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橐戈未肯下灵州

"橐戈未肯下灵州"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8 20:37:42


简介: “橐戈未肯下灵州”出自宋代晁说之的《送知府张路钤还阙》,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uó gē wèi kěn xià líng zhōu,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处: 《送知府张路钤还阙》
内容:
橐戈未肯下灵州,白马将军今白头。
将军父子重儒术,坐有绿衣人则休。
六年谣颂流圁落,卧使雕山添岝崿。
看山饮水无一事,日俸岁饥欣自若。
匹马飘飘朝九天,晚交送别亦潸然。
烦君去路望嵩少,猿鹤相思端可怜。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晁说之
诗人介绍: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翻译:

《送知府张路钤还阙》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橐戈未肯下灵州,
白马将军今白头。
将军父子重儒术,
坐有绿衣人则休。

这首诗词以送知府张路钤返回京城为题材,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思念之情。诗的开头描述了张路钤在灵州(古代西北地区)的战场上,他不愿放下手中的橐戈(指战争之意),表现出他的忠诚和勇敢。接着,诗人提到张路钤如今已经年老,白发苍苍,但他仍然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将军。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张路钤和他的父亲都是重视儒术的人,他们非常注重学问和修养。然而,当他们身边有一位穿着绿衣服的人时,他们会停止一切活动,表示对这位绿衣人的尊敬。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张路钤在灵州任职六年期间,他的才能和品德备受赞誉,他的统治使得流亡的文人得以安居乐业。即使他在灵州的地势崎岖,也能使得山势更加雄伟壮观。他看山饮水,没有一点烦恼,即使在俸禄不足以应对年年饥荒的情况下,他依然乐观自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张路钤的深情告别。他形容张路钤骑着马儿,飘飘然向着九天而去,这既是对他的赞美,也是对他的祝福。晚上与他告别时,诗人也感到悲伤。他希望张路钤一路顺风,早日返回嵩山少林寺(张路钤的家乡),表达了他们之间的相思之情,同时也表现出对张路钤的怜悯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张路钤的赞美和思念,展现了他的忠诚、勇敢和儒雅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佩和祝福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tuó gē wèi kěn xià líng zhōu, bái mǎ jiāng jūn jīn bái tóu.
橐戈未肯下灵州,白马将军今白头。
jiāng jūn fù zǐ zhòng rú shù, zuò yǒu lǜ yī rén zé xiū.
将军父子重儒术,坐有绿衣人则休。
liù nián yáo sòng liú yín luò, wò shǐ diāo shān tiān zuò è.
六年谣颂流圁落,卧使雕山添岝崿。
kàn shān yǐn shuǐ wú yī shì, rì fèng suì jī xīn zì ruò.
看山饮水无一事,日俸岁饥欣自若。
pǐ mǎ piāo piāo cháo jiǔ tiān, wǎn jiāo sòng bié yì shān rán.
匹马飘飘朝九天,晚交送别亦潸然。
fán jūn qù lù wàng sōng shǎo, yuán hè xiāng sī duān kě lián.
烦君去路望嵩少,猿鹤相思端可怜。
韵脚: 拼音:tuó gē wèi kěn xià líng zhōu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槖 (形声。从槖省,石声。) 同本义 槖,囊也。--《说文》。按,小而有底曰橐,大而无底曰囊。 宁子职纳槖饘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乃裹糇粮,于橐于囊。--《诗·大雅·公刘》 负书担橐。--《战国策·秦策》 田乞盛阳生橐中,置坐中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卬家将军以为(张)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汉书·赵充国传》。颜师古注橐,所以盛书也,有底曰囊,无底曰橐。簪笔者,插笔于首。” 橐金数千。--清·张廷玉《明史》 鼓风吹火器 具炉橐,橐以牛 橐tuó ⒈一种口袋,两头都有口,用时以绳扎紧负(背着)书担~。 ⒉〈古〉一种风箱炉~。 ⒊ 橐luò 1.骆驼。 橐zhè 1.见"槖皋"。

:戈〈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兵器) 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说文》。按,戈者,柲也,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勾可击,与矛专刺、殳专击者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 执戈上刃。--《书·顾命》 称尔戈。--《书·牧誓》 戈广二寸。--《考工记·冶氏》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屈原·国殇》 青铜制,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勾割或啄刺敌人,因此,古代叫做勾 戈gē〈古〉兵器♂刃长柄,可以横击。是我国青铜时代的主要兵器。

:未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未,无也。--《小尔雅·广诂》 未由也已。--《论语·子罕》 未之难矣。--《论语·宪问》 吾与郑人未有成也。--《公羊传·隐公六年》 吾未有言之。--《吕氏春秋·开春》 未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孙母未去。--唐·杜甫《石壕吏》 未百步则返。--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将舒未舒。 又如未际(未发迹);未的(未必,不一定);未从(未曾,尚 未wèi ⒈没有,不曾~经许可。闻所~闻。 ⒉不~知。~可厚非。 ⒊在句末〈表〉疑问可以言~(可以说了吗)? ⒋地支第八位。也作次序第八。 ⒌ ⒍

