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L 萝衣拂露辞秋壑

"萝衣拂露辞秋壑"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8 03:47:21


简介: “萝衣拂露辞秋壑”出自明代楼琏的《送镜中照上人兼柬斗南和尚》,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uó yī fú lù cí qiū hè,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出处: 《送镜中照上人兼柬斗南和尚》
内容:
旧住扶桑第几山,偶然踪迹落人间。
萝衣拂露辞秋壑,藤杖扶霜度晓关。
滇海飞来孤月小,点苍留得半云闲。
殷勤为报圆通客,鹤背清风好共还。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楼琏
诗人介绍: (?—1402)浙江义乌人,字士连。尝从宋濂学。洪武中召为御史。坐事谪戍云南。建文初,以文学举入翰林,为侍读。朱棣杀方孝孺,命琏草登极诏,琏不敢拒,是夜自杀。有《居夷集》。
翻译:

《送镜中照上人兼柬斗南和尚》是明代楼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旧住扶桑第几山,
偶然踪迹落人间。
萝衣拂露辞秋壑,
藤杖扶霜度晓关。
滇海飞来孤月小,
点苍留得半云闲。
殷勤为报圆通客,
鹤背清风好共还。

诗意:
这位上人以前住在遥远的扶桑之地,不知是在第几座山上。如今他偶然来到人间,留下了他的踪迹。他身着简朴的萝衣,拂去了身上的露珠,告别了秋天的深谷。他手持藤杖,扶着霜花,渡过了早晨的关口。孤月从滇海飞来,点缀在苍穹之间,停留在半空中。他殷勤地要回报那位具有圆通智慧的客人,希望能与他一同回归,享受清风。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楼琏对一位高僧的送别之情。诗中描绘了上人过去居住在遥远的地方,偶然来到人间。他的形象简朴而崇高,身着萝衣,手持藤杖,象征着与尘世的超脱和清净。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典雅,将自然景色与禅修境界相结合,营造出宁静和美好的意境。

诗中的滇海孤月象征着上人的高洁和超然,点缀在苍穹之间,增添了一丝诗意和浪漫。上人殷勤地要回报那位圆通客人,表达了对善知识的感激之情。他希望能与这位客人一同回归,共享清风,意味着他们共同追求美好境界和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上人的形象和心境,展示了楼琏对禅修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高洁境界和内心宁静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禅意与情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jiù zhù fú sāng dì jǐ shān, ǒu rán zōng jī luò rén jiān.
旧住扶桑第几山,偶然踪迹落人间。
luó yī fú lù cí qiū hè, téng zhàng fú shuāng dù xiǎo guān.
萝衣拂露辞秋壑,藤杖扶霜度晓关。
diān hǎi fēi lái gū yuè xiǎo, diǎn cāng liú dé bàn yún xián.
滇海飞来孤月小,点苍留得半云闲。
yīn qín wèi bào yuán tōng kè, hè bèi qīng fēng hǎo gòng hái.
殷勤为报圆通客,鹤背清风好共还。
韵脚: 拼音:luó yī fú lù cí qiū hè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萝 (形声。从苃,罗声。本义植物名。指某些蔓生植物,即莪”) 同本义 萝,莪也。蒿属。--《说文》 又如女萝;藤萝;茑萝;萝蓏(女萝和瓜类) 萝(蘿)luó ⒈通常指某些能爬蔓的植物茑~。藤~。 ⒉

:衣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同本义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说文》 一戎衣。--《书·武城》。传服也。” 薄澣我衣。--《诗·周南·葛覃》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齐风·东方未明》 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荀九家乾为衣。--《易·说卦》 夜披衣坐。--唐·李朝威《柳毅传》 披紫衣。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裤(上衣与裤子) 服装 衣yī ⒈上衣。泛指衣服~裳。内~。~冠楚楚。 ⒉包在物体外面的胞~。糖~炮弹。 衣yì穿~轻裘。~羽绒服。

