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暨厥庶民

"暨厥庶民"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04:31:08


简介: “暨厥庶民”出自宋代尹洙的《皇雅十首·《帝籍》二章》,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jì jué shù mí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
出处: 《皇雅十首·帝籍二章》
内容:
帝籍于郊,典仪具陈。
务农以训,供祀以勤。
祀在于诚,匪勤于人。
训农以实,匪训以文。
帝谨二物,乃躬乃亲。
公侯卿士,暨厥庶民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尹洙
诗人介绍: 尹洙(1001~1047年),字师鲁,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散文家。天圣二年,考中进士,授正平主簿,迁河南户曹,选为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交好范仲淹,累贬经略判官。后期,迁右司谏、渭州知州、兼领泾原路经略公事,因事再贬均州酒税。庆历七年,去世,私谥河南先生。提倡古文运动,著有《河南先生文集》、《五代春秋》等传于世。
翻译:

诗词:《皇雅十首·《帝籍》二章》
朝代:宋代
作者:尹洙

帝籍于郊,典仪具陈。
务农以训,供祀以勤。
祀在于诚,匪勤于人。
训农以实,匪训以文。
帝谨二物,乃躬乃亲。
公侯卿士,暨厥庶民。

中文译文:
皇帝亲自到郊外举行册封仪式,礼仪周详。
他勤于农耕以教化人民,勤奉祭祀。
祭祀应该真诚,不仅仅是对人勤快。
教化农民要求实际行动,不是空洞的文辞。
皇帝重视这两个方面,亲自身体力行,亲自关心。
无论公侯卿士还是普通百姓,都能受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尹洙所作,是《皇雅十首》中的第二章。诗中描绘了皇帝在郊外举行册封仪式的场景,强调皇帝的务实和勤勉,以及他对农耕和祭祀的重视。

诗中提到的“帝籍”指的是皇帝亲自到郊外举行重要仪式,显示了他亲民的态度和对国家安宁的关注。他不仅注重礼仪的完备,还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务实的农耕和祭祀活动中。诗中强调了诚实和实际行动的重要性,而非空洞的言辞和虚假的行为。

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质朴、务实和亲民的执政理念,强调皇帝应该亲自体验农耕和祭祀,关心人民的生活,并且以身作则,引导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公侯卿士和普通百姓,共同追求国家的繁荣和安定。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尹洙对于帝王的要求和对社会和谐的期望,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君主的理想化描绘。同时,诗中强调了农耕和祭祀这两个重要的社会活动,以及诚实和实际行动的价值,对于弘扬优良传统和社会道德有着积极的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dì jí yú jiāo, diǎn yí jù chén.
帝籍于郊,典仪具陈。
wù nóng yǐ xùn, gōng sì yǐ qín.
务农以训,供祀以勤。
sì zài yú chéng, fěi qín yú rén.
祀在于诚,匪勤于人。
xùn nóng yǐ shí, fěi xùn yǐ wén.
训农以实,匪训以文。
dì jǐn èr wù, nǎi gōng nǎi qīn.
帝谨二物,乃躬乃亲。
gōng hóu qīng shì, jì jué shù mín.
公侯卿士,暨厥庶民。
韵脚: 拼音:jì jué shù mín
平仄: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暨 (形声。从旦,既声。本义太阳初升略现) 同本义 暨,日颇见也。--《说文》。段玉裁注颇,头偏也。头偏则不能全见其面,故谓事之略然者曰颇,日颇见者,见而不全也。” 限制、遏制或限制的东西 暨 和,与 广州府余暨、南、番二县。--《广东军务记》 又如李先生暨夫人 暨 直到某时 暨jì ⒈和,同弟~兄。 ⒉及,到,至~今年。

:厥 (形声。从厂,欮声。本义石块) 同本义 厥,发石也。--《说文》 相柳之所,抵厥为泽豨。--《山海经·海外北经》 熒惑厥弛。--《汉书·李寻传》 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宝。--《荀子》 厥 病名。指突然昏倒、手足逆冷等症 凝于足者为厥。--《素问·六节藏象论》。注谓足逆冷也。” 又如厥冷(指突然晕倒或手足逆冷);厥逆(指突然晕倒或手足厥冷;久久的头痛) 蹶”的古字。摔倒;挫败 磕头;触碰 若崩厥角稽首。--《 厥jué ⒈气闭,昏倒昏~。痰~。 ⒉代词。他的,那个~父。~后。~身。大放~词。 ⒊乃,就左丘失明,~有《国语》(左丘左丘明)。

:庶 众多 庶,屋下众也。--《说文》 既庶且多。--《诗·大雅·卷阿》 明庶风至。--《春秋考异郵》 庶众也。--《尔雅》 庶明厉翼。--《书·皋谟》 制义庶乎以行之。--《国语·周语》 寒暑不时,以伤庶物。--《庄子·渔夫》 且地学之家,历验各种僵石,知动植庶品,率皆递有变迁。-- 又如庶常(众多有养德的官员);庶类(众多物类);庶官(百官,众官);庶士(众士,多士;军士);庶事(诸事,众事);庶草(百草众草);庶征(许多迹象);庶尹(百官之长。同庶正”) ;庶卉(众草);庶兄弟(众兄弟); 庶shù ⒈众~物。富~。 ⒉百姓,平民~人。~民。 ⒊差不多(〈表〉可能或期望)~几。~免于难。 ⒋〈古〉宗法制度下指家庭的旁支,跟"嫡"相对~子(妾生的儿子)。 庶zhù 1.煮。用蒸煮消除毒害。

:民 (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同本义 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 民,氓也。--《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 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谷梁传·成公元年》 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 无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左传·闵公元年》 黎民阻饥。--《书·舜典》 民不适有居。--《书·盘庚上》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 民可使由之, 民mín ⒈〈古〉指奴隶或没做官的众百姓。现指人民,即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基本成员拥政爱~。军~鱼水情。 ⒉指人或人群~众。居~。~族。 ⒊劳动大众的~歌。~间故事。 ⒋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农~。渔~。盐~。 ⒌非军事的~用。~航。 ⒍通"苠" ~高粱。 ⒎ ①指人民有管理国家和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加强~主和法制建设。 ②根据大多数群众意愿处理问题的工作方式~主气氛。~主作风。办事~主。 民mián 1.通"绵"。参见"民民"。 2.通"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