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T 剔尽寒灯梦不成

"剔尽寒灯梦不成"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17:22:41


简介: “剔尽寒灯梦不成”出自宋代朱淑真的《减字木兰花》,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ī jǐn hán dēng mèng bù ché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出处: 《减字木兰花》
内容:
独行独坐。
独倡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
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
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
剔尽寒灯梦不成
朝代: 宋代
分类: 闺怨,孤独,木兰花
诗人: 朱淑真
诗人介绍: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词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翻译: 【注释】:

朱淑真是是一位才貌出众、善绘画、通音律、工诗词的才女 ,但她的婚姻很不美满,婚后抑郁寡欢,故诗词中“多忧愁怨恨之语”。相传她出身富贵之家,至于她的丈夫是什么样的人 ,其说不一 。有的说她“ 嫁为市井民家妻 ”,有的说她的丈夫曾应礼部试,后又官江南 ,但朱与他感情不合 。不管何种说法可信 ,有一点是相同的 :即她所嫁非偶,婚后很不幸福。就所反映的内容看,这首词与她婚姻上的不同有密切关系。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两句,连用五个“独”字,充分表现出她的孤独与寂寞,似乎“独”字贯穿在她的一切活动中 。“伫立伤神”等两句,紧承上句,不仅写她孤独 ,而且描绘出她的伤心失神。
特别是“无奈轻寒著摸人”一句,写出了女词人对季节的敏感 。“轻寒”二字,正扣题目“春怨”二字的“春”字,全词无一语及春,惟从“轻寒”二字,透露出春天的信息 。“ 著摸”一词,宋人诗词中屡见,有撩拨、沾惹之意。如孔平仲《怀蓬莱阁》诗 :“深林鸟语流连客 ,野径花香着莫人。”杨万里《和王司法雨中惠诗》诗 :“无那春愁着莫人,风颠雨急更黄昏 ”。“著摸”即“着莫”,朱淑真词与杨万里诗用法完全相同。轻寒为什么撩惹春愁,失去爱情幸福的女词人深有体会 ;寡居的李清照感到“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声声慢》)。对自己的婚姻深感不满的朱淑真在“伫立伤神”之际,不禁发出“无奈轻寒著摸人”的吟咏,足见两位女词人在“轻寒”季节,有着共同的伤心之处。
下片进一步抒写女词人愁怨。“此情谁见”四字,承上启下 ,一语双兼 ,“此情”,既指上片的孤独伤情,又兼指下文的“泪洗残妆无一半”写出了女词人以泪洗面的愁苦。结穴处的两句,描绘自己因愁而病,因病添愁,愁病相因,以至夜不成眠的痛苦。
这首词语言自然婉转,通俗流丽,篇幅虽短,波澜颇多。上片以五个“独”字,写出了女词人因内心孤闷难遣而导致的焦灼无宁、百无一可的情状,全是动态的描写。“伫立伤神”两句,转向写静态的感觉,但意脉是相承的。下片用特写镜头摄取了两幅生动而逼真的图画:一幅是泪流满面的少妇,眼泪洗去了脸上大半的脂粉;另一幅是她面对寒夜孤灯,耿耿不寐。“剔尽寒灯”的落脚点不在“剔”字(剪剔灯心的动作 ),而在“尽”字 。“尽”字是体现时间的。所谓“ 梦又不成灯又烬”(欧阳修《玉楼春》),显然是彻夜无眠。对于孤凄愁病的闺中人,只写这一泪、这一夜的悲苦,其他日子里也是完全可以想象的。又何况是“ 此情谁见”,无人见,无人知,无人慰藉,无可解脱!自写苦情,情长词短,其体会之深,含蕴之厚,有非男性作家拟闺情之词所能及者。
读音: dú xíng dú zuò.
独行独坐。
dú chàng dú chóu hái dú wò.
独倡独酬还独卧。
zhù lì shāng shén.
伫立伤神。
wú nài qīng hán zhe mō rén.
无奈轻寒著摸人。
cǐ qíng shuí jiàn.
此情谁见。
lèi xǐ cán zhuāng wú yī bàn.
泪洗残妆无一半。
chóu bìng xiāng réng.
愁病相仍。
tī jǐn hán dēng mèng bù chéng.
剔尽寒灯梦不成。
韵脚: 拼音:tī jǐn hán dēng mèng bù chéng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剔〈动〉 (形声。从刀,易声。本义分解骨肉,把肉刮下) 同本义 剔,解骨也。--《说文》。按,即为鬄之或体。 去骨曰剔。--《通俗文》 又如剔股;剔肉;剔骨头 挑;拔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唐·张祜《赠内人》 又如用小刀剔他的牙齿;剔牙杖;剔目(剜出眼珠);剔灯(挑灯) 用喙或舌舔整理 如剔翎 剪削 剔削根节,断其脉络。--唐·杜牧《杭州新造南亭子记》 疏导 如剔拨(指点,指教) 清除 如剔除 挑捡;搜寻 如剔抉(挑选) 弦 剔tī ⒈从骨头上刮肉~骨肉。将骨头上的肉~干净。 ⒉从孔缝里把东西挑出~牙。 ⒊将不好的挑出~除。~出有伤的苹果。 ⒋ 剔tì 1.用刀刮去毛发。