:拂士 入则无法家拂士。--《孟子·告子下》 拂〈动〉 (形声。从手。弗声。本义拂拭;掸除) 同本义 拂,过击也。--《说文》。按,随击随过,犹拍也。” 拂,去也。--《广雅》 授弓拂弓。--《仪礼·大射仪》。注去尘也。” 和弓击摩。--《考工记·弓人》。注拂之摩之。” 商祝拂柩。--《仪礼·既文礼》 主人拂几。--《仪礼》 以手拂之,其印自落。--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又如拂掉(拂杓。拂拭;扫除);拂帚(拂尘);拂子(拂尘);拂须(揩拭胡须);拂去桌上的 拂 fú ⒈掸,轻轻擦过~去灰尘⊥风~面。 ⒉甩,抖动~袖而去(〈表〉生气走开)。 ⒊违背,不顺~意(不满意)。 ⒋ 【拂晓】 【拂晨】天快亮的时候。 拂bì 1.辅佐。 2.矫正;纠正。 拂pì 1.见"拂汨"。

:露〈动〉 lou 露lòu ⒈显现,用于一些口语~脸。~马脚。 ⒉见luф。 露lù ⒈显出,现出显~。暴~。~出。揭~。 ⒉在屋外,没有遮盖~天。~宿。~井。~矿。 ⒊用花、果、药物等制成的饮料菊花~。苹果~。枇杷~。枸杞~。 ⒋

:辞 (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同本义 辞,讼也。--《说文》。按,分争辩讼谓之辞。 善于辞案条教。--《后汉书·周纡传》。注辞案犹今案牍也。” 皇帝请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书·吕刑》 口供 明清于单辞,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书·吕刑》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礼记·大学》 其次不辱辞令。--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辞布者。--《周礼·司市故书》。司农注辞布,辞讼泉物者也。” 狱辞无谋故者。--方苞《狱中杂记》 有诏即讯,辞服。--《汉书·赵君韩张两王 辞 cí ①优美的语言;言词~藻、修~。 ②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赋、楚~。 ③古体诗的一种《木兰~》。 ④告别;告辞~行。 ⑤辞职。 ⑥辞退解雇。 ⑦躲避;推托推~、不~劳苦。 【辞呈】向上级请求辞职的呈文。 【辞赋】文体名称『代时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辞指楚辞,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赋是汉代的一种特定文体,它继承了楚辞形式上的一些特点,又较多运用散 文手法,与辞已不相同。 【辞格】积极修辞的各种格式。如比喻、借代。又称修辞格。 【辞海】 ①书名。陆费逵等编。1936年中华书局初版。为综合性大型词典。收单字13000多,词语77000条左右,兼有字典和词典性质,通称旧辞海。 ②书名。辞海编辑委员会编。1965年出版未定稿,1979年出版三卷本,1980年出版缩印本。收单字14872个,词目91706条,内容包括成语、典故、人物、著作、历史事件以及 各学科名词术语等。为常用的语文工具书。通称新辞海。1989年修订后再版。 【辞令】社交场合应对得体的话语外交~、善于~。又作词令。 【辞书】字典、辞典、百科全书、专科辞典的统称。 【辞源】 ①书名。陆尔奎等1908年编纂。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为中国现代第一部综合性辞典,通称旧辞源。 ②书名。1979年出版。主要作为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全书共收单字12890个,词语84134条,收词范围一般到鸦片战争为止。内容以旧有辞书 、韵书、类书为基础,吸收现代辞书特点,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结合书证,重在溯源。为常用的文史工具书。通称新辞源。 【辞藻】见【词藻】。

: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同本义 秋,禾谷熟也。--《说文》 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尔雅》 秋者,少阴之选也。--《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 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月令章句》 处处田畴尽有秋。--宋·范成大《颜桥道中》 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赵树理《福贵》 又如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秋麦(成熟的禾稼);秋禾(秋熟 秋(秌)qiū ⒈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季。~天。 ⒉年千~伟业。 ⒊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⒋庄稼成熟的时期麦~时节。金~。 ⒌ ①指~收、~耕、~播。 ②三年。 ⒍ ⒎ ⒏ ⒐

:壑〈名〉 (会意。本义深谷,深沟) 同本义 壑,沟也。--《说文》 壑,溪壑也。--《尔雅·释诂》 陆峦超壑。--《文选·张衡·西京赋》 既窈窕以寻壑。--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林壑尤美。--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峭壑阴森。--《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众壑纵横。 如怒涛排壑。--孙文《序》 又如壑谷(山谷;两山之间的洼地或水道);壑口(豁口,像山谷一样的缺口);壑子(豁口;缺口) 小河沟;护城河 实墉实壑,实亩实籍。--《诗·大雅·韩奕》。陆德明释文壑,城池也。” 壑hè沟一~之水。〈引〉山沟千岩万~。众~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