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Y 远地莫思家

"远地莫思家"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07 12:10:34


简介: “远地莫思家”出自宋代戴复古的《张端义应诏上书谪曲江正月一日赣州相遇》,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uǎn dì mò sī jiā,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出处: 《张端义应诏上书谪曲江正月一日赣州相遇》
内容:
正朝送迁客,好去看梅花。
此岭几人过,念君双鬓华。
直言知为国,远地莫思家
韶石叫虞舜,伤哉古道赊。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戴复古
诗人介绍: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翻译:

《张端义应诏上书谪曲江正月一日赣州相遇》是宋代诗人戴复古所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正朝送迁客,好去看梅花。
此岭几人过,念君双鬓华。
直言知为国,远地莫思家。
韶石叫虞舜,伤哉古道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正月一日赣州相遇的场景。诗人戴复古在正朝时送别了一位被贬谪的客人,客人表示要去欣赏梅花。诗人站在一座山岭上,看着客人离去,心中感慨万分。他想起了客人年轻时的风采,如今已经两鬓斑白。诗人认为客人之所以被贬谪,是因为他直言不讳,为国家的利益说实话。虽然客人身在远方,但他不应该过多思念家人。最后,诗人提到了一座古老的山石,它曾经被称为虞舜,但如今已经残破不堪,令人伤感。这也引发了诗人对古代道路的怀念和感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正朝送别迁客的情景,通过对客人和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对直言不讳者的赞赏和对古代风物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对客人和山石的描绘,展现了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主题。诗中的“直言知为国”表达了诗人对直言不讳者的认同和敬佩,他们为国家的利益大声疾呼,即使可能受到贬谪的处罚。最后两句提到的“韶石叫虞舜,伤哉古道赊”以古代神话故事中的虞舜和古道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古代道路的怀念之情。整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感情的语言,通过对客人和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zhèng cháo sòng qiān kè, hǎo qù kàn méi huā.
正朝送迁客,好去看梅花。
cǐ lǐng jǐ rén guò, niàn jūn shuāng bìn huá.
此岭几人过,念君双鬓华。
zhí yán zhī wèi guó, yuǎn dì mò sī jiā.
直言知为国,远地莫思家。
sháo shí jiào yú shùn, shāng zāi gǔ dào shē.
韶石叫虞舜,伤哉古道赊。
韵脚: 拼音:yuǎn dì mò sī jiā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远 (形声。从辵,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远,辽也。--《说文》 远,遐也。--《尔雅》 屏之远方。--《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 柔远人也。--《礼记·中庸》 穷高极远。--《礼记·乐记》 念悲其远。--《战国策·赵策》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三十三年》 缦立远视。--唐·杜牧《阿房宫赋》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极目远望。--《广东军务记》 又如 远(遠)yuǎn ⒈空间或时间的距离长,跟"近"相对~方。~古。路~。长~。久~。 ⒉不接近,关系疏~亲。疏~。 ⒊(差别)大相差甚~。 ⒋深远言近旨~(说话浅近,含意深远)。 远yuàn 1.离开;避开。 2.不亲近;不接近。 3.违背。

:地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杜甫《越女词》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如

:莫 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莫相知。--唐·柳宗元《三戒》 莫敢过其门。--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故莫能知。--宋·苏轼《石钟山记》 莫能得。--《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莫得(没有);爱莫能助;一筹莫展;莫可奈何(犹言无可奈何);莫之奈何(对它们无可奈何);莫或(没有);莫奈何(无可奈何) 表示劝戒。不要;不可;不能 慎莫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莫相忘。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高适《别董大》 莫用众人。--《资治通鉴》 又如闲人莫入;莫怪(不要怪罪);莫教(休教,别让);莫得(休得,不得 莫mò ⒈不要,不能闲人~进。变化~测。 ⒉无,没有~此为甚。~不称快。 ⒊ ⒋ ⒌ ⒍ ⒎〈古〉同"暮"。日落的时候。 莫mù 1.日落时,傍晩。 2.时间将尽。 3.昏暗。 4.酸模。野菜的一种。 5.通"幕"。参见"莫府"。 6.通"慕"。贪慕。 莫mì 1.封;覆盖。

:思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囟,囟亦声。囟脑子。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本义思考,想;考虑) 同本义 思,容也。--《说文》 思曰容,言心之所虑,无不包也。--《书·洪范》 钦明文思安安。--《书·尧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多思;前思后想;自思;深思熟虑;思疑(疑惑;疑心);思郁(思虑薀结);思鲈(比喻抽身归隐);思劳(思虑劳累);思察(思虑辨察);思算( 思sī ⒈想,考虑~考。~索。深~熟虑。不可~议。 ⒉想念,怀念~念。 ⒊想法、考虑的线索~路。文~。构~。三~而后行。 ⒋ ①思考,想法。 ②即"观念","理性认识"。人的思想包括概念、想法、判断、推理等,它是由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的。 ⒌ 思sāi 1.多须貌。

:家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同本义 家,居也。从宀,豭省声。--《说文》 家人内也。--《易·杂卦传》 上地家七人。--《周礼·小司徒》。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夙夜浚明有家。--《书·皋谟》 开国承家。--《易·师》 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诗·周南·桃夭》注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家jiā ⒈家庭,人家,也指有关家庭的我~。~务事。发~致富。~喻户晓。四海为~。闲谈~常。 ⒉像家庭一样的关系亲如一~。 ⒊谦词。对别人称自己家属中比自己年龄大或辈分高的~兄。~母。 ⒋从事某种工作或掌握某项专门技术的人农~。渔~。作~。科学~。电脑专~。 ⒌学术流派儒~。法~。百~争鸣。 ⒍人工饲养的~兔。~畜。 ⒎词尾。常用于年龄、性别、身分等之后,〈表〉一类的人老人~。女孩~。自~。 ⒏量词三~人户。两~工厂。 ⒐ ①指一般的用具、工具、乐器、或武器等这~伙真好用。 ②轻视,玩笑他算什么~伙。 ③亲热的称呼小~伙挺聪明。 ④指牲畜或坏人这~伙不是好东西。 ⒑ 家jie词尾小童~。整夜~哭。震天~响。"家"另见jiā。 家jia 1.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 2.方言。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 家gū 1.古时对女子的尊称。 2.婆婆。参见"家翁"。 3.六朝时对嫡母的称呼。参见"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