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S 缮亭历三癸

"缮亭历三癸"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17:05:39


简介: “缮亭历三癸”出自唐代颜真卿的《赠僧皎然》,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àn tíng lì sān guǐ,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
出处: 《赠僧皎然》
内容:
秋意西山多,别岑萦左次。
缮亭历三癸,趾趾邻什寺。
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致。
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
俯砌披水容,逼天扫峰翠。
境新耳目换,物远风尘异。
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
嘉林幸勿剪,禅侣欣可庇。
卫法大臣过,佐游群英萃。
龙池护清激,虎节到深邃。
徒想嵊顶期,于今没遗记。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颜真卿
诗人介绍: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翻译:

《赠僧皎然》是唐代颜真卿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描绘秋天西山景色为主,展现出境界新、物象远的特点,同时表达了颜真卿对僧皎然深深的赞赏和祝福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秋意在西山丘陵间,别后心绪缠绵不舍。我曾来到缮亭山,历经坎坷艰辛。僧皎然你住在附近的僧寺,因为修行而拥有神秘的气息。你从小就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远大的抱负。你像诛杀杂草一样培养自己,修理水道以丰富禅宗的智慧。你像低头看水池表面一样低头反思,像扫除峰巅的青翠一样挥动着手中的扫帚。这里的环境与平常不同,物象与世俗远离。你倚着石头忘却一切世俗的情感,攀附在云朵上领悟到真正的意义。我希望你的事业不再受到阻碍,与你的伴侣一起共同庇护这座嘉林僧寺。即使高官大臣经过,他们也会去拜访你们。你们保护着清净的龙池,引领着虎节潜入深邃处。我希望你早日成就嵊顶之约,至今这个愿望还未实现。

诗词的主题意境是秋天西山景色的描绘,展现了美丽的山水风景,同时表达了对僧皎然的赞赏和祝福之情。全诗以描写秋天的山景为主线,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美丽和与僧皎然修行相关的细节,如缮亭山、僧寺等,展示了一幅宁静、幽深的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投射出自己内心对僧皎然的钦佩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包含了对人世烦恼的放逐之意。

这首诗词遣词用典精确,形象生动,细腻描绘了秋天在西山的美景,充满了浓郁的意境。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和僧皎然的修行之道,诗人表达了对僧皎然高尚品德和抱负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安宁的心情。

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僧皎然的赞美,展示了一种高山流水般的宁静和悠然自得的心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修行之道和追求内心真理的向往。这首诗词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精巧的表达和流畅的节奏感,以及对自然景物与人物心境的巧妙融合。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qiū yì xī shān duō, bié cén yíng zuǒ cì.
秋意西山多,别岑萦左次。
shàn tíng lì sān guǐ, zhǐ zhǐ lín shén sì.
缮亭历三癸,趾趾邻什寺。
yuán huà yǐn líng zōng, shǐ jūn qǐ gāo zhì.
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致。
zhū zhēn yǎng qiáo chǔ, biān cǎo lǐ fāng suì.
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
fǔ qì pī shuǐ róng, bī tiān sǎo fēng cuì.
俯砌披水容,逼天扫峰翠。
jìng xīn ěr mù huàn, wù yuǎn fēng chén yì.
境新耳目换,物远风尘异。
yǐ shí wàng shì qíng, yuán yún dé zhēn yì.
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
jiā lín xìng wù jiǎn, chán lǚ xīn kě bì.
嘉林幸勿剪,禅侣欣可庇。
wèi fǎ dà chén guò, zuǒ yóu qún yīng cuì.
卫法大臣过,佐游群英萃。
lóng chí hù qīng jī, hǔ jié dào shēn suì.
龙池护清激,虎节到深邃。
tú xiǎng shèng dǐng qī, yú jīn méi yí jì.
徒想嵊顶期,于今没遗记。
韵脚: 拼音:shàn tíng lì sān guǐ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缮 (形声。从糸,善声。本义修补;修整) 同本义 缮,补也。--《说文》 缮完葺墙,以待宾客。--《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凡治,故造新皆谓之缮也。--《珠丛》 缮城郭。--《左传·襄公三十年》 又如缮治(修补;整治);缮完(修整,营建);缮饰(修理整治;修葺装饰);缮理(修理;修缮);缮修(修缮;修补);缮造(修造);缮性(涵养本性);缮葺(修理房屋、墙垣等) 制造;整治 缮兵甲,具卒乘。--《左传·隐公元年》 又如缮甲(整治武器装备);缮兵(整治武备);缮理(整治,整顿) 工整地抄写 然后 缮shàn ⒈修补,整治修~。~治。 ⒉抄写~写文稿。

:亭〈名〉 (象形。战国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为从高省,丁声。本义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 同本义◇指驿亭 亭,人所安定也。亭有楼。--《说文》 汉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一切经音义经》 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释名·释宫释》 为泗上亭长。--《汉书·高祖纪》 安阳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辄杀人。--晋·干宝《搜神记》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如亭邮(驿站);亭民(驿亭附近的居民);亭寺(驿亭。寺,办公的官署);亭舍(驿亭的客舍);亭传(客栈);亭置(邮亭驿站);亭 亭tíng ⒈亭子,一般是圆顶或多角形无墙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花园或公园里,供休息凉~子。八角~。 ⒉亭式的或结构简单的小屋子邮~。书报~。售货~。 ⒊适中,均匀配色~匀。 ⒋ ⒌ ⒍

:历 (形声。从謪,厤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历,过也。--《说文》 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历齐河。--清·姚鼐《登泰山记》 已历三世。--《三国志·诸葛亮传》 身不历农亩之劳。--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历两京左右通政。--清·张廷玉《明史》 又如身历(亲身经历);历时(所经过的时间);历劫(佛教用语。指世界经历多次成、住、坏、空的生灭过程。劫,为宇宙在时间上的一成一毁);历岁(经过一年);历载(经历多 历(歷、 ⒋曆、 ⒋厤)lì ⒈经过经~。~尽千辛万苦。 ⒉经过了的~史。~代。~年。~届。 ⒊遍,逐个,~览。~记。 ⒋指历法,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阳~。农~。也指记载年、月、日和节气等的书、表、册页~书。年~。画~。挂~。 ⒌ ⒍

:三〈数〉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 三sān ⒈数目字~个。~人行必有我师。 ⒉多次再~叮嘱。~番五次。~思而行。~令五申。~复斯言。 ⒊[三甲]〈古〉"殿试"中榜者(进士)的三个等级。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的中榜者,分为三等即"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 出身"。每甲各取有若干名,统称进士。元、明、清,殿试的中榜者,一甲只取有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有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三sàn 1.多次;再三。

:癸〈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二戣,古代兵器。交叉之形,盖即戣”之古文。①本义古代兵器。戟属。②天干的第十位),用作顺序的第十 stems] 癸 估量 癸之言揆也,言万物可揆度,故曰癸。--《史记》 癸guǐ天干的第十位。也用作次序的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