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Z 罪大初闻收郡印

"罪大初闻收郡印"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8 15:15:52


简介: “罪大初闻收郡印”出自宋代陆游的《蒙恩奉祠桐柏》,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uì dà chū wén shōu jùn yì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出处: 《蒙恩奉祠桐柏》
内容:
少年曾缀紫宸班,晚落危途九折艰。
罪大初闻收郡印,恩宽俄许领家山。
羁鸿但自思烟渚,病骥宁容著帝闲。
回首觚棱渺何处,从今常寄梦魂间。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蒙恩奉祠桐柏》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少年曾缀紫宸班,
晚落危途九折艰。
罪大初闻收郡印,
恩宽俄许领家山。
羁鸿但自思烟渚,
病骥宁容著帝闲。
回首觚棱渺何处,
从今常寄梦魂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陆游对自己经历的反思和感慨。诗人在年少时曾经有过官职,但后来却陷入了困境和艰难之中。然而,他的罪行虽然严重,但初次听闻时却被赦免,收回了官印。他感激地领到了家乡的山川。在远离尘嚣的地方,他的思绪自由地飘荡,病弱的马也能够安享宁静。回首过去,曾经的荣华富贵如今已经渺茫不可及,从此他将常常寄托自己的梦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起伏和命运变迁的思考。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描绘了一个少年曾经辉煌的过去,以及晚年时的颓废和追忆。诗中的"紫宸班"指的是官职,"危途九折艰"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艰辛和困难。"收郡印"表示诗人被免去官职,而"领家山"则表达了回归故乡的喜悦和安宁。

诗人通过"羁鸿"和"病骥"这两个形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自由和宁静。"羁鸿"指的是被羁绊的雁,而"病骥"则象征着病弱的马。这两个形象与"思烟渚"和"著帝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诗人追求自由和宁静的心态。

最后两句"回首觚棱渺何处,从今常寄梦魂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许。"觚棱"指的是古代的酒器,"渺何处"则表示过去的辉煌已经消逝不见。诗人将自己的希望和憧憬寄托在梦境之中,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起伏和命运变迁的思考,以及对自由和宁静的追求。它展示了陆游独特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hào nián céng zhuì zǐ chén bān, wǎn luò wēi tú jiǔ zhé jiān.
少年曾缀紫宸班,晚落危途九折艰。
zuì dà chū wén shōu jùn yìn, ēn kuān é xǔ lǐng jiā shān.
罪大初闻收郡印,恩宽俄许领家山。
jī hóng dàn zì sī yān zhǔ, bìng jì níng róng zhe dì xián.
羁鸿但自思烟渚,病骥宁容著帝闲。
huí shǒu gū léng miǎo hé chǔ, cóng jīn cháng jì mèng hún jiān.
回首觚棱渺何处,从今常寄梦魂间。
韵脚: 拼音:zuì dà chū wén shōu jùn yìn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二震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罪 (会意。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同本义 辠,犯法也。--《说文》。秦以辠似皇字,改用罪。 辜辟戾辠也。经传皆以罪为之。--《尔雅》 畏此罪罟。--《诗·小雅·小明》 君子以赦过宥罪。--《易·解卦象下传》 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王制》 离桓之罪。--《国语·晋语》 或闻无罪。--《史记·陈涉世家》 恶不忍闻,罪不容诛。--《汉书》 治臣之罪。--诸葛亮《出师表》 某知罪矣。--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罪首(罪魁祸首);罪失(罪愆和过 罪(辠)zuì ⒈犯法,犯法的行为~犯。~恶。~大恶极。~行累累。 ⒉刑罚判~。免~。死~。 ⒊过失~过。恕~。 ⒋将罪过归于~己。 ⒌痛苦,苦难遭~。受~。

:大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

:初〈名〉 (会意。从刀,从衣∠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 同本义 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说文》 初,舒也。--《广雅》。按,谓展帛以就裁。 初吉终乱。--《易·既济》 名曰初虑。--《易·书大传》 我生之初。--《诗·王风·兔爰》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论衡·订鬼》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如初岁(年初);初枯(秋季里植物开始枯萎);初头(起初;开头);初化(变化之始);初末(始末) 本原 欲知

:闻 (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同本义 闻,知声也。--《说文》 闻耳之聪也。--《墨子经上》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闻佳人兮召予。--屈原《九歌·湘夫人》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史记·项羽本纪》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后汉书·列女传》 闻屏障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闻声不食(听到动物的叫声就不忍心吃它的肉);闻所不闻(听到从未听过的事情。也说闻所未闻”);闻风响应(听到风声, 闻wén ⒈听耳~目睹。~过则喜。~风而起。 ⒉消息,听说的,听见的新~。奇~。~所未~。 ⒊出名,有名望~人。~名。 ⒋名声丑~。令(好的)~。 ⒌知识见~。博~强志(记)。 ⒍用鼻子嗅~着烟味。~到香味。 闻wèn 1.声誉,名声。 2.通"问"。慰问。 3.通"问"。询问。

:收 (形声。从攴,收声) 同本义 收,捕也。--《说文》 女反收之。--《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收领(捉拿);收系(逮捕下狱);收付(拘捕罪犯,交付办案);收考(拘捕考问);收夷(捕杀);收劾(拘捕弹劾);收案(拘捕案问);收掩(收捕);收执(捉拿);收禁(拘押监禁);收领 (拘禁) 收拾;收取 收,取也。--《广雅》 收以奔褒。--《国语·郑语》。注取也。” 勤 收(収)shōu ⒈接到,接受,接纳~到。~留。~入。~款。~容。接~。招~。征~。不~礼。 ⒉聚集,合拢~集。~拢。~罗。~网。创伤~口了。 ⒊割取成熟的农作物~割。麦~。秋~冬藏。〈喻〉成果~获。~成。 ⒋藏,放置妥当~藏。把东西~好。 ⒌招回,取回~回。~取。~兵。~复。 ⒍结束,停止~工。~尾。~场。 ⒎约束,减弱或消失~心。~敛笑容。 ⒏逮捕,拘押~捕。~监。 ⒐ ⒑ ①整理,整顿。 ②整治,惩罚。 ③消灭,杀死。 ⒒ ①物体由大变小或由长变短。 ②紧缩。 ⒓ ①吸收任用(人员)。 ②边收听边记录或录音。 ③汇编集子所采用的诗文等。

:郡 (形声。从邑,君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代的行政区域) 同本义 郡,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春秋传曰,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是也。至秦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其县。--《说文》。朱骏声曰汉又增四十六郡,二十一国,凡 郡国一百有三,古者县大郡小,秦以后郡大县小。 及郡下。--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谪守巴陵郡。--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从郡城就童子试归。--清·周容《芋老人传》 自郡城走数十里。 又如郡属(郡守的属员);郡廨(郡府);郡朝(郡署的厅事。亦指郡守);郡章(郡太守 郡jùn〈古〉行政区域。秦朝以前比县小。自秦朝起比县大,秦朝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

:印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同本义 印,执政所持信也。--《说文》 玺者,印也。印者,信也。--蔡邕《独断》 印,验也。--《苍颉篇》 玺谓之印。--《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 每字为一印。--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布字印。 每一字皆有数印。 其印自落。 又如印务(有关印章管理和收发文书的工作;也指官印和职务);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印佩(官印);印牌(将印或令 印yìn ⒈图章,戳记~章。校~。盖~。~把子(也〈喻〉政权)。 ⒉痕迹手指~儿。留下烙~。 ⒊彼此符合,互相证明心心相~。~证。 ⒋将文字或图画等留在纸上或器物上~教科书。~报。~刊物。~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