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Q 钱塘初识小麒麟

"钱塘初识小麒麟"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08:25:15


简介: “钱塘初识小麒麟”出自宋代苏轼的《送李陶通直赴清溪》,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ián táng chū shí xiǎo qí lín,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出处: 《送李陶通直赴清溪》
内容:
忠文文正二大老,苏李广平三舍人。
喜见通贤家子弟,自言得邑少风尘。
从来势利关心薄,此去溪山琢句新。
肯向西湖留数月,钱塘初识小麒麟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苏轼
诗人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翻译:

《送李陶通直赴清溪》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写了苏轼送别李陶通往清溪的场景。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忠文文正二大老,
苏李广平三舍人。
喜见通贤家子弟,
自言得邑少风尘。
从来势利关心薄,
此去溪山琢句新。
肯向西湖留数月,
钱塘初识小麒麟。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送别李陶通往清溪的作品。苏轼称赞李陶通是忠诚有德的人,自己和李陶通都是广平三舍人的身份。他高兴地看到通往贤才之家的子弟,因为他们能够远离尘世的纷扰。一直以来,人们都注重权势和私利,对修养和品德关注不够。李陶通此行去探索清溪的山水之美,以此来创作新的诗句。苏轼希望他能在西湖停留数月,沉浸在那美丽的环境中,同时也向他介绍了钱塘(现在的杭州)的小麒麟,可能是指杭州地区的景色或者某种文化象征。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对李陶通的赞赏和送别之情。他称呼自己和李陶通为忠文文正二大老和苏李广平三舍人,显示了他们之间的亲近和共同的身份。苏轼对于通往贤才之家的子弟感到高兴,认为他们能够远离功利和浮躁的环境,更加专注于修养和文化创作。他对李陶通前往清溪的行程表示赞赏,相信他可以在那里创作出新颖的诗句。苏轼也希望他能在西湖停留一段时间,享受那里的美景和灵感。最后,他向李陶通介绍了钱塘的小麒麟,可能是希望他在新的环境中能够有更多的灵感和创作的动力。

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对李陶通的赞赏和送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修养和文化创作的认可。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向往,以及对清新和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情感和思想,展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观和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zhōng wén wén zhèng èr dà lǎo, sū lǐ guǎng píng sān shè rén.
忠文文正二大老,苏李广平三舍人。
xǐ jiàn tōng xián jiā zǐ dì, zì yán dé yì shǎo fēng chén.
喜见通贤家子弟,自言得邑少风尘。
cóng lái shì lì guān xīn báo, cǐ qù xī shān zuó jù xīn.
从来势利关心薄,此去溪山琢句新。
kěn xiàng xī hú liú shù yuè, qián táng chū shí xiǎo qí lín.
肯向西湖留数月,钱塘初识小麒麟。
韵脚: 拼音:qián táng chū shí xiǎo qí lín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钱 (形声。从金,戔声。本义农具名,即铁铲。上古时期曾以农具作为交易媒介,其后铸造货币又仿其形为之,因此引申为货币、钱财) 金属货币。特指铜钱 一曰货也。古者货贝而宝龟。周太公立九府圜法,乃用泉,至秦废贝行钱。--《说文解字》锴注 龟贝金钱。--《史记·平准书》。索隐本名泉,言货之如流泉也。” 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国语·周语》。注钱者,金币之名,古曰泉,后转曰钱。” 下有积钱。--《史记·天官书》 卖炭得钱何所营?--唐·白居易《卖炭翁》 以钱覆其上。--宋·欧阳修《 钱(鍃)qián ⒈货币~币。铜~。金~。三块~。 ⒉费用,款项米~。菜~。一笔~。 ⒊财物无~难办。有~有势。  ⒋重量单位十分为一~。十~为一两。 ⒌圆形像铜钱的东西榆~(榆荚)。 钱jiǎn 1.古农具名。臿属,似今之铁铲。

