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儋州读罢深咨嗟

"儋州读罢深咨嗟"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5 06:25:04


简介: “儋州读罢深咨嗟”出自宋代陆游的《耒阳令曾君寄禾谱农器谱二书求诗》,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ān zhōu dú bà shēn zī jiē,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出处: 《耒阳令曾君寄禾谱农器谱二书求诗》
内容:
欧阳公谱西都花,蔡公亦记北苑茶,农功最大置不录,如弃六艺崇百家。
曾侯奋笔谱多稼,儋州读罢深咨嗟
一篇秧马传海内,农器名数方萌芽。
令君继之笔何健,古今一一辨等差。
我今八十归抱耒,两编入手喜莫涯。
神农之学未可废,坐使末俗惭浮华。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耒阳令曾君寄禾谱农器谱二书求诗》是宋代陆游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农业和农具传承的重视,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学问的珍视。

诗词的中文译文:
欧阳公谱西都花,
蔡公亦记北苑茶。
农功最大置不录,
如弃六艺崇百家。
曾侯奋笔谱多稼,
儋州读罢深咨嗟。
一篇秧马传海内,
农器名数方萌芽。
令君继之笔何健,
古今一一辨等差。
我今八十归抱耒,
两编入手喜莫涯。
神农之学未可废,
坐使末俗惭浮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农业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农业技术的重视和对农具传承的呼吁。诗中提到了欧阳公和蔡公,分别谱写了西都花和北苑茶的谱册,强调他们都注重记录和传承各自领域的知识。然而,农业的重要贡献却没有被记录下来,就像放弃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而只崇尚百家学问一样。

接着,诗中提到了曾侯谱写农器谱,读到这里,作者深感惋惜。曾侯是指古代传说中的农业神农氏的后代,他奋笔疾书,记录了许多农业工具和种植作物的知识。儋州是指海南岛的旧称,读完农器谱后,作者深感惋惜,暗示现在的人们对农业的重视已经不如曾侯那般。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和决心。他希望有人能够继续曾侯的脚步,继续记录农业知识,将这些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他相信通过这样的努力,农业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作者自己现年八十,回到家中抱起农具,充满喜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农业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农业学问的珍视和对现代浮华社会的反思。他认为神农的学问是不可废弃的,而现代社会的追求浮华的风气应该受到惩罚。

整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农业和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尊重,呼吁人们重视农业知识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对浮华和功利主义提出了批评。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ōu yáng gōng pǔ xī dōu huā, cài gōng yì jì běi yuàn chá, nóng gōng zuì dà zhì bù lù, rú qì liù yì chóng bǎi jiā.
欧阳公谱西都花,蔡公亦记北苑茶,农功最大置不录,如弃六艺崇百家。
céng hóu fèn bǐ pǔ duō jià, dān zhōu dú bà shēn zī jiē.
曾侯奋笔谱多稼,儋州读罢深咨嗟。
yī piān yāng mǎ chuán hǎi nèi, nóng qì míng shù fāng méng yá.
一篇秧马传海内,农器名数方萌芽。
lìng jūn jì zhī bǐ hé jiàn, gǔ jīn yī yī biàn děng chà.
令君继之笔何健,古今一一辨等差。
wǒ jīn bā shí guī bào lěi, liǎng biān rù shǒu xǐ mò yá.
我今八十归抱耒,两编入手喜莫涯。
shén nóng zhī xué wèi kě fèi, zuò shǐ mò sú cán fú huá.
神农之学未可废,坐使末俗惭浮华。
韵脚: 拼音:dān zhōu dú bà shēn zī jiē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儋 担(擔)的古字。肩荷、用肩挑 令婢路上担粪。--《世说新语·规箴》 又如儋石(容器名。儋容一石;一说二石为儋。也作担石,檐石);儋负(担负。肩挑背负);儋何(瞪。肩负责任) 抬。二人用肩扛 上人著百尺楼上,儋梯而去。--《世说新语·黜免》 儋 同聸”。耳下垂 儋 古州名 儋县 儋dān ①"擔"的古字。肩荷,肩挑。 ②同"聸"。耳下垂。 ③指儋耳。在今海南岛儋县。 儋dàn ①同"畑"。石罌,一种小口大腹的陶器。 ②"擔"的古字。

:州 (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同本义◇作洲” 水中可居曰州。--《说文》 字亦作洲。 在河之州。--《诗·周南·关雎》。毛本作洲”。 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相传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 历代多有兴废。 民国废州。 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 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说文》。按,即禹贡之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舜分青为营州,分冀为幽州,并州,即虞书十二州也。 州zhōu ⒈旧时行政区划名跨~连郡。又用于地名杭~。广~。郑~。 ⒉民族自治行政区划名,在省级之下,县级之上四川盛坝藏族自治~。