:尽〈副〉 (尽为儘”和眒”的简化字) 尽量,尽可能 意思同最”,用在方位词的前面 老是;总 尽 〈动〉 表示以某个范围为界限,不得超过 让先 任凭,纵使 惟有落红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尽(俠、儘)jǐn ⒈力所能及的限度~力。~量。 ⒉放在最先住房先~着分给教师。 ⒊任凭~你挑选。 ⒋极,最~前头。~下面。~先考虑。 ⒌老是,只管这几天~是晴天。 ⒍ ①纵然,即使~管如此。 ②只管,不必考虑的你~管放心。 尽(眒)jìn ⒈完无穷无~。取之不~。 ⒉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竭力。~力而为。~职~责。~情欢唱。各~所能。 ⒊达到顶点已到~头。~善~美。 ⒋都,全部~人皆知。满城~带黄金甲。 ⒌ ⒍见jǐn。

:寒〈形〉 (会意。金文外面是宀”,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 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同本义 寒,冻也。--《说文》 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列子·汤问》注 乾为寒。--《易·说卦》 若不可寻也,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以享司寒。--《左传·昭公四年》 北方曰寒风。--《吕氏春秋·有始》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寒hán ⒈冷,凉~冷。数九~天。防~大衣。 ⒉贫困贫~,清~。旧时谦词~门。~舍。 ⒊中医学指体外的一种致病因素~邪。风~。 ⒋ ⒌ ⒍ ⒎ ⒏ ①丑陋,难看。 ②丢脸真~碜。 ⒐

:灯 (形声。从火,登声。本写作 镫”。本义置烛用以照明的器具。镫”在古代还作盛熟食的器具”解。隶变以后,作照明器具用的写作燈”,而镫”多作马鞍两旁的铁脚 踏讲) 同本义。亦指通电发光的照明器具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器具 月夜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又如油灯;电灯;日光灯;信号灯;探照灯;灯法(使用灯烛所作的幻术) 彩灯。特指元宵节挂的彩灯 灯 dēng照明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器具电~、探照~、无影~。 【灯蛾扑火】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又作飞蛾扑火、飞蛾赴火、飞蛾投火。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奢侈腐化的生活。又作酒绿灯红。 【灯谜】我国传统的文娱活动,把写有谜语的纸条贴在灯上(或贴在墙上、贴挂在绳子上)供人猜。 【灯心绒】比一般布厚实的棉织品,布面上有像灯心草一样的绒条。心又作芯。又称条绒。 【灯芯绒】参见【灯心绒】。 【灯语】通讯方法之一,在夜间用灯光明灭间歇的长短显示出不同的信号。

:梦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凝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 、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同本义 妇梦中咳嗽。--《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 形诸梦。--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梦中得我。--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梦迷(梦后刚醒,尚未完全摆脱梦境);梦梦铳铳(形容睡得迷迷糊糊);梦梦查查(迷迷糊糊);梦思(梦中的思念);梦中梦(喻幻境。极言 梦(夢)mèng ⒈睡眠时局部大脑皮层还未停止活动,因体内、外各种刺激而引起大脑内的表现影像日有所思,夜有所~。 ⒉指做梦~见。~游。 ⒊〈喻〉虚幻~幻。~想。~求。 梦méng 1.不明。 2.昏乱。见"梦梦"。 3.最细的雨。 4.用同"蒙"。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变成;成为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