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菡萏晚花香未减

"菡萏晚花香未减"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14:46:12


简介: “菡萏晚花香未减”出自宋代陆游的《夏夜》,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àn dàn wǎn huā xiāng wèi jiǎ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出处: 《夏夜》
内容:
六尺筇枝膝上横,中庭岸帻听鼍更。
露零金掌汉宫晓,月度银河秦塞明。
菡萏晚花香未减,梧桐病叶堕无声。
关河又见新秋近,屈指流年一叹惊。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夏夜》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六尺竹枝横在膝上,
坐在中庭,听着鼍声。
露水洒在金色的掌心,
宫殿的晨曦照亮了银河。
莲花晚上依然香气袭人,
梧桐树的病叶无声地飘落。
关河之间,新秋又近了,
我不禁叹息着流逝的岁月。

诗意:
《夏夜》描绘了一个夏夜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对竹枝、鼍声、露水、月光、莲花、梧桐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夏夜的宁静和美丽。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唤起了读者对时间的敏感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夏夜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意更加深远。例如,诗中的"六尺竹枝"、"中庭"、"鼍声"等形象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夏夜的宁静和神秘。同时,诗人通过"露水洒在金色的掌心"、"宫殿的晨曦照亮了银河"等意象,将自然景物与人类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性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性的深刻感慨,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liù chǐ qióng zhī xī shàng héng, zhōng tíng àn zé tīng tuó gèng.
六尺筇枝膝上横,中庭岸帻听鼍更。
lù líng jīn zhǎng hàn gōng xiǎo, yuè dù yín hé qín sāi míng.
露零金掌汉宫晓,月度银河秦塞明。
hàn dàn wǎn huā xiāng wèi jiǎn, wú tóng bìng yè duò wú shēng.
菡萏晚花香未减,梧桐病叶堕无声。
guān hé yòu jiàn xīn qiū jìn, qū zhǐ liú nián yī tàn jīng.
关河又见新秋近,屈指流年一叹惊。
韵脚: 拼音:hàn dàn wǎn huā xiāng wèi jiǎn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九豏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菡 (形声。从苃,函声。菡萏。本义荷花) 同本义 迨至菡萏成花。--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菡萏 菡hàn

:菡萏 (形声。从苃,函声。菡萏。本义荷花) 同本义 迨至菡萏成花。--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菡萏 萏dàn [菡萏]荷花的别称。

:晚 (形声。从日,免声。本义傍晚;黄昏) 同本义 晚,莫也。--《说文》 晚,暮也。--《广韵》 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政急则出蚤,政缓则出晚。--《汉书·李寻传》 晚成单罗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晚泊沙夹。--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一屠晚归。--《聊斋志异·狼三则》 望晚日照城郭。--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晚曦(晚霞);晚夕(傍晚,晚上);晚半天儿(晚夕,晚晌,晚间,晚上);晚钟(傍晚的钟声);晚寒(傍晚的寒气);晚晴;晚饷(晚餐);晚阴(傍晚时的阴霾);晚来(傍晚) 夜晚 晚星没 晚wǎn ⒈日落的时候傍~。从早到~。 ⒉夜间~上。昨~。 ⒊时间靠后,接近终了~稻。~点到达。~年(老年)。~清(清朝末年)。 ⒋后~辈。 ⒌迟来~了。

:花 同本义 草木花的总称 百卉含蘤。--《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杜甫《北征》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买花》 如花洞(茂密的花丛。或指花丛深处);花石纲(运送花石的船队);花朝日(传说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花魂(花的精神、魂魄);花相(芍药的别名。古时品花,群芳中,牡丹品为第一,芍药为第二,故世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花酒(用花酿成的酒);花气(花朵的香气);花经(品论花卉的书);花历(记载群花开落时期的历法);花口(初开的花) 花huā ⒈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鲜~儿。通常由花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等组成,也有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的。有各种形状和颜色,有的有香气,一般花谢后结成果实。 〈引〉供观赏的植物栽~。 ⒉像花那样的火~。浪~儿。钢~儿。雪~飘。葱~。蛋~汤。 ⒊有斑纹的,杂色的~狗。买~布。 ⒋凝不清头昏眼~。 ⒌虚伪的,迷惑人的别耍~招。~言巧语。 ⒍作战时受的伤挂~。 ⒎指棉花弹~。轧~。 ⒏混杂的,不单纯的粗粮和细粮~搭着吃。 ⒐(也作"化")用掉,耗费~时间。莫乱~钱。 ⒑ ⒒ ⒓ ⒔

:香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同本义 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 黍稷靡馨。--《左传·僖公五年》 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诗·大雅·生民》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诗·周颂·载芟》 稻花香里说丰年。--宋·辛弃疾《西江月》 淅玉炊香粳。--韩愈孟郊《城南联句》 泛指好闻的气味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梅花绝句》 又如香鼠(一种皮毛名贵的貂);香醪( 香xiāng ⒈气味好闻,味道鲜美,跟"臭"相对~气。~花。稻谷~。饭菜~。 ⒉指有香味的东西~水。檀~。洗发~波。 ⒊舒适,受欢迎睡得可~。这批货上市~得很。

:未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未,无也。--《小尔雅·广诂》 未由也已。--《论语·子罕》 未之难矣。--《论语·宪问》 吾与郑人未有成也。--《公羊传·隐公六年》 吾未有言之。--《吕氏春秋·开春》 未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孙母未去。--唐·杜甫《石壕吏》 未百步则返。--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将舒未舒。 又如未际(未发迹);未的(未必,不一定);未从(未曾,尚 未wèi ⒈没有,不曾~经许可。闻所~闻。 ⒉不~知。~可厚非。 ⒊在句末〈表〉疑问可以言~(可以说了吗)? ⒋地支第八位。也作次序第八。 ⒌ ⒍

:减 (形声。从水,咸声。本义减少,由全体中去掉一部分) 同本义 减,渻也。--《说文》 减,少也。--《广雅》 减,尽也。--《管子·宙合》 谮始既减。--《韩诗·巧言》。传少也。” 克减侯宣多。--《左传·文公十七年》 太仆减谷食。--《汉书·元帝纪》 为减舆从。--清·张廷玉《明史》 增减要语。--清·方苞《狱中杂记》 今昔而减。--清·洪亮吉《治平篇》 减一分则喜。--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减算(减少税收;减少年寿);减膳(吃素或减少菜肴);减了口里的(减少饮食) 不足;不到;少于 减(減)jiǎn ⒈减少,跟"加"相对。从一定数量中去掉另一数量或去掉一部分~去。五~三为二。~税款。大~价。 ⒉降低,衰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