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辛弃疾《菩萨蛮》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又如不愁吃,不愁穿;愁坐(含忧默坐);愁思(忧愁的心绪);愁绝(忧愁到极点);愁怀勃勃(心中有万端愁绪;非常忧戚 愁 chóu ①忧虑发~、这事真~死人了。 【愁肠百结】形容极度忧愁。 【愁眉锁眼】形容十分忧愁、苦恼的样子。 【愁绪】忧愁的情绪不觉一股、涌上心头。 【愁云惨淡】见【愁云惨雾】。 【愁云惨雾】形容令人忧愁的凄惨景象。又作愁云惨淡、云愁雾惨。 愁chóu ⒈忧虑忧~。发~。莫~。无忧无~。 ⒉形容景象惨淡、凄惨~雾。~云。 愁qiǎo 1.容色改变貌。 愁jiū 1.敛束。 2.聚敛。

:题〈名〉 (形声。从页,是声。页,头。本义额头) 同本义 题,额也。--《说文》 雕题交趾。--《礼记·王制》 赤眉圆题。--《汉书·司马相如传》 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庄子·马蹄》。释文引司马崔云月题,马额上当颅如月形者也。” 文题白身,名曰孟极。--《山海经·北山经》 雕题黑齿。--《楚辞·招魂》 连缓耳,琐雕题。--《后汉书·杜笃传》 《雕题交阯》--《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又如题注(以头额撞击);黑牛白题(黑牛白额) 物品的前端或顶端 又如榱题 题tí ⒈〈古〉指额圜(圆)~。 ⒉写作、讲演等的总名目~目。命~。话~。难~(〈喻〉难做的事)。 ⒊练习、考试等要求解答的问问~。试~。数学~。 ⒋写上,签署~写。~名。~款。~词。 ⒌评议品~。 ⒍ 题dì 1.通"睇"。视。 2.通"匙"。歃血器。

:蠹 (形声。本义蛀虫) 同本义 蠹,木中虫。--《说文》 掌蠹物。--《周礼·翦氏》。注穿食人器物者,蠹鱼亦是也。” 树郁则为蠹。--《吕氏春秋·达郁》。注蠹蝎木中之虫也。” 又如蠹役(欺压百姓的吏役);蠹怪(蠹虫的精怪);蠹薮(蛀虫聚集的地方);蠹贼(蠹,蠹虫;贼,蟊贼);蠹蝎(水中的蠹虫);木蠹;蠹字(蠹虫所蚀如字的痕迹);蠹物(本指穿蚀衣服的 蠹虫。引申泛指为害之物) 引申以喻侵蚀或消耗国家财富的人或事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蠹民(指害 蠹 dù ①蛀虫。 ②蛀蚀。 【蠹虫】 ①咬器物的虫子。 ②比喻桅公众利益或事业的人。

绿 :绿 lu 通菉”。一种野菜 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诗·小雅·绿竹猗猗》 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墨子》 又用于绿林(绿林山)、绿营(清代汉人地方武装)、鸭绿江等 绿林 绿林好汉 绿林起义 绿(緂)lù ⒈一般草和树叶的颜色。 ⒉ ①公元17年新市人王匡、王凤率众起义,以绿林山(今湖北省当阳东北)为根据地,因此称"绿林军"◇来泛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者的人们。 ②旧时指上山为匪,抢劫财物的集团。 绿(緂)lǜ ⒈像一般草或树叶的颜色,蓝和黄混合而成的颜色~叶。~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