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羝羊竟触藩

"羝羊竟触藩"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18:27:36


简介: “羝羊竟触藩”出自宋代文天祥的《铁错》,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ī yáng jìng chù fā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出处: 《铁错》
内容:
貔貅十万众,日夜望南辕。
老马翻迷路,羝羊竟触藩
武夫伤铁错,达士笑金昏。
单骑见回纥,汾阳岂易言。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文天祥
诗人介绍: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翻译:

《铁错》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战乱时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壮举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貔貅十万众,日夜望南辕。
老马翻迷路,羝羊竟触藩。
武夫伤铁错,达士笑金昏。
单骑见回纥,汾阳岂易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景象。诗中提到的"貔貅"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勇猛和力量。"十万众"表示众多的士兵,他们日夜望着南方的边界,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诗中还描绘了老马迷路、羝羊触藩的情景,这些细节展示了战乱时期的混乱和困境。"武夫伤铁错"表达了战士们在战斗中受伤的悲惨遭遇,而"达士笑金昏"则暗示了那些有智慧的人对于权力腐败的嘲笑。

最后两句"单骑见回纥,汾阳岂易言"则描绘了一个英雄孤身一人面对敌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英雄壮举的赞美。"回纥"是指北方的游牧民族,"汾阳"则是指一个地名,这两句诗意呼应,表达了英雄事迹的伟大和难以言传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战乱时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壮举的赞美。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诗词更加生动有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pí xiū shí wàn zhòng, rì yè wàng nán yuán.
貔貅十万众,日夜望南辕。
lǎo mǎ fān mí lù, dī yáng jìng chù fān.
老马翻迷路,羝羊竟触藩。
wǔ fū shāng tiě cuò, dá shì xiào jīn hūn.
武夫伤铁错,达士笑金昏。
dān qí jiàn huí hé, fén yáng qǐ yì yán.
单骑见回纥,汾阳岂易言。
韵脚: 拼音:dī yáng jìng chù fān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羝 公羊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 羝羊(公羊);羝单(以公羊皮缝制的床单);羝乳(公羊产乳。指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三岁的白色公羊 羝羊触藩 自实走得一个不耐烦,正所谓羝羊触藩,进退两难。--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羝 dī公羊。

:羊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羊头形。羊”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一种哺乳动物) 同本义 羊,羊兽也。--《说文》。孔子曰半羊之字以形举也。” 羊曰柔毛。--《礼记·曲礼》 羊曰少牢。--《大戴礼记·少牢》 食麦与羊。--《礼记·月令》 兑为羊。--《易·说卦》 杖汉节牧羊。--《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羊群里跑出骆驼来(喻指平常的人忽然变成了出类拔萃的人物了);羊群蚁阵(形容众多而聚集);羊酒花红(丰厚的赏赐和显赫的荣耀);羊车过市(比喻男子才美绝伦。 羊yáng ⒈哺乳动物,反刍类。雄的有角,某些雌的也有角。有山~、绵~、黄~、羚~等多种。肉和乳供食用,毛供纺织,皮可制革,毛皮可做衣服等。羚羊角是贵重的药材。 ⒉〈古〉同"祥"。

:竟 (会意。从音,从人。本义奏乐完毕) 同本义 竟,乐曲尽为竟。--《说文》 凡乐成则告备。--《周礼》『·郑玄注成,谓所奏一竟。” 泛指结束,完毕 竟,终也。--《玉篇》 竟,穷也。--《广雅》 谮始竟背。--《诗·大雅·瞻卬》。笺犹终也。” 振于无竟。--《庄子·齐物论》 秦王竟酒。--《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语竟。--唐·李朝威《柳毅传》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竟学(学完,学到底);未竟之业;事竟 追究 竟jìng ⒈完毕,终了看书既~(既已经)。未~的事业。〈引〉终于,到底,终究毕~获胜。有志~成。究~有什么用? ⒉整,从头至尾~天。~世。 ⒊居然,〈表〉未料想到~然。~会。~敢。

:触〈动〉 (形声。从角,蜀声。本义以角撞物) 用角抵人或物 触,牴也。--《说文》 兽穷则触。--《新序杂事》 触槐而死。--《左传》 羝羊触藩。--《易·大壮》 又如触藩(以角触撞藩篱);触藩羝羊(公羊抵触藩篱,角被挂,无法摆脱很焦急) 撞,碰 手之所触。--《庄子·养生主》 又如触损(伤害);触抵(抵触顶撞);触搏(撞击) 接触 遇到;遭受 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触受(触及,遭受);触值(遭遇); 触 chù ①接触;碰~电、一~即发。 ②触动;感动;感~、忽有所~。 【触机】触动灵机不假思索~即发。 【触角】〈生〉通常指动物头部细长的感觉器官。在节肢动物中由附肢变成。具触觉、嗅觉功能。有的种类还具其他多种功能。 【触景生情】为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产生某种情感。 【触觉】〈生〉机械刺激引起的皮肤感觉。狭义指刺激轻轻接触皮肤所引起的肤觉。广义还包括压觉和振动觉。盲聋哑人的触觉多有高度的发展,以补偿听觉和视觉缺陷。 【触类旁通】掌握某种知识或规律后,推知相关的知识或规律。旁通互相贯通。 【触目惊心】见【怵目惊心】。 【触目伤怀】看到某种事物而引起内心伤感。 【触手】〈生〉无脊椎动物头部细长柔韧的突起物。主要作触觉和卷攫用,间或也有呼吸、运动、支持身体等功能。水螅、沙蚕、海参等都具触手。 触(觸)chù ⒈抵,用角顶撞有角者~。 ⒉碰撞,碰着~动。~礁。~电。接~。~目惊心。 ⒊冒犯~犯。~怒。 ⒋

:藩〈名〉 (形声。从苃,潘声。本义篱笆) 同本义 藩,屏也。--《说文》 藩,篱也。--《广雅·释室》 羝羊触藩。--《易·大壮卦》 吴人藩卫侯之舍。--《左传·哀公十二年》 而青蝇点素,同兹在藩。--《后汉书·杨震传》 又如藩屏(藩篱屏障);藩柴(篱笆);藩架(篱芭);藩落(篱落,篱芭) 屏障 国有故,则藩塞阻路,而止行者。--《周礼·夏官》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贾谊《过秦论》 王侯的封国 藩fān ⒈篱笆~篱。〈引〉屏障屏~。 ⒉遮盖~饰。 ⒊封建王朝分给诸侯王的封国。也用于称属国、属地~国。~属。 藩fán 1.草名。 2.用同"蕃"。生育,繁殖。参见"藩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