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S 素衣吴白紵

"素衣吴白紵"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5 10:43:13


简介: “素衣吴白紵”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同应之登大宋陂》,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ù yī wú bái zhù,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出处: 《同应之登大宋陂》
内容:
望阔真多思,凭高更损神。
山川散白日,草木共青春。
寂寂兴亡事,悠悠来往人。
素衣吴白紵,尽化洛阳尘。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王安石
诗人介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翻译:

诗词:《同应之登大宋陂》

望阔真多思,凭高更损神。
山川散白日,草木共青春。
寂寂兴亡事,悠悠来往人。
素衣吴白紵,尽化洛阳尘。

中文译文:

眺望广阔,真的让人思索良多,倚高处更让人心神疲惫。
山川分散着白日光芒,草木共同拥有青春。
宏大的兴亡事物无声无息,人们的往来却漫长而悠远。
素衣吴白紵,完全变为洛阳的尘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对人生的沉思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作者眺望广阔的景色,使他的思绪更加繁杂,倚高处观望更加消磨了他的精神。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困惑,面对宏大的世界和无尽的思绪,作者感到疲惫不堪。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山川和草木,山川分散了白日的光芒,草木则共同拥有青春。这里的山川、草木象征着大自然,它们的存在和变化是如此自然而无声。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作者暗示了宏大的兴亡事物和人类的短暂存在相比,大自然的永恒和青春是如此稳定和持久。

最后两句描述了兴亡事物的寂寂无声和人们的往来漫长而悠远。兴亡事物,如国家的兴衰、历史的变迁等,往往在人们的眼前发生,然而它们的兴衰却是寂静无声的。而人们的往来,无论是旅途的奔波还是人际的交往,都是漫长而悠远的,与兴亡事物相比,显得微不足道。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于时代变迁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最后一句“素衣吴白紵,尽化洛阳尘”,以具体的形象传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事物的变迁。素衣是一种朴素的衣服,吴白紵是一种细薄的丝织品,而洛阳则象征着繁华和兴盛。这句话意味着,即使是最朴素和纯洁的东西,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尘封和淡化,失去往日的辉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时代变迁的思考,揭示了兴亡事物的寂静和人生的短暂。通过自然景观和具象的比喻,诗中呈现出一种深沉和哲理的意境,让读者在静心品味之中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wàng kuò zhēn duō sī, píng gāo gēng sǔn shén.
望阔真多思,凭高更损神。
shān chuān sàn bái rì, cǎo mù gòng qīng chūn.
山川散白日,草木共青春。
jì jì xīng wáng shì, yōu yōu lái wǎng rén.
寂寂兴亡事,悠悠来往人。
sù yī wú bái zhù, jǐn huà luò yáng chén.
素衣吴白紵,尽化洛阳尘。
韵脚: 拼音:sù yī wú bái zhù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素 (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同本义 素,白致缯也。--《说文》 纯以素。--《礼记·杂记》 素服哭于库门之外。--《礼记·檀弓》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若士必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 又如素幭(古代盖在车前横木上的白绸);素服缟冠(丧服,素、缟,指白绘) 用作写字的丝绸或纸张 英骨秀气,洒落毫素。--唐·李白《化城寺大钟铭》 又指用 素sù ⒈没有染色的丝绸~丝。〈引〉白的,没有染色的~衣。 ⒉颜色单纯,不鲜艳~净。 ⒊本来的,不加修饰或做作的~质。朴~。 ⒋事物的基本成分元~。色~。毒~。因~。 ⒌植物类的食品~菜。吃~。 ⒍向来,一向~知。平~。~不往来。

:衣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同本义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说文》 一戎衣。--《书·武城》。传服也。” 薄澣我衣。--《诗·周南·葛覃》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齐风·东方未明》 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荀九家乾为衣。--《易·说卦》 夜披衣坐。--唐·李朝威《柳毅传》 披紫衣。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裤(上衣与裤子) 服装 衣yī ⒈上衣。泛指衣服~裳。内~。~冠楚楚。 ⒉包在物体外面的胞~。糖~炮弹。 衣yì穿~轻裘。~羽绒服。

:吴 (会意。从口,从矢。矢,象头的动作∠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本义大声说话,喧哗) 同本义 不吴不敖,胡考之休。--《诗·周颂·丝衣》。传吴,哗也。” 吴 吴 吴国 state]。公元222╠280年孙权所建的国家。如吴越(古代的两个敌对国家。借指仇人);吴歲(吴地的歌声);吴牛见月(吴地的牛怕热,看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喘息起来);吴越气脉(比喻较高的水平和标准);吴头楚尾(指吴楚之间的地区) 吴承恩 吴(吳)wú ⒈〈古〉大声说话不~不敖(敖嗷,喧哗)。 ⒉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和安徽省的部分地域。 ⒊三国(魏、蜀、~)之一。公元222-280年。第一代君主是孙权。辖区在今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 吴yú 1.地名用字。参见"吴坂"﹑"吴泉"。

: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同本义 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说文》 虚室生白。--《庄子·人间世》 若白驹之过隙。--《庄子·知北游》 白昼大都之中。--《汉书·贾谊传》 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马蹄》 须眉交白。--《庄子·渔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目辨白黑美恶。--《荀子·荣辱》 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