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F 俯仰即秋初

"俯仰即秋初"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14:01:35


简介: “俯仰即秋初”出自宋代陆游的《夏日》,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ǔ yǎng jí qiū ch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出处: 《夏日》
内容:
例谢门前客,深藏箧里书。
衣穿但重补,饭足不求余。
山溜鸣庭际,藤阴接屋除。
何劳厌三伏,俯仰即秋初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诗词:《夏日》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夏日炎炎,陆游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感悟。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例谢门前客,
深藏箧里书。
衣穿但重补,
饭足不求余。
山溜鸣庭际,
藤阴接屋除。
何劳厌三伏,
俯仰即秋初。

诗意:
这首诗以夏日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的日常生活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传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赏析:
首先,诗的开头写道“例谢门前客,深藏箧里书。”作者以客人光临自己家门为例,表达了他对客人的感激之情。他将珍藏的书籍深藏在箱子里,显示出他对知识的珍惜和尊重。

接着,诗中提到“衣穿但重补,饭足不求余。”这表明作者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并不高。他愿意修补旧衣服以延长使用寿命,而对于饮食,只要能吃饱就满足了,不追求过多的享受。

诗中还描绘了山溜鸣叫的景象,“山溜鸣庭际”,以及藤蔓遮挡阳光的情景,“藤阴接屋除”。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给人一种宁静和凉爽的感觉,与炎热的夏季形成对比,也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环境的向往。

最后两句“何劳厌三伏,俯仰即秋初。”表达了作者的豁达心态和对时间的理解。他并不嫌弃夏季的高温,无论是仰望还是俯身,他都感受到了深秋的气息。这种心境的转换显示出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同时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悟。这种平和宁静的心境,给人以深思和启示,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美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lì xiè mén qián kè, shēn cáng qiè lǐ shū.
例谢门前客,深藏箧里书。
yī chuān dàn zhòng bǔ, fàn zú bù qiú yú.
衣穿但重补,饭足不求余。
shān liū míng tíng jì, téng yīn jiē wū chú.
山溜鸣庭际,藤阴接屋除。
hé láo yàn sān fú, fǔ yǎng jí qiū chū.
何劳厌三伏,俯仰即秋初。
韵脚: 拼音:fǔ yǎng jí qiū chū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六鱼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俯 (会意。从页,表示与头有关,从逃省。取低头逃跑意。现在简化为从人府声”的形声字。本义低头) 同本义 俯而纳屦。--《礼记·曲礼上》 俯而阯其户。--《公羊传·宣公六年》 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又如俯擗(低头捶胸,悲伤之极的样子);俯偻(低头曲背);俯听(俯首而听);俯鉴(低头照视) 弯腰屈身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俯步(俯身而行);俯躬(弯下身子);俯镜(弯身下视照影) 从上往下看,从高处往下看 俯(頫、俛) fǔ低头,向下,跟"仰"相对~视。~冲。~拾即是。~仰之间(形容时间极短)。 俯tiào 1.眺。

:仰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卬,卬亦声。卬,小篆字形。一个人站着,一个人跪着,跪者抬头看站者,为抬头仰望的仰”的本字◇借为我”,遂加人”作仰”。卬”仰” 古今字。本义抬头,脸向上) 同本义。跟俯”相对 仰,举也。--《说文》。按,仰即卬之或体『书皆作卬,不作仰。 驷马仰秼。--《淮南子·说山》 仰足以事父母。--《孟子·梁惠王上》 仰头相向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仰药而伏刃。--《汉书·息夫躬传》。注仰首而饮药。” 无敢仰视。--汉·刘向《列女传》 遂于树下仰取 仰yǎng ⒈抬头,脸向上,跟"俯"相对~首。~视。~不愧天。 ⒉敬慕敬~。慕~。久~。 ⒊依赖,依靠~赖。~仗。~人鼻息(〈喻〉依赖别人,不能自主)。 ⒋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跟"恳、祈、请"等连用,〈表〉尊敬;下行文中〈表〉命令,含"切望"义~即照办。 仰áng 1.高。 2.见"仰仰"。

:即 (会意。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皀)会意。本义走近去吃东西) 同本义 即,就食也。--《说文》 席末取粮即稻。--《仪礼·公食礼》 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易·鼎》。高亨注《说文》‘即,就食也。’此用其本义。” 基本义是接近、靠近、走向,与离”对举。 将即席。--《礼记·曲礼》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卫风·氓》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范缜《神灭论》 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柳宗元《童区寄传》 又如若即若离 登上;走上 即jí ⒈便,立刻,马上立~办。用后~还,丰收~在眼前。 ⒉当时,当前,当地~刻就走。~日到达。~景赋诗。 ⒊就是武林~杭州。 ⒋靠近,接近若~若离。可望而不可~。 ⒌则,那就且壮士不死~已,死~举大名耳。 ⒍ ⒎ ⒏ ①入席就坐。 ②当场~席讲演。 ⒐ ①就位。 ②〈古〉指封建统治者开始做君主或诸侯。

: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同本义 秋,禾谷熟也。--《说文》 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尔雅》 秋者,少阴之选也。--《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 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月令章句》 处处田畴尽有秋。--宋·范成大《颜桥道中》 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赵树理《福贵》 又如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秋麦(成熟的禾稼);秋禾(秋熟 秋(秌)qiū ⒈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季。~天。 ⒉年千~伟业。 ⒊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⒋庄稼成熟的时期麦~时节。金~。 ⒌ ①指~收、~耕、~播。 ②三年。 ⒍ ⒎ ⒏ ⒐

:初〈名〉 (会意。从刀,从衣∠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 同本义 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说文》 初,舒也。--《广雅》。按,谓展帛以就裁。 初吉终乱。--《易·既济》 名曰初虑。--《易·书大传》 我生之初。--《诗·王风·兔爰》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论衡·订鬼》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如初岁(年初);初枯(秋季里植物开始枯萎);初头(起初;开头);初化(变化之始);初末(始末) 本原 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