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嫋嫋风中烛

"嫋嫋风中烛"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15:27:10


简介: “嫋嫋风中烛”出自宋代陆游的《寄子虡》,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niǎo niǎo fēng zhōng zhú,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出处: 《寄子虡》
内容:
人生恨无年,我老已烂熟。
退耕镜湖上,风雨有茅屋。
事君阙补报,得此不啻足。
余年尚几何,嫋嫋风中烛
大儿戍塞垣,驰马佩矢箙,去家千余里,辛苦就微禄。
书来续三纸,语悲不忍读。
遹弟在我傍,亦复泪溢目。
门户嗟日衰,持守赖家督。
雪云暗淮天,念汝方露宿。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寄子虡》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生恨无年,我老已烂熟。
退耕镜湖上,风雨有茅屋。
事君阙补报,得此不啻足。
余年尚几何,嫋嫋风中烛。
大儿戍塞垣,驰马佩矢箙,
去家千余里,辛苦就微禄。
书来续三纸,语悲不忍读。
遹弟在我傍,亦复泪溢目。
门户嗟日衰,持守赖家督。
雪云暗淮天,念汝方露宿。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陆游对人生短暂和岁月流逝的感慨。他感叹自己的年华已经老去,时间如同烂熟的果实一样逝去。他退隐到镜湖边,风雨中有一间茅屋,寓意着他过着简朴的生活。他认为能够为君主尽忠职守是一种无价之宝,虽然他的余年不多,但仍然像风中摇曳的蜡烛一样坚持着。他的大儿子在边塞守卫,骑马佩戴着箭袋,离家千里,辛苦却只有微薄的报酬。陆游收到儿子的来信,但因为信中的内容悲伤,他不忍心读完。他的弟弟在他身边,也流下了泪水。他感叹门户日渐衰落,但能够坚守家族的责任,依靠家族的支持。最后,他念及远在淮河畔露宿的儿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家庭的思考和感慨。陆游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和家庭情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家庭团聚的渴望。他对人生短暂的认识使他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和家庭的重要性。诗中的景物描写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风雨中的茅屋、儿子的戍塞生活和家族的衰落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家庭的牵挂。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rén shēng hèn wú nián, wǒ lǎo yǐ làn shú.
人生恨无年,我老已烂熟。
tuì gēng jìng hú shàng, fēng yǔ yǒu máo wū.
退耕镜湖上,风雨有茅屋。
shì jūn quē bǔ bào, dé cǐ bù chì zú.
事君阙补报,得此不啻足。
yú nián shàng jǐ hé, niǎo niǎo fēng zhōng zhú.
余年尚几何,嫋嫋风中烛。
dà ér shù sāi yuán, chí mǎ pèi shǐ fú, qù jiā qiān yú lǐ, xīn kǔ jiù wēi lù.
大儿戍塞垣,驰马佩矢箙,去家千余里,辛苦就微禄。
shū lái xù sān zhǐ, yǔ bēi bù rěn dú.
书来续三纸,语悲不忍读。
yù dì zài wǒ bàng, yì fù lèi yì mù.
遹弟在我傍,亦复泪溢目。
mén hù jiē rì shuāi, chí shǒu lài jiā dū.
门户嗟日衰,持守赖家督。
xuě yún àn huái tiān, niàn rǔ fāng lù sù.
雪云暗淮天,念汝方露宿。
韵脚: 拼音:niǎo niǎo fēng zhōng zhú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二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嫋niǎo1.同"袅"。

