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Y 砚池乾恐蚍蜉入

"砚池乾恐蚍蜉入"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23:39:34


简介: “砚池乾恐蚍蜉入”出自宋代周献甫的《斋扉》,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àn chí gān kǒng pí fú rù,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出处: 《斋扉》
内容:
暂别斋扉数日余,重来整顿案头书。
砚池乾恐蚍蜉入,笔管闲容果臝居,叶长密留梅实少,笋生多补竹茎疏。
匆匆未暇供吟课,莺送清声一起予。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周献甫
诗人介绍: 周献甫,号梅屋。与邹登龙(震父)为友。今录诗五首。
翻译:

《斋扉》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周献甫。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暂别斋扉数日余,
重来整顿案头书。
砚池乾恐蚍蜉入,
笔管闲容果臝居。
叶长密留梅实少,
笋生多补竹茎疏。
匆匆未暇供吟课,
莺送清声一起予。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离开斋扉(指私人书房)一段时间后的归来,他重新整理书桌上的书籍。他发现砚池已经干了,担心蚍蜉(指小虫)进入;笔管显得空荡荡,果皮(指笔管的装饰)也有些破损。梅树的叶子长得茂密,但果实很少;竹子的新笋生长得很多,补充了茎部的空隙。作者匆匆忙忙,没有时间用来供奉吟课(指诗词创作的功课),但一只莺鸟送来了清脆的歌声,伴随着作者一起。

赏析:
《斋扉》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归来斋扉的情景,展现了斋扉中的安静和书香气息。诗中的斋扉象征着一个文人的私人空间,是他思考、写作和读书的地方。作者对斋扉的关注表达了他对学问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诗中的细节描写非常生动,通过描绘砚池、笔管、梅树和竹子等物象,展示了作者对环境的敏感和对细节的关注。砚池干枯、笔管空虚,暗示着作者离开斋扉一段时间,斋扉的氛围受到了一些疏忽和损坏。梅树的叶子茂密但果实稀少,竹子的新笋多补充了茎部的空隙,这些描写也可以引申为作者对自身创作的反思与期望。

诗的最后,莺鸟传来清脆的歌声,给作者带来了一丝宁静和慰藉。莺鸟的歌声象征着美好和自由,与作者的心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作者匆匆而来,但他在这短暂的停留中,感受到了自然的鸣唱,也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望和对诗词创作的热爱。

整首诗以简短、凝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对学问与艺术的追求,同时通过对斋扉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清新的意境。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对艺术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zàn bié zhāi fēi shù rì yú, chóng lái zhěng dùn àn tóu shū.
暂别斋扉数日余,重来整顿案头书。
yàn chí gān kǒng pí fú rù, bǐ guǎn xián róng guǒ luǒ jū,
砚池乾恐蚍蜉入,笔管闲容果臝居,
yè zhǎng mì liú méi shí shǎo, sǔn shēng duō bǔ zhú jīng shū.
叶长密留梅实少,笋生多补竹茎疏。
cōng cōng wèi xiá gōng yín kè, yīng sòng qīng shēng yì qǐ yǔ.
匆匆未暇供吟课,莺送清声一起予。
韵脚: 拼音:yàn chí gān kǒng pí fú rù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四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砚 (形声。从石,见声。本义砚台,磨墨器) 光滑的石头 砚,石滑也。--《说文》。段玉裁注谓石性滑利也。 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释名》 砚台 一砚。--清·周容《芋老人传》 砚冰坚。--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砚瓦(砚台);笔砚 砚 制作砚 砚yàn ⒈磨墨用的文具~台。 ⒉有同学关系的~兄。

:池 (形声。从水,也声。本义水停积处) 水塘 池,停水曰池。--《广韵》 穿地畜水,圆者曰池,方者曰塘。--《中文大辞典》 池之竭矣。--《诗·大雅·召》 或饮于池。--《诗·小雅·无羊》 毋漉陂池。--《礼记·月令》。注穿地通水曰池。” 掌沟渎浍池之禁。--《周礼·雍氏》。注谓陂障之水道也。” 囿有林池。--《国语·周语》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又如游泳池;池苑(池林园。有池水与林木的地方);池阁(位于池畔的楼 池 chí ①池塘养鱼~。 ②旁边高中间低的地方舞~。 ③旧指剧场正厅的前部~座。 ④护城河城~。 ⑤姓。 池chí ⒈水塘(多指人工挖的)~塘。~沼。鱼~子。游泳~。 ⒉像池的,周边高中间凹的砚~。乐~。花~。便~。 ⒊护城河城~。城门失火,殃及~鱼。

:乾〈动〉 (俗作乹。形声。从乙,倝声。乙,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本义上出) 同本义 乾,上出也。--《说文》。段注此乾字之本义也。自有文字以后,乃用为卦名,而孔子释之曰健也。健之义生于上出,上出为乾,下注则为湿,故乾与湿相对,俗别其音,古无是也 。” 乾 〈名〉 八卦的首卦;天 达于上者谓之乾。凡上达者莫若气,天为积气,故乾为天。--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乾,天也。--《易·说卦传》 乾,阳物也。--《易·系辞传》 乾刚坤柔。--《易·杂卦传》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 乾qián ⒈八卦之一,代表天。 ⒉见干(乾)。

:恐〈动〉 (形声。从心,巩声。本义严重害怕,惊恐) 同本义 恐,惧也。--《说文》 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荀子·天伦》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 秦王其破璧,乃辞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 赵王恐。 恐栗,为儿恒状。--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舟人大恐。--宋·苏轼《石钟山记》 魏王恐。--《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恐防(担心,提防);恐虑(担心);恐灼(惊恐);恐怯(畏怯、害怕);恐畏(畏惧);恐急(惊慌) 恐吓,使之害怕 恐kǒng ⒈害怕,不安~惧。~怖。惊~。有持无~。唯~干不好。 ⒉威吓,吓唬~吓。以此~他人。 ⒊ ⒋ ①慌张害怕他非常~慌。 ②危机,使人不安粮食~慌。经济~慌。

:蚍〈名〉 蚍蜉,一种大蚂蚁 蚍? 喻微小的力量 蚍蜉 蚍蜉撼大树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昌黎先生集》 亦作蚍蜉撼树” 蚍pí

:蜉 fú 【蜉蝣】昆虫。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翅一对或两对,在水面上飞行,生存期极短,只数小时至七天左右,一般都是朝生暮死(交尾产卵后即死)。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入,内也。--《说文》 他人入室。--《诗·唐风·山有枢》 就不欲入。--《庄子·人间世》 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左传·文公十六年》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又如入门问讳(到别人家里,先需了解人家先祖名讳,以便谈话);入对(进宫回答皇帝的问题);入览(看到);入迁(从外地迁到京城做官);入学(童生考取秀才);入山;入口;入帘( 科举时期,考官进场阅卷 入rù ⒈进,收进,从外面进到里面,跟"出"相对~室。~场。~库。收~。量~为出。 ⒉参加~学。~会。~党。 ⒊合乎,合于~时。~情~理。 ⒋ ⒌ ⒍ 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