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泚笔书三异

"泚笔书三异"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06:05:37


简介: “泚笔书三异”出自宋代李流谦的《李允成次彦博韵见示仍用韵答之三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ǐ bǐ shū sān y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出处: 《李允成次彦博韵见示仍用韵答之三首》
内容:
挽眉聊卓鲁,高步故夔龙。
倦翮閒霜鹗,苍棱老涧松。
只应安小试,正自耻先容。
泚笔书三异,他山玉可攻。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李流谦
诗人介绍: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翻译:

《李允成次彦博韵见示仍用韵答之三首》是李流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眉聊卓鲁,
高步故夔龙。
倦翮閒霜鹗,
苍棱老涧松。

这首诗词以写景的方式展示了一幅自然山水的景观。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充满了山水之间的情趣和禅意。

在第一句中,"挽眉聊卓鲁"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叹之情。挽眉意味着仰望,聊卓鲁则表示欣赏的心情。诗人仿佛在高山之巅,欣赏着壮丽的景色。

第二句"高步故夔龙",夔龙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着帝王的威严和尊贵。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行走在高山之上,把自己比喻为夔龙,表达了对自身高尚品质的自豪和自信。

第三句"倦翮閒霜鹗",描述了一只疲倦的雄鹰在清晨的寒霜中静静地休息。倦翮表示疲倦的羽翼,閒霜则暗示了清晨的寒冷。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展示了大自然的宁静和雄鹰的威武。

最后一句"苍棱老涧松",描述了一棵苍老的松树生长在峡谷之间。苍棱表示树干的苍老,老涧松则表达了岁月的沧桑感。这句诗意味着大自然的磅礴和树木的坚韧。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意境的画面,引发读者对自然、人生和艺术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wǎn méi liáo zhuō lǔ, gāo bù gù kuí lóng.
挽眉聊卓鲁,高步故夔龙。
juàn hé xián shuāng è, cāng léng lǎo jiàn sōng.
倦翮閒霜鹗,苍棱老涧松。
zhǐ yīng ān xiǎo shì, zhèng zì chǐ xiān róng.
只应安小试,正自耻先容。
cǐ bǐ shū sān yì, tā shān yù kě gōng.
泚笔书三异,他山玉可攻。
韵脚: 拼音:cǐ bǐ shū sān yì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泚 (形声。从水,此声。本义清澈的样子) 同本义 泚,清也。--《说文》 又如清泚(清澈) 通玼”。鲜明的样子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诗·邶风·新台》 术假金洞光,景逾瑶台泚。--宋·赵汝谈《翠蛟亭和巩栗斋韵》 泚 冒汗 其颡有颡。--《孟子》 又如泚泚(汗出貌);泚颊(汗流脸颊);泚颜(犹汗颜) 用笔蘸墨 泚cǐ 1.鲜明貌。 2.冒汗;汗出貌。 3.清澈。 4.指清水。 5.渍,蘸。 6.指涂抹。 7.方言。指因风的作用而水分蒸发。 泚zǐ 1.古水名。

:笔 (会意。从竹,从聿。聿”),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 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同本义 筽,秦谓之筽。从聿从竹。--《说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为之,加竹。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 不能竟书而搁笔。--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 笔 bǐ ①写字画图的用具钢~、蜡~、粉~。 ②(写字、画画、作文等的)笔法运~得当。 ③用笔写出代~。 ④笔画二字有两~。 ⑤量词一~帐、一~好字。 【笔触】书画、文学作品等的笔法,格调锋利的~。 【笔调】文章风格~清新。 【笔端】写作、写字、绘画时的运笔以及所表现的意境奇光异景尽收~。 【笔法】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这篇小说的~很新颖。 【笔锋】 ①笔尖。 ②书画的笔势;文章的气势。 【笔供】用笔写出来的供词。与口供相对。 【笔画笔顺检字法】汉字字典查阅检索方法之一。要求根据笔画的多少和笔顺的先后来查检。 【笔记文】文体的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 【笔力】写字、画画或做文章所表现出的功力~刚劲。 【笔路】 ①笔法。 ②写作的思路这篇文章~奇特。 【笔势】 ①写字、画画用笔的风格。 ②文章的气势。 【笔削】古时在竹简、木简上写字,要删改得用刀刮去,称削◇来用做请人修改文章的敬辞。笔记录。削删改。 【笔意】书画或诗文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意境。写字、绘画时运笔的精心构思以及所表现的风格、功力。也指诗文的意境。 【笔札】札是古时写字用的小木片,后来用笔札指纸笔,又转指写的文章。 【笔战】用文章来进行辩论,打官司,与舌战相对。 【笔者】某篇文章或某书的作者(多为作者的自称)。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 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書,著也。--《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 五曰六书。--《周礼·保氏》 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易之以书契。--《易·系辞》 书者,以笔画记之辞。--《尚书序》疏 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 书(書)shū ⒈写,记载~写。奋笔疾~。大~特~。 ⒉文字读其~。读~破万卷。 ⒊信家~。来~已收。 ⒋文件证~。决心~。倡议~。 ⒌装订成册的著作~籍。著~立说。 ⒍字体楷~。行~。草~。 ⒎《尚书》的简称。 ⒏称某些曲艺说~。鼓~。 ⒐ ①汉字的书写法则。 ②汉字的书写艺术,也省称"书"~画展览。 ⒑ ⒒ ⒓

:三〈数〉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 三sān ⒈数目字~个。~人行必有我师。 ⒉多次再~叮嘱。~番五次。~思而行。~令五申。~复斯言。 ⒊[三甲]〈古〉"殿试"中榜者(进士)的三个等级。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的中榜者,分为三等即"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 出身"。每甲各取有若干名,统称进士。元、明、清,殿试的中榜者,一甲只取有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有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三sàn 1.多次;再三。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从畀。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异,怪也。--《玉篇》 异,奇也。--《广韵》 何以异哉。--《列子·杨朱》 异乎交益之士。--左思《魏都赋》 妇人异甚。--《战国策·赵策》 产异蛇。--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觉无异能。--唐·柳宗元《三戒》 父异焉。--宋·王安石《伤仲永》 又如异疾(奇怪的病症);异形(怪异或奇特的形状) 不同 礼者为异。--《礼记·乐记》。注谓别贵贱也。” 事为异别。--《礼 异(異)yì ⒈不同,不同的~乎寻常。同工~曲。 ⒉别的,另外的~地。~军突起。 ⒊分开~居。离~。 ⒋特殊的~味。优~。 ⒌惊奇,奇怪惊~。诧~。~想天开。 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