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赈济者何人

"赈济者何人"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02:43:04


简介: “赈济者何人”出自宋代岳珂的《米元章催租诗帖赞》,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èn jì zhě hé ré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出处: 《米元章催租诗帖赞》
内容:
赈济者何人,催租者何司。
有令如斯,而无救于背驰。
此古人所以设官以采诗也。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岳珂
诗人介绍: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翻译:

《米元章催租诗帖赞》是宋代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表达了对于租税催收者的批评和对赈济者的赞美,同时反映了古人设立官职来搜集诗文的用意。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赈济者何人,催租者何司。
有令如斯,而无救于背驰。
此古人所以设官以采诗也。

诗意和赏析:
《米元章催租诗帖赞》通过对赈济者和租税催收者的对比,抒发了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首先,诗中提到了赈济者(赈济贫困者的人)和催租者(负责催收租税的官司),这两个角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赈济者以其慈悲之心和行善之举得到赞美,而催租者则因为他们的催收方式使人苦不堪言而受到批评。

诗人用“有令如斯,而无救于背驰”一句表达了对催租方式的不满。这句话意味着虽然有相应的法令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解决背离法令的问题。这种背驰可能是指催租者滥用职权、索取过多或不合理的租税,使租户无法负担而陷入困境。

最后一句“此古人所以设官以采诗也”,表明了古人设立官职来采集诗文的用意。这句话可能指的是为了在官方文化中保留和传承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官府设立了相应的职位以搜集和保护诗词作品。

整首诗通过对赈济者和催租者的对比,以及对催租方式的批评,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于正义和仁爱的倡导,呼吁社会关注贫困者的困境,并对催租行为的不公进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zhèn jì zhě hé rén, cuī zū zhě hé sī.
赈济者何人,催租者何司。
yǒu lìng rú sī, ér wú jiù yú bèi chí.
有令如斯,而无救于背驰。
cǐ gǔ rén suǒ yǐ shè guān yǐ cǎi shī yě.
此古人所以设官以采诗也。
韵脚: 拼音:zhèn jì zhě hé rén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平韵)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赈 救济~济。~灾。~捐。~恤。以工代~。放~。 富裕邑居隐(殷)~”。 赈zhèn救济~救。~济。~灾。

:济 (形声。从水,齐声。本义水名,即济水。古四渎之一) 同本义。 济,济水也。出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沞--《说文》 济水源出赞皇山。--《穆天子传》 阴谷皆入济。--清·姚鼐《登泰山记》 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原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并行入渤海◇因黄河改道,下游被黄河淹没。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 州名 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治所在今山东省聊城东南 五代周置,在今山东省巨野县 金置,在今吉林省农安县 济 众多 济济多士。--《左传·成公二年》 济(濟)jǐ ⒈济水,〈古〉水名。发源于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今黄河下流河道即原济水河道。 ⒉济南市,济宁市,均在山东省。 ⒊ 济(濟)jì ⒈渡,过河同船~水。同舟共~。 ⒉帮助,援救接~。救~。~穷扶贫。 ⒊有利,补益万民以~。 ⒋成夫~大事必以人为本。 济qí 1.庄敬。 2.整治,使整齐。

:者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同本义 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五代·王衍《醉妆词》 又如者回(这回);者般(这般);者流(犹言这个流派);者番(这番;这次);者里(这里);者个(这个);者边(这边) 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指代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射者中。(射的射中了目标。这里指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射中的照规定的杯数喝酒。)--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读书者有几。--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后死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 者zhě ⒈代词。指人、事、物、时、数、地点等作~。读~。劳动~。前~。大~。昔~。那~。此四~。治国能使贫~富。 ⒉这,此(多见于古诗词或早期白话中)~回。~番。~个。~儿走。 ⒊助词。〈表〉语气停顿郭沫若~,四川人也。 ⒋用于句末。〈表〉希望或命令的语气且慢~。

:何〈代〉 什么 何节奄忽,蹄足洒血?--《文选·宋玉·高唐赋》。注何,问辞也。” 何调翰之乔桀?--《文选·潘岳·射雉赋》。注何,疑问之辞也。” 何以自绘。--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子何恃而往?--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何异断斯织。--《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何人;何物;有何困难;何干(有什么相干) 怎么样 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如土石何。 问女何所思。--《乐府诗集·木兰诗》 得钱何所营。--唐·白居易《卖炭翁》 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 何不以锯中。--三 何hé ⒈疑问词。 ①什么来者~人?他为~事?有~难处? ②为什么~不这样?~乐不为? ③怎样如~办?要他~如? ④怎么~至于此? ⑤哪里~曾相见?~去~从? ⒉副词。多么~雄哉!开国~茫然。 ⒊〈古〉通"荷"。背,扛,担。 何hè 1.扛,以肩承物。 2.承受。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 人rén ⒈能制造工具且能使用工具从事劳动的动物~类。 ⒉指每一个人~手一册。~自为战。 ⒊指别人,他人助~为乐。专门利~。 ⒋指人的品质、表现那个~挺好。 ⒌指人格或面子真丢~。 ⒍指人的身体~不舒服。 ⒎ ⒏ ⒐ ⒑ ⒒ ①关于人员的录用、培养、管理、调配、奖惩等工作~事工作。 ②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事变化。 ③人情事理不懂~事。 ④人的意识不省~事。 ⑤人力所能做的事聊尽~事。 ⒓ ⒔ ⒕ ①人的道德品质~格高尚。 ②人的权利和义务尊重~格。 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