:肯 (会意。小篆字形从肉,从冎省。本义着骨之肉) 同本义 胓,骨间肉胓胓着也。--《说文》。俗字误作肯。 技经肯綮之未尝。--《庄子·养生主》 又如肯綮 肯 〈动〉 假借为可”。表示应允,同意 太后不肯。--《战国策·赵策》 留为小吏,不肯。--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又如劝说了半天,他才肯了;肯认(认可,同意);肯可(赞成,同意);肯首(点头表示同意);肯酒(允婚酒。表示女方应允亲事) 愿意,心甘情愿、乐意 莫肯我顾。--《诗·魏风·硕鼠》 肯kěn ⒈愿意他~帮助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⒉同意,许可首~(点头同意)。 ⒊贴附在骨头上的肉。 ⒋ ①正面承认~定优点,指出缺点。 ②一定,无疑问答案是~定的。 ③确定,明确~定明天走。~定可行。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下,底也。--《说文》 在南山之下。--《诗·召南·殷其靬》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豳风·七月》 下声肆。--《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 君臣上下。--《礼记·曲礼》 阴山下。--《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放之山下。--唐·柳宗元《三戒》 愬至城下。--《资治通鉴·唐纪》 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下元(道教指水中或水府);下溜头(下流头。江河下 下xià ⒈位置在低处,跟"上"相对~部。~面的。在楼~。〈引〉 ①时间、次序在后~午。~周。~页。~册。 ②级别低的~级。谦词~情。在~。正中~怀。 ③等级低,质量差~等品。这算~策。 ⒉低,跟"高"相对,由高到低分个高~。~楼梯。~山坡。〈引〉 ①投入,进入~矿井。~油锅。 ②去,往~乡。~车间。~基层。 ③结束,离开~课了。已~班。 ④投送,颁布~挑战书。~命令。 ⑤降落~小雨。~大雪。 ⑥向下面的~达文件。~放权力。 ⒊攻破,攻克攻~碉堡。已~数城。 ⒋方面,方位两~商议。四~观望。 ⒌让,退相持不~。 ⒍减除,卸掉减~。除~。~妆。卸~货物。 ⒎在名词后。 ①〈表〉在里面水~。头发~。意~如何? ②〈表〉某个时节时~。而今眼目~。 ⒏在动词后。 ①〈表〉动作的趋向、继续停~来。说~去。 ②〈表〉关系教导~。关怀~。哺育(之)~。 ③〈表〉完成,结果准备~资料。打~了扎实的基础。 ⒐作出~决心。~结论。 ⒑用,使用~功夫。对症~药。 ⒒处所,范围乡~。手~。 ⒓动物产卵或产仔鸭~蛋。猪~崽了。 ⒔少于不~五十人。 ⒕量词。指动作的次数打三~。挥动几~。 ⒖ ①人或物的去处、着落有了~落。 ②下降正在~落。 ⒗ ①江河的下游。 ②旧时指卑下的地位或工作。 ③卑鄙龌龊~流无耻。 ⒘ ①人的结局(多含贬义)贪官的~场--死刑。 ②演员或运动员等退场。 ③旧指到考场应考。 ⒙ 下jià 1.见"下借"。

:灵 (形声。从巫,靈声。本义巫) 古时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 灵,灵巫也。以玉事神。--《说文》 命灵氛为余占之。--《离骚》 灵连踡兮既留。--《楚辞·云中君》 灵偃蹇兮姣胶。--屈原《东皇太一》 又如灵子(指巫。以舞导引神的人) 神灵 天神曰灵。--《尸子》 灵者,神也。--《风俗通》 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大戴礼记·曾子问》 合五岳与八灵兮。--《楚辞·怨思》。注八方之神也。” 灵之来兮如云。--屈原《九歌·湘夫人》 又如灵神(神灵);灵祗(神明;神灵) 灵(靈)líng ⒈有效验~验。~丹妙药。 ⒉聪明,机敏,敏捷~敏。~活。~机。心~手巧。 ⒊活动迅速,准确这部仪器很~。失~。 ⒋传说中或迷信者称"神"及"关于神仙"的神~。 ⒌属于死人的~柩。移~(移动装着死人的棺材)。

:州 (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同本义◇作洲” 水中可居曰州。--《说文》 字亦作洲。 在河之州。--《诗·周南·关雎》。毛本作洲”。 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相传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 历代多有兴废。 民国废州。 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 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说文》。按,即禹贡之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舜分青为营州,分冀为幽州,并州,即虞书十二州也。 州zhōu ⒈旧时行政区划名跨~连郡。又用于地名杭~。广~。郑~。 ⒉民族自治行政区划名,在省级之下,县级之上四川盛坝藏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