:塘〈名〉 (形声。从土,唐声。本义堤岸) 同本义 池塘生春草。--谢灵运《登池上楼》 又如塘岸(堤岸);塘埝,塘埭(塘坝);塘堰(小型蓄水工程。现指塘坝);塘坟(近海盐区无山地,盐民死后在海堤下掘一缺口将棺材埋入);塘丁税(水利税) 方形水池 下者飘转沉塘坳。--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 如塘池(池塘);泥塘(烂泥淤积的洼地);苇塘;塘坳(池塘;低洼地);塘泥 小坑 塘táng ⒈堤岸,堤防堤~。~。 ⒉水池池~∩~。鱼~。 ⒊浴池澡~。

:初〈名〉 (会意。从刀,从衣∠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 同本义 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说文》 初,舒也。--《广雅》。按,谓展帛以就裁。 初吉终乱。--《易·既济》 名曰初虑。--《易·书大传》 我生之初。--《诗·王风·兔爰》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论衡·订鬼》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如初岁(年初);初枯(秋季里植物开始枯萎);初头(起初;开头);初化(变化之始);初末(始末) 本原 欲知

:识 (形声。从言。戠声。善于言谈,表示有知识,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 同本义 譺,知也。--《说文》 君子是识。--《诗·大雅·瞻卬》。笺知也。” 壹宥曰不识。--《周礼·司刺》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陶潜《桃花源诗》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谋攻》 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左传·成公二年》 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识味(知味);识空便(知趣;识相);识道(知圣道);识义(知义 识(譺)shí ⒈知道,认得,能辨别~字。认~。~别。~途老马。 ⒉学问,应知的,所知道的学~。知~。常~。有~之士。 ⒊见解,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⒋ 识(譺)zhì ⒈记住,做记号,也指记号、标志博闻强~。表~。款~。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小,物之微也。--《说文》 小往大来。--《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 彼所小言尽人毒也。--《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翱 噂彼小星。--《诗·召南·小星》 受小球大球。--《诗·商颂·长发》 怨不在大,亦不在小。--《书·康诰》 又如小鹿儿(喻指因紧张而剧烈跳动的心脏);小录(新科进士的题名录);小 小xiǎo ⒈跟"大"相对 ①面积、范围小的~山。~国。~块田。 ②量少的~量。~数。~雨。一~点。 ③程度浅的~学生。 ④声音低的~声。 ⑤年幼的,排行最末的~孩子。~妹妹。 ⑥谦词~弟。~女。~号。 ⒉轻视~看。 ⒊稍微~试锋芒。 ⒋时间短~住。~歇。 ⒌ ⒍ ①矮小的人~人国(童话)。 ②旧时指被统治者或地位低下的人。 ③人格卑鄙的人无耻~人。 ⒎ ①戏曲、杂技中的丑角。 ②〈喻〉轻浮,不顾廉耻的人跳梁~丑。 ⒏ ①寻常非同~可。 ②旧时谦称自己~可愿往。 ⒐

:麒〈名〉 (形声。从鹿,其声。《说文》仁兽也。”本义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其状如鹿,独角,全身生鳞甲,尾象牛。多用作吉祥的象征。又名麒麟”,又单称麟”) 麒麟 古代传说以为仁兽、瑞兽,形状像鹿而独角,尾像牛尾 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说文》 又如麒麟补服(明清武官的绣有麒麟的服饰);麒麟不至(仁兽不现。比喻乱世);麒麟斗(麒麟跟麒麟搏斗);麒麟袍(袍子上绣有麒麟者);麒麟门(上绘蓝色麒麟的官署暖阁后的一 道门) 喻杰出人物 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唐·杜甫《上韦左相二 麒qí

:麟 (形声。从鹿,粦声。本义大鹿) 同本义 麟,大牝鹿也。--《说文》 麐,牝麒也。--《说文》。朱骏声曰经典皆以麟为之。”段曰经典无作麐者。” 射麋脚麟。--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解罘放麟。--张衡《东京赋》。薛注大鹿曰麟。” 惧失麟鹿而获艾貑。--《潜夫论·贤难》 麒麟 单呼麟者,大牡鹿也;呼麟麟者,仁兽也。麒麟可单呼麟。--《说文》段注 西狩获麟。--《春秋·哀公十四年》 又如凤毛麟角;麟阁(又称麟台。麒麟阁,汉宣帝时曾在麒麟阁内绘功臣图像,以表其功); 麟(麐)l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