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D 掇取仙山入京洛

"掇取仙山入京洛"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20:20:40


简介: “掇取仙山入京洛”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木犀初发呈张功父又和六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uō qǔ xiān shān rù jīng luò,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出处: 《木犀初发呈张功父又和六首》
内容:
诗人家在木犀林,万顷湖光一径深。
夹路两行森翠盖,西风半夜散麸金。
邀宾把酒香浮玉,擘水庖霜脍落砧。
掇取仙山入京洛,不妨冷眼看升沉。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杨万里
诗人介绍: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翻译:

《木犀初发呈张功父又和六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家中的木犀林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沉浮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木犀初发呈张功父又和六首
诗人家在木犀林,
万顷湖光一径深。
夹路两行森翠盖,
西风半夜散麸金。
邀宾把酒香浮玉,
擘水庖霜脍落砧。
掇取仙山入京洛,
不妨冷眼看升沉。

这首诗的诗意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美的赞美:诗人以家中的木犀林为背景,描绘了湖光和绿树交相辉映的美景。他用“夹路两行森翠盖”来形容树木的茂密,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机。

2. 人生沉浮的思考:诗中提到“西风半夜散麸金”,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西风吹散了金黄的麸粉,象征着人生中的荣华富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这句诗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沉浮的冷静态度。

3. 对友情和宴会的描绘:诗中提到“邀宾把酒香浮玉”,描绘了诗人邀请朋友共饮美酒的场景。这里的“香浮玉”形容酒的香气,给人以愉悦和享受的感觉。同时,诗人还提到了“擘水庖霜脍落砧”,形容了美食的制作过程,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和欢乐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美景和思考人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沉浮的感悟。同时,诗中还展现了友情和宴会的欢乐场景,给人以愉悦和享受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hī rén jiā zài mù xī lín, wàn qǐng hú guāng yī jìng shēn.
诗人家在木犀林,万顷湖光一径深。
jiā lù liǎng xíng sēn cuì gài, xī fēng bàn yè sàn fū jīn.
夹路两行森翠盖,西风半夜散麸金。
yāo bīn bǎ jiǔ xiāng fú yù, bāi shuǐ páo shuāng kuài luò zhēn.
邀宾把酒香浮玉,擘水庖霜脍落砧。
duō qǔ xiān shān rù jīng luò, bù fáng lěng yǎn kàn shēng chén.
掇取仙山入京洛,不妨冷眼看升沉。
韵脚: 拼音:duō qǔ xiān shān rù jīng luò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掇 (形声。本义拾取) 同本义 掇,拾取也。--《说文》 患至掇也。--《易·讼》 承蜩犹掇之也。--《庄子·达生》 览取挢掇。--《淮南子·要略》 成益惊喜,掇置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掇撷(采摘,拾取);掇桂(折桂);掇蜂(喻离间骨肉) 挪;搬取 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告了门。--《水浒传》 又如掇盆;掇床 选取 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宋·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于世事者著于传云。--《汉书·贾谊传》 又如掇采(选取 掇 duō拾取。 掇duó 1.拾取。 2.指折取;搬取。 3.惹;招致。 4.选取。 5.考取。 6.侵掠,掠夺。 7.踏。 8.挖;撬。 9.掉转。 10.耸动。 11.怂恿;哄骗。参见"掇赚"。 12.打发;催逼。参见"掇送"。 13.通"缀"。连结。 14.通"剟"。削,除去。 15.通"辍"。停止。 16.用同"惙"。疲乏。参见"掇掇"。 17.量词。犹撮。 掇zhuō 1.短。

:取〈动〉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 耳) 同本义 取,捕取也。--《说文》 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周礼》 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取吴元济。--《资治通鉴·唐纪》 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宋·苏轼《阳关词》 拿 取数斗归。--三国魏·邯郸 取qǔ ⒈拿,得到~书。~款。~得成绩。 ⒉采用,选用,接受~材。录~。去粗~精。~长补短。 ⒊寻求~乐。求~。~笑(开玩笑)。 ⒋攻克,强夺~城。夺~。 ⒌按一定的根据或条件做~齐。~决。 ⒍〈古〉通"娶"。 ⒎ ⒏ ⒐ ⒑ 取qū 1.通"趋"。趋向。 2.通"趋"。疾走。 3.距离;相隔。 4.见"取虑"。

:仙 (会意。本作僲”。右边的意思是人爬到高处取鸟巢,加上人”旁,表示人升高成仙。隶书作仙”,表示仙人多住在高处。本义仙人) 同本义 僲,长生迁去也。--《说文》 求僲人羡门之属。--《汉书·郊祀志》 仙圣为之臣。--《列子·黄帝》。注仙寿考之迹。” 神仙,古代神话和宗教中指修炼得道长生不死的人,或指能达到至高神界的人物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仙之人兮。--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如听仙乐。--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仙及鸡犬。--《聊斋志异 仙(僲)xiān ⒈仙人。神话或宗教中称所谓"具有种种神通,可以长生不老之人"~女。大~。神~都想下凡尘(凡尘人世间)。[仙山]所谓"仙人居住的山"。 ⒉轻松,自在行迟更觉~。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入,内也。--《说文》 他人入室。--《诗·唐风·山有枢》 就不欲入。--《庄子·人间世》 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左传·文公十六年》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又如入门问讳(到别人家里,先需了解人家先祖名讳,以便谈话);入对(进宫回答皇帝的问题);入览(看到);入迁(从外地迁到京城做官);入学(童生考取秀才);入山;入口;入帘( 科举时期,考官进场阅卷 入rù ⒈进,收进,从外面进到里面,跟"出"相对~室。~场。~库。收~。量~为出。 ⒉参加~学。~会。~党。 ⒊合乎,合于~时。~情~理。 ⒋ ⒌ ⒍ ⒎

:京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同本义 京,人所为绝京丘也。--《说文》 辨京陵。--《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筑重京。--《淮南子·览冥》 为京邱若山陵。--《吕氏春秋·禁塞》 乃觏于京。--《诗·大雅·公刘》 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三国志·公孙瓒传》 又如筑京(堆土为小山);京丘(为战死的人所筑的坟墓。即京观);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京冢(京观)。泛指高大的山丘 mourtian] 望楚与堂,景山 京jīng ⒈国都,首都~城。 ⒉特指我国的首都北京~剧。~九(北京、九龙)铁路。 ⒊大莫之与~(没有比他更大的)。 ⒋数目字。〈古〉指一千万。另说十亿为兆,十兆为~。 ⒌ ①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②越南的主要民族。 ⒍

:洛〈名〉 (形声。从水,各声。本义水名。指洛水) 同本义 洛,洛水,出左冯翊归德北夷界中,东南入渭。--《说文》 北洛河。发源于陕西省定边县,东南流经志丹、洛川、蒲城等县 洛河发源于陕西省雒南县华山东麓。本作雒”。如洛神(洛水女神洛嫔);洛浦(洛水之滨。传说这里是洛神出没处) 洛阳的简称 洛luò ⒈洛河,在陕西省。 ⒉洛水〈古〉作"雒"。源出陕西省洛南,向东流经河南省入黄河。 ⒊洛阳市,在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