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麋鹿恋林薮

"麋鹿恋林薮"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20:18:32


简介: “麋鹿恋林薮”出自宋代李若水的《秋怀》,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í lù liàn lín sǒu,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出处: 《秋怀》
内容:
鸥鸟恋江湖,麋鹿恋林薮
十年异乡客,临风一搔首。
田园幸好在,三径荒稂莠。
何当惬归兴,短鉏还入手。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李若水
诗人介绍: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翻译:

《秋怀》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鸥鸟恋江湖,
麋鹿恋林薮。
十年异乡客,
临风一搔首。
田园幸好在,
三径荒稂莠。
何当惬归兴,
短鉏还入手。

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秋天归乡的思念之情。第一、第二句描述了鸥鸟和麋鹿各自依恋着江湖和林薮,象征着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第三、第四句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漂泊十年后,终于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表现出作者临风搔首的心情。第五、第六句描绘了家乡的田园景色,幸好还在,但田间小路已经荒芜了,暗示了作者经历了岁月的变迁。最后两句反思了自己的离乡之苦,时候何时能够惬意地归乡,重新拿起短柄锄头耕作。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句传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归乡的心情。通过描绘家乡的景色和表达对归乡的期望,诗词在表面的简单之下展示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平凡生活的向往。虽然经历了异乡漂泊十年,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仍然深深地植根于内心。整首诗词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又表达了对归乡生活的向往,既富有情感,又富有哲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ōu niǎo liàn jiāng hú, mí lù liàn lín sǒu.
鸥鸟恋江湖,麋鹿恋林薮。
shí nián yì xiāng kè, lín fēng yī sāo shǒu.
十年异乡客,临风一搔首。
tián yuán xìng hǎo zài, sān jìng huāng láng yǒu.
田园幸好在,三径荒稂莠。
hé dāng qiè guī xìng, duǎn chú hái rù shǒu.
何当惬归兴,短鉏还入手。
韵脚: 拼音:mí lù liàn lín sǒu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麋〈名〉 (形声。从鹿,米声。本义兽名。即麋鹿) 同本义 麋,鹿属。从鹿,米声。麋冬至其角。--《说文》 夏献麋。--《周礼·兽人》。疏麋是泽解兽”。 麋何食兮庭中。--《楚辞·湘妇人》 又如麋裘(用幼鹿皮制的皮衣);麋侯(糜皮箭靶);麋田(麋群踩过的田);麋脯(干麋肉) 通眉”。眉毛 伊尹之状,面无须麋。--《荀子·非相》 又如麋寿(眉寿。长寿);麋首(长寿的人) 小兽的通称 通湄”。水边,岸旁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 麋mí

鹿 :鹿〈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鹿的头角四足之形。本义鹿科动物的总称。种类很多,通常雄鹿有角) 同本义 鹿,山兽也。--《说文》 即鹿无虞。--《易·屯》 呦呦鹿鸣。--《诗·小雅·鹿鸣》 鹿中容八算。--《仪礼·乡射礼记》 又如鹿中(刻成鹿形的木器);鹿伏鹤行(形容小心警惕的样子) 比喻政权,爵位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又如鹿台(古台名。故址在今河南汤阴朝歌镇南,相传为殷纣王所造。武王伐纣,纣兵败,登台自焚而死) 方形粮仓 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 鹿lù哺乳动物,要保护,禁止猎杀。它属反刍类,尾巴短,腿细长。种类很多。通常雄的有角,有的种类雌雄都有角或都无角。现已人工饲养。肉可吃,皮可制革。梅花~、马 ~等的嫩角叫"鹿茸",是贵重的药材。

:恋 (形声。本义留恋,依依不舍) 同本义 宒,慕也。字亦作戀。--《说文》 有孚恋如思也。--《易·小畜·子夏传》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晋·陶潜《归田园居五首》 又如贪恋(十分留恋);眷恋(深切地留念);依恋(留恋);恋土(依恋乡土,慕恋故里);恋主(依恋主人,不忍离去) 思念,怀念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汉·苏武《诗》之四 如恋恩(怀念恩泽);恋旧(怀念老朋友) 恋 男女相爱 恋(戀)liàn ⒈思念不忘,不忍分离留~。依~。思~难忘。~ ~不能舍。 ⒉ ⒊ ⒋

:林〈名〉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说文》 野外谓之林。--《尔雅·释地》 有鹤在林。--《诗·小雅·白华》 每大林麓。--《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 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释名》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晋·陶潜《桃花源记》 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又如竹木林;山林(有山有树林的地方);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树林,丛林);林浪(林琅、琳琅、林郎。丛林);林麓(森林与山脚);林泉(林木与泉石);林错 林lín ⒈成片的树木或竹子等树~。竹~。森~。防护~。封山育~。 ⒉指林业农~牧副渔。 ⒊〈喻〉林立的、众多的,在一起的人或事石~。碑~。儒~。著作之~。 ⒋

:薮 (形声。从苃,数声。沼泽地带多长草,故从苃。本义湖泽的通称。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 同本义 薮,大泽也。--《说文》 十薮。--《尔雅·释地》。李注薮,泽之别名也。” 薮,物之归也。--《国语·周语下》 度山林,鸠薮泽。--《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人或物聚集的地方 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书·武成》 山薮藏疾。--《左传·宣公十五年》。注薮是草木积聚之处,近山近泽皆得称薮。” 密迩奸薮。--郭璞《奏 薮(藪)sǒu ⒈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泽。 ⒉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渊~。 薮còu 1.车毂中心穿孔以承轴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