:嫋niǎo1.同"袅"。

:风 (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同本义 飈,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说文》 立春条风。--《易·通卦验》 东北条风。--《广雅·释天》 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淮南子·天文》 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史记·律书》 今日不鴓(飈)?--《殷虚文字甲编》 见事风生,无所回避。--《 风(飈) fēng ⒈流动着的空气,多是大致与地面平行东~。龙卷~。刮~下雨。~向。~速。〈引〉像风那样快或普遍流行的~靡一时。 ⒉借风力吹干的~肉。 ⒊消息闻~而动。 ⒋表露在外的景象、品格、气概、才华、态度等~景。~格。~骨。作~。~华。~骚。 【风雅】风度文雅。 【风度】有一定特色的姿态和言谈举止。 【风采】(也写作"丰采")风度神采。 【风姿】(也写作"丰姿")风度姿态。 ⒌没有确实根据的~闻。~言~语。 ⒍习俗,流行的爱好或习惯~俗。世~。学~。移~易俗。勤俭成~。 ⒎〈古〉称歌谣,民歌采~。国~。 ⒏用于病名麻~。抽~。 ⒐ 【风险】风浪危险。〈喻〉事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波折险阻不怕担~险。 ⒑ 【风头】 ①形势的发展或有关个人利害的情势看准~头行事。 ②当众表现自己她爱出~头。 ⒒ 【风化】 ①风俗教化莫伤~化。 ②地质学上指岩石因长期遭受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等而分解崩溃。 ③化学上指结晶体在空气中失掉结晶水,因而失去结晶形状的现象。 ⒓ 【风流】 ①杰出的,业绩、才华出众的千古~流人物。 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的~流倜傥。 ③像风一样流失。〈喻〉原来常聚的人,现今分散各地~流云散。 ④旧指士大夫所谓的风雅,也指乱搞男女关系~流罪过。 ⒔〈古〉通 "讽"。劝告,讽刺。 风fèng 1.刮风;吹。 2.被风吹,受风。 3.引申为乘凉。 4.教育,感化。 5.显扬,表彰。 风fěng 1.劝谏;讽谏。 2.泛指劝说。 3.讽诵。

:中 (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同本义 中,和也。--《说文》 中离维纲。--《仪礼·大射仪》 与太史数射中。--《周礼·射人》 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礼记·射义》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新书·属远》 中有都柱。--《后汉书·张衡传》 天门中断。--唐·李白《望天门山》 中通外直。--宋·周敦颐《爱莲说》 中轩敝者。--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 中山峨冠而多髯者。 又如人中(人 中zhòng ⒈符合,适合,正着,正对上~意。圆者~规,方者~矩。正~下怀。打~目标。百发百~。 ⒉感受,受到,遭到~暑。~风。~毒。~弹。恶语~伤。 ⒊ 中zhōng ⒈里,内,一定范围内室~。水~。草~。空~。国~。学校~。宇宙~。 ⒉跟"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位置~点。~段。~流砥柱。 ⒊性质、等级、高低等在两者之间的~间。~等。~学生。~流货物。 ⒋〈表〉正在进行在讨论~。在设计~。 ⒌适合于,有能力~看。~听。~用。 ⒍中国的简称~文。~医~药。 ⒎半~夜。 ⒏〈方〉成,行,好~不~?~。 ⒐ ①中心地区。 ②特指国家政权、党派、团体等的最高领导机构~央文件。 ⒑ ①四方的中间点或部分圆的~心。广场~心。 ②处在主要地位的~心人物。~心工作。 ③在某个方面占重要位置的地方政治~心。商贸~心。 ⒒ ⒓ ⒔ ⒕ ⒖ ⒗

:烛 (形声。从火,蜀声。本义古代照明用的火炬) 同本义 烛,庭燎大烛也。--《说文》。按,燋也。未爇曰燋,执之曰日烛,树地曰庭燎。苇薪为之,小者麻蒸为之。 执烛于西阶上。--《仪礼·燕礼》 共坟烛庭燎。--《周礼·司烜氏》。注树于门外,曰大庭燎。” 独不见跋。--《礼记·曲礼》 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仪礼·士丧礼》注 举烛者,尚明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陆游《雪夜感旧》 又如烛火(火炬,火把);烛 烛(爐)zhú ⒈以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用蜡和油脂包裹,点燃取光的东西蜡~成灰泪始干。 ⒉照见,照耀火光~天。〈引〉明察洞~其奸。 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