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H 蝗螽虽微物

"蝗螽虽微物"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4-28 07:02:15


简介: “蝗螽虽微物”出自明代朱瞻基的《捕蝗诗示尚书郭敦》,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uáng zhōng suī wēi wù,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出处: 《捕蝗诗示尚书郭敦》
内容:
蝗螽虽微物,为患良不细。
其生实蕃滋,殄灭端匪易。
方秋禾黍成,芃芃各生遂。
所欣岁将登,奄忽蝗已至。
害苗及根节,而况叶与穗。
伤哉陇亩植,民命之所系。
一旦尽于斯,何以卒年岁。
上帝仁下民,讵非人所致。
修省弗敢怠,民患可坐视?去螟古有诗,捕蝗亦有使。
除患与养患,昔人论已备。
拯民于水火,勖哉勿玩愒。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朱瞻基
诗人介绍: 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即明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在位期间文有“三杨”、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宣德十年(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翻译:

《捕蝗诗示尚书郭敦》是明代皇帝朱瞻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捕蝗诗示尚书郭敦

蝗螽虽微物,为患良不细。
Though locusts are small creatures, their harm is not insignificant.

其生实蕃滋,殄灭端匪易。
They breed and multiply rapidly, making it difficult to eradicate them completely.

方秋禾黍成,芃芃各生遂。
Just as the autumn grains and crops are maturing, flourishing and growing to their fullness.

所欣岁将登,奄忽蝗已至。
We rejoice as the harvest season approaches, but suddenly the locusts have arrived.

害苗及根节,而况叶与穗。
They damage the seedlings, roots, leaves, and ears of grain.

伤哉陇亩植,民命之所系。
The crops in the fields are harmed, and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is at stake.

一旦尽于斯,何以卒年岁。
If everything is destroyed in an instant, how can we survive the passing years?

上帝仁下民,讵非人所致。
Heaven is benevolent, and the people are its subjects. How can we not take responsibility?

修省弗敢怠,民患可坐视?
We must not neglect our duties of governance. Can we sit idly by while the people suffer?

去螟古有诗,捕蝗亦有使。
There have been poems written about getting rid of pests in ancient times, and there are methods to capture locusts.

除患与养患,昔人论已备。
The ancient scholars have already discussed the ways to eliminate these disasters and how to prevent them.

拯民于水火,勖哉勿玩愒。
To save the people from water and fire calamities, let us not hesitate and take immediate action.

诗词的中心思想是朱瞻基对蝗灾的关切和对人民疾苦的体察。他描述了蝗虫的繁殖和破坏力,强调了蝗灾给农民带来的严重影响。诗人呼吁政府官员勿忽视修治国家、保护民众的责任,同时提到了古人对于灭蝗的经验和方法,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以保护人民的利益。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蝗灾的深切担忧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它提醒了读者关注农民的困境和政府的职责,同时展现了朱瞻基作为君主的关怀和责任感。整体上,这首诗词在明代社会背景下,以农民与灾害为主题,呼吁政府关注民生,充分展现了朱瞻基的治国思想和为政理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huáng zhōng suī wēi wù, wéi huàn liáng bù xì.
蝗螽虽微物,为患良不细。
qí shēng shí fān zī, tiǎn miè duān fěi yì.
其生实蕃滋,殄灭端匪易。
fāng qiū hé shǔ chéng, péng péng gè shēng suì.
方秋禾黍成,芃芃各生遂。
suǒ xīn suì jiāng dēng, yǎn hū huáng yǐ zhì.
所欣岁将登,奄忽蝗已至。
hài miáo jí gēn jié, ér kuàng yè yǔ suì.
害苗及根节,而况叶与穗。
shāng zāi lǒng mǔ zhí, mín mìng zhī suǒ xì.
伤哉陇亩植,民命之所系。
yī dàn jǐn yú sī, hé yǐ zú nián suì.
一旦尽于斯,何以卒年岁。
shàng dì rén xià mín, jù fēi rén suǒ zhì.
上帝仁下民,讵非人所致。
xiū shěng fú gǎn dài, mín huàn kě zuò shì? qù míng gǔ yǒu shī, bǔ huáng yì yǒu shǐ.
修省弗敢怠,民患可坐视?去螟古有诗,捕蝗亦有使。
chú huàn yǔ yǎng huàn, xī rén lùn yǐ bèi.
除患与养患,昔人论已备。
zhěng mín yú shuǐ huǒ, xù zāi wù wán kài.
拯民于水火,勖哉勿玩愒。
韵脚: 拼音:huáng zhōng suī wēi wù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五物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蝗 蝗虫 蝗,螽也。从虫,皇声。--说文》 蝗螟农夫得而杀之。--《吕氏春秋》 又如蝗螟(蝗与螟。庄稼的两种害虫);蝗螽(即蝗虫) 蝗灾。蝗虫造成的灾荒 蝗huáng蝗虫,又叫"蚂蚱"。种类很多,通常指飞~,常成群飞翔,吃稻、麦、玉米等农作物,桅很大防治~虫。消灭~虫。

:螽 虫名。蝗类的总名 螽斯 螽zhōng

:虽 (形声。从虫,唯声。古读。本义虫,似蜥蜴而大)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战国策·燕策》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虽故(虽然);他虽身负重伤,但坚决不下火线 即使…也;纵使 虽人有百口,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先王之法,经手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仅,只 虽有明君,能决之,又能塞之。--《管子》 原本,本 你那里休夸口,你虽是一人为害, 虽(雖)suī ⒈连词。即使,纵然~然。麻雀~小,肝胆俱全。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犹生。会议~短,但可解决问题。 ⒉只,仅有~有。 虽wèi 1.兽名。

:微〈动〉 (会意。从彳。本义隐秘地行走) 同本义 微,隐行也。--《说文》 崔杼微逆光。--《左传·襄公十九年》 又如微行(便装出行,不想让人知其尊贵的身分) 藏匿,隐蔽 其徒微之。--《左传·哀公十六年》 微而臧。--《礼记·学记》 又如微没(隐没);微奸(隐藏的邪恶);微阵(隐蔽的兵力);微情(隐藏而不显露的感情);微意(隐藏之意);微道(隐蔽或偏僻的小路) 伺察,侦察 衰微,衰落 固以微矣。--宋·苏轼《教战守》 又如微缺(衰败残缺);微灭(衰败灭绝) 无,没 微wēi ⒈细,小~细。~生物。~乎其~。 ⒉少,稍稍~笑。稍~。~有所闻。 ⒊低下,衰落卑~。衰~。 ⒋精深,奥妙精~。~妙。 ⒌隐蔽,藏匿~行。~服出访。 ⒍跟"单位量"连用时,〈表〉该量的百万分之一~米(百万分之一米)。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说文》 物以群分。--《礼记·乐记》 四时之散精为物。--《淮南子·天文》 物也者,大共名也。--《荀子·正名》 九曰物贡。--《周礼·太宰》 又如物品(各种财货、物件);物母(万物的本源);物曲(物的性能);物如(事物的本源);物序(事物的规律);物祖(万物之祖);物际(事物的界限);物恺(愿各物安乐);物灵(万物之 灵);物用(百物器用) 物件,东西 庞然大物。--唐·柳宗元《三 物wù ⒈东西~品。矿~。爱护公~。 ⒉我以外的人(多指众人)恐遭~议。待人接~。 ⒊内容,实质言之有~。空洞无~。 ⒋ ⒌ ⒍ ⒎ ①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世界~质不灭。 ②指供穿、吃、住、用等的东西~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