:读 (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 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 读,诵书也。--《说文》 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公羊传·定公元年》 读其书。--《孟子》 相随观读,讽述以谈。--《论衡·谈天》 又如读法(诵读法令);读祝(祭祀时宣读祈祷文);读鞫(审判时,宣读起诉理由) 阅读 好读书,不求甚解。--晋·陶潜《五柳先生传》 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邯郸淳《笑林》 又如读报;默读(不出声地读书);朗读;读律(学习法律);读画(用心鉴赏绘画的意境, 读 dòu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时,完整的长句或小段的停顿称为句,句中的小停顿称为读。又见dú。 读 dú ①照着文字念。 ②阅读;看书或文章。 ②上学~大学。又见dòu。 【读后感】一种文体。读书看报之后,把心得、感受、看法等写成文章或笔记。 【读卖新闻】日本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1874年创刊。面向大众,注重社会新闻和体育新闻。每天早刊24版,晚刊12版。 【读秒】 ①围棋、象棋等体育比赛规则。对局者自由支配时间已用到事先规定的保留时限后始由裁判员报时。 ②比喻非常紧张繁忙的状态或阶段亚运工程已进入~阶段。 【读破】同一个字形因意思不同而有两个或几个读音时,不照习惯上最通常的读音来读。如称职的称不读chēng,而读chèn,禁不住的禁不读jìn,而读jīn。 【读数据语句】〈计〉basic语言语句之一。它向运行中的程序的某些变量提供数据。date语句设置数据表,由read语句提取数据,每提取一个数据时,指向下一个将要提取的 数据位置。 【读友】〈港台〉读者。

:罢 (会意。从网,从能。表示用网捕住有贤能的人。网”在字的上部楷书多写作罒”。本义罢官;免去;解除) 同本义 可以罢官之无事者,去器之无用者。--《吕氏春秋·仲冬》 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闻君罢官意,我抱汉川湄。--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徐阶罢相里居。--《明史·海瑞传》 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罢谢(辞官去职);罢归(辞职或免官归里) 遣返,遣归 停止 罢 bà ①中止某种活动~课、~工。 ②免去;解除~免。 【罢黜】 ①贬低并排斥~百家。 ②免除(职务)。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汉代实行的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借以维护统治的政策『武帝建元元年(前140),董仲舒为统一思想,巩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而提出。武帝采纳其主张。此后,儒家学说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罢论】不必再论说;不必再论说的事此事已成~。 【罢免】撤销、免去(官职)。 罢pí 1.疲劳;衰弱。 2.疲敝;惫乏。 3.慰劳。 4.弱;无能。 5.无行。参见"罢士"﹑"罢女"。 6.败,失败。 罢bǐ 1.离散;分散;散开。 罢pì 1.见"罢辜"。 罢bǎi 1.见"郎罢"。 罢ba 1.语气词。同"吧"。

:深 (形声。从水,深声。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 古水名 深,深水。出桂阳 南平,西入营道。--《说文》 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的距离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注深厚,山川也。” 测土深。--《周礼·大司徒》 深四尺。--《仪礼·觐礼》 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宋· 苏轼《石钟山记》 深 〈形〉 水深。与浅”相对 深矣远 深shēn ⒈从水面到水底的距离或距离大,跟"浅"相对水~千尺。此处水很~。 ⒉从面到底、从外到里、从上到下的距离或距离大~度。这个山洞~九米。~山老林。千米~井。 ⒊时间久夜~人静。年~时久。 ⒋很,极,厚,长远,程度高的~信。~知。~渊。~厚。~远。~奥。高~难测。~入浅出。~思熟虑。~恶痛绝。 ⒌颜色浓~蓝。 ⒍ ⒎ ①深入透彻,达到事物的本质这幅画含义~刻。 ②心里感受的程度很深她的勤奋给我留下了~刻的印象。

:咨 (形声。从口,次声。本义商议;征询) 同本义 咨,谋事曰咨。--《说文》。字亦作谘。 咨,谋也。--《尔雅》 周爰咨诹。--《诗·皇皇者华》 咨于故实。--《国语·周语》 访问于善为咨。--《左传·襄公四年》 咨亲为询。--《国语·鲁语下》 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又 咨臣以当世之事。 又 以咨诹善道。 遂随使者倒军,署司空户曹掾,引见咨议。--《三国志·魏志》 又如咨叩(咨询求教);咨考(询问查考);咨度(咨询;商酌);咨问(咨询;请教);咨禀(请教;禀告) 叹息;赞叹 文王 咨zī ⒈商议,询问~询。 ⒉叹息,赞叹~嗟。 ⒊ ①旧时用于同级机关的一种公文。 ②某些国家的元首向国会提出的国事报告和建议等国情~文。

:嗟 (形声。从口,差声。本义叹词。表示忧感) 感叹声 嗟叹使心伤。--《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唐·韩愈《师说》 嗟乎!…非此之由乎。--清·刘开《问说》 嗟夫,谁知吾卒先汝。--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嗟乎(嗟呼。表示感叹);嗟讶(感叹,惊叹);嗟异(感叹称异);嗟悼(哀叹,悲悼) 表示呼唤 嗟,我士,听无哗。--《书·秦誓》 又如嗟来(来,语助);嗟来之食;嗟嗟(表示招呼) 嗟 叹息 忽魂悸以魄动,恥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 嗟jiē ⒈文言感叹词~夫!~乎!~,来食! ⒉叹息,赞叹怨~!长~!美言~叹! 嗟jiè 1.见"咄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