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稔步东西陌

"稔步东西陌"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2 19:45:58


简介: “稔步东西陌”出自宋代叶茵的《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rěn bù dōng xī mò,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出处: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
内容:
结庐田畴间,稔步东西陌
时哉休且休,聊以适吾适。
汗漫游难逢,崦嵫日易夕。
篠影延户深,苔晕补阶隙。
而有蛙蚓居,口腹犹役役。
顾予安一閒,顶踵蒙帝绩。
发为四时吟,吟中自规益。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叶茵
诗人介绍: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翻译: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

晚年时节,我辞去尘世繁华,营造了一片田园,挖掘了老坡和靖节,安居其中。我心情舒畅,尽情适应这样的生活。汗水满面,辛勤耕作,很难有机会四处游荡了。山陵逐渐沉入黄昏的时辰。竹影延伸到住宅的深处,青苔在台阶的缝隙中蔓延。这里有青蛙和蚯蚓居住,它们依然忙碌着寻觅食物。我顾盼着能够安享片刻闲暇,但仍然受到功业的压迫。我开始了四季吟咏,而吟咏中的内容也自有其规律和增益。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晚年辟地归隐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作者离开了繁忙的世俗生活,选择在田园中过上宁静的晚年。田园生活虽然简朴,却给予了作者无尽的满足和自在。诗中描述了作者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自然界的景物和生物,如山陵、竹影、青苔、青蛙和蚯蚓。这些自然元素与作者的归隐之志相呼应,彰显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尽管作者希望能够安享闲暇,但他仍然受到自身过去的成就和责任的束缚,继续以吟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观察。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作者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它传达了一种独特的晚年情怀,表达了对繁忙世俗生活的告别和对田园生活的追求。此诗词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将作者内心的感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给人以宁静、深思的美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jié lú tián chóu jiān, rěn bù dōng xī mò.
结庐田畴间,稔步东西陌。
shí zāi xiū qiě xiū, liáo yǐ shì wú shì.
时哉休且休,聊以适吾适。
hàn màn yóu nán féng, yān zī rì yì xī.
汗漫游难逢,崦嵫日易夕。
xiǎo yǐng yán hù shēn, tái yūn bǔ jiē xì.
篠影延户深,苔晕补阶隙。
ér yǒu wā yǐn jū, kǒu fù yóu yì yì.
而有蛙蚓居,口腹犹役役。
gù yǔ ān yī xián, dǐng zhǒng méng dì jī.
顾予安一閒,顶踵蒙帝绩。
fā wèi sì shí yín, yín zhōng zì guī yì.
发为四时吟,吟中自规益。
韵脚: 拼音:rěn bù dōng xī mò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药  (仄韵) 入声十一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稔 (形声。从禾,念声。本义庄稼成熟) 同本义 稔,谷熟也。--《说文》 不稔于岁。--《国语·吴语》。注熟也。” 岁比登稔。--《后汉书·明帝纪》 吴兴频岁失稔。--《南史·顾宪之传》 又如稔岁(禾谷丰收的年岁);稔收(犹丰收);稔泰(谓年岁丰登,天下太平) 事物积久养成 夏殷之朝适穷,桀纣之恶适稔。--《论衡·偶会》 又如稔戾(积罪);稔奸(谓一向通奸);稔恶(罪恶深重);稔恶不悛(长期作恶而不悔改);稔恶盈贯(谓所积罪恶之多,达于极点);稔恶藏奸(长期作恶,包藏祸心);稔祸(酿祸);稔乱 (酿祸);稔寇( 稔rěn ⒈庄稼成熟丰~。 ⒉年,一年五~。 ⒊熟悉~知。相~。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步,行也。--《说文》 跬步而不敢忘,孝也。--《礼记·祭义》 王朝步自周。--《书·召诰》 步路马必中道。--《礼记·曲礼》 见夫人之步马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步余马兮山皋。--《楚辞·屈原·涉江》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又如止步;信步(随意走动;散步);步步虚心(时时虚怀若谷,毫不自满);步阁(步廊,走廊);步趋(行走) 以脚步测量远近 步 bù ①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寸~难移。 ②阶段事业一~比一~艰难。 ③地步;境地局势发展到关键的一~。 ④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⑤用脚走~入大会堂。 ⑥踩;踏~入歧途。 ⑦姓。 【步步为营】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一道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步履维艰】行走艰难。 【步辇图】中国古代名画。唐阎立本作。描绘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迎娶,受到唐太宗接见的情景。 【步枪】单兵使用的一种长管枪。有单发射击、半自动、全自动之分,最大射程约400米。 【步人后尘】跟在别人后面走。指追随、模仿别人,没有创新◇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 【步武】 ①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指不远的距离。 ②跟着别人的足迹走。比喻模仿效法~前贤。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东,动也。--《说文》 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白虎通·五行》 东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 东君,日也。--《广雅·释天》 东邻。--《易·既济》。虞注震为东。” 东方者,阳也。--《白虎通·情性》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又如关东;旭日东升;东夏(指中国东部);东朝(东宫);东极(东方边远之处);东君(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东坦(女婿);东裔(东

西 :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西,鸟在巢上,象形。--《说文》 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敦煌曲子词集》 又如西迟(游息,流连。同栖迟) 往西走;向西去 西通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 从小丘西行……--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又如西上(向西去);西驾(皇帝的车驾西行);西夕(太阳西下而天黑) 西 方位 西xī ⒈方向,日落的一方,跟"东"相对~方。~部。由东到~。 ⒉泛指欧、美~洋。~餐。~装。

:陌 (形声。从阜,百声。阜,土山,与地形有关。本义田间小路) 田间东西方向的小路。也泛指田间小路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如南陌(南方的田间小路);陌路(田间的小路);陌头(路旁) 泛指道路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陶潜《咏荆轲》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曹操《短歌行》 又如陌头杨柳 田野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贾谊《过秦论》 街道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陌mò ⒈田间的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引〉路广~。 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