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C 尝读高士传

"尝读高士传"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23:38:57


简介: “尝读高士传”出自唐代孟浩然的《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旧游①》,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áng dú gāo shì chuá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出处: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旧游①》
内容: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徵君。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余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孟浩然
诗人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翻译: ① 旧:一作“耆”。汉南园:即诗人祖居,亦称涧南园。
② 高士传:晋皇甫谧曾撰《高士传》,但其中无陶渊明。或以为唐本与今本不同,或此“高士传为一般泛称。
③ 耽:一作“睹”。
④ 丘壑:代指隐士所居。上国:又作“十上”。
⑤ 当:又作“冒”。
⑥ 同:一作“朝”。颍阳真:许由的淳真。
读音: cháng dú gāo shì chuán, zuì jiā táo zhēng jūn.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徵君。

rì dān tián yuán qù, zì wèi xī huáng rén.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yú fù hé wéi zhě, xī xī tú wèn jīn.
余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zhōng nián fèi qiū hè, shàng guó lǚ fēng chén.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zhōng yù shì míng zhǔ, xiào sī shì lǎo qīn.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guī lái dāng yán xià, gēng jià bù jí chūn.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shàn zhěn běi chuāng xià, cǎi zhī nán jiàn bīn.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yīn shēng xiè tóng liè, wú mù yǐng yáng zhēn.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韵脚: 拼音:cháng dú gāo shì chuán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尝 (形声。从旨,尚声。旨”,滋味美。本义辨别滋味,品尝) 同本义 天子乃以雏尝黍。--《礼记·月令》 臣先尝之。--《礼记·曲礼》 不敢尝。--《论语》 百鬼迪尝。--《汉书·礼乐志》 尝其旨否。--《诗·小雅·甫田》 又如尝酒;尝食(试辨食物的味道);尝酎(祭祀的时候,尝一尝新酒的滋味) 尝试 尝,试也。--《小尔雅》 诸侯方睦于晋,臣请尝人,若何?--《左传·襄公十八年》 又如尝巧(试验其技巧);尝汤戏(正戏前加演的短戏) 经历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左传· 尝 cháng ①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鲜。 ②曾经未~、何~。 【尝新】吃应时的新鲜蔬菜、水果等。 尝(噇)cháng ⒈辨别滋味~味。品~。卧薪~胆。〈喻〉经历险阻艰难,备~之矣(备全都)。 ⒉试,试一试~试。 ⒊曾经何~?

:读 (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 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 读,诵书也。--《说文》 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公羊传·定公元年》 读其书。--《孟子》 相随观读,讽述以谈。--《论衡·谈天》 又如读法(诵读法令);读祝(祭祀时宣读祈祷文);读鞫(审判时,宣读起诉理由) 阅读 好读书,不求甚解。--晋·陶潜《五柳先生传》 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邯郸淳《笑林》 又如读报;默读(不出声地读书);朗读;读律(学习法律);读画(用心鉴赏绘画的意境, 读 dòu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时,完整的长句或小段的停顿称为句,句中的小停顿称为读。又见dú。 读 dú ①照着文字念。 ②阅读;看书或文章。 ②上学~大学。又见dòu。 【读后感】一种文体。读书看报之后,把心得、感受、看法等写成文章或笔记。 【读卖新闻】日本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1874年创刊。面向大众,注重社会新闻和体育新闻。每天早刊24版,晚刊12版。 【读秒】 ①围棋、象棋等体育比赛规则。对局者自由支配时间已用到事先规定的保留时限后始由裁判员报时。 ②比喻非常紧张繁忙的状态或阶段亚运工程已进入~阶段。 【读破】同一个字形因意思不同而有两个或几个读音时,不照习惯上最通常的读音来读。如称职的称不读chēng,而读chèn,禁不住的禁不读jìn,而读jīn。 【读数据语句】〈计〉basic语言语句之一。它向运行中的程序的某些变量提供数据。date语句设置数据表,由read语句提取数据,每提取一个数据时,指向下一个将要提取的 数据位置。 【读友】〈港台〉读者。

:高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同本义 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说文》 巽为高。--《易·说卦》传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劝学》 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战国策·魏策》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公孙丑下》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高平( 高gāo ⒈跟"低"相对 ①由下至上距离大的,离地面远的~山。~原。~楼。~空。 ②等级在上的~等。~级。 ③超过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温。~速。~质量。 ④声音大,响亮~声喊。~歌一曲。 ⒉品德才能优秀的~尚。~手。~明。崇~。 ⒊敬词有何~见?请问~寿? ⒋大,兴奋热烈情绪~。志气~。兴~采烈。 ⒌ ①指程度、优劣、深浅、轻重等未知~低。 ②到底,终究~低合适了。 ③无论如何不管~低,一定要做好。 ⒍

:士〈名〉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同本义 士,事也。--《说文》 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白虎通·爵》 学以居位曰士。--《汉书·食货志》 以才智用者谓之士。--《后汉书·仲长统传》 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周书》 是以为大夫卿士。--《书·牧誓》 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礼记·曲礼》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马伶传》 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唐·韩 士shì ⒈〈古〉指男子,特指未婚男子以谷我~女(谷养活)。 ⒉我国商、周时代贵族的最低一级,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 ⒊指读书人学~。硕~。~农工商。 ⒋军衔名。在尉级以下上~。中~。又泛指军人战~。激励~气。 ⒌具有某种专业技术或某种品质的人护~。技~。院~。以(因)才智用者谓之~。 ⒍对人的美称人~。壮~。烈~。

:传〈动〉 chuan 传递;传送 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传家(传于后代子弟);传衣(继承衣钵);传首(传送首级);传运(传递运输);传演(传递演变) 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又如传度(传授);传派(传授的流派);传旨(传授意旨);传书(传授书籍) 让位;传代 不传于贤而传于子。--《孟子》 又如传位(传授帝王权位);传政(传授政权) 留传 功如丘山,名传后时。--《盐铁论·非鞅》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