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舯横剑浦凌清濑

"舯横剑浦凌清濑"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03 03:36:05


简介: “舯横剑浦凌清濑”出自唐代徐铉的《送曾直馆归宁泉州》,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ōng héng jiàn pǔ líng qīng lài,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出处: 《送曾直馆归宁泉州》
内容:
常怜客子倦征岐,谁似曾郎得意归。
厅琐石渠封简册,手持仙桂拜庭闱。
舯横剑浦凌清濑,马过猿岩点翠微。
却笑辽东千岁鹤,下来空叹昔人非。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徐铉
诗人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翻译:

《送曾直馆归宁泉州》是唐代徐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常怜客子倦征岐,
谁似曾郎得意归。
厅琐石渠封简册,
手持仙桂拜庭闱。
舯横剑浦凌清濑,
马过猿岩点翠微。
却笑辽东千岁鹤,
下来空叹昔人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送别曾直馆归宁泉州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曾直馆的思念和对曾郎得以安然归来的喜悦之情。

诗的开头,诗人常常怜惜外出辛劳的远行客子,曾郎得以顺利归来,成为了诗人眼中的楷模,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表达。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曾直馆归来的盛况。厅堂上的琐碎杂物被整理得井然有序,石渠中的水被封住,以示庄重的迎接。曾直馆手持仙桂,向庭闱(指皇帝的宫殿)拜谒,显示了曾郎回归的荣耀和尊贵。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曾郎归途中的壮丽景色。曾郎的船只穿过浪涛汹涌的剑浦,越过清澈的濑水,骑马经过猿岩,点缀着翠绿的微光。这些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曾直馆归来的壮丽场景和曾郎的英勇风采。

最后两句以一种讽刺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的辽东千岁鹤的嘲笑,同时也带有一丝感慨,暗示着时光流转、人事易逝的主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曾直馆归途和曾郎归来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期盼和对曾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岁月流转、人事如梦的哀叹。它以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表达展示了唐代诗人的才华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cháng lián kè zi juàn zhēng qí, shuí sì céng láng dé yì guī.
常怜客子倦征岐,谁似曾郎得意归。
tīng suǒ shí qú fēng jiǎn cè, shǒu chí xiān guì bài tíng wéi.
厅琐石渠封简册,手持仙桂拜庭闱。
zhōng héng jiàn pǔ líng qīng lài, mǎ guò yuán yán diǎn cuì wēi.
舯横剑浦凌清濑,马过猿岩点翠微。
què xiào liáo dōng qiān suì hè, xià lái kōng tàn xī rén fēi.
却笑辽东千岁鹤,下来空叹昔人非。
韵脚: 拼音:zhōng héng jiàn pǔ líng qīng lài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九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舯 船体长度的中点或中部 舯zhōng 1.船体长度的中点。民用船常指"垂线间长"中点,军用船常指"载重水线长"中点。 2.船体长度的中部。

:横〈名〉 (形声。从木,黄声。本义门框下部的横木) 同本义 横,闲木也。--《说文》。字亦作桁。 以横为之。--《诗·陈风·横门之下》 又如横轼(古代车前供人凭倚的横木) 侧,旁边 时横雙以阳遂。--王褒《洞箫赋》。注旁决貌。” 又如横头(正面两侧的位置,或长方形物体较短两侧的位置);横屋(正屋前两侧的房屋);横道(旁道);横逸(犹旁出,旁行) 古代负有督察记录权责的官员,可以入人于罪者 下有五横,以揆其官。--《管子·君臣》 学堂 汉字由左至右的笔形一” 横hèng ⒈粗暴,凶狠,残暴蛮~。强~。~敛(征收)繁(多)刑。 ⒉意外的~祸。~死车下。 横héng ⒈跟"竖"、"直"相反,跟地面平行的画~线。上~梁。挂~额。 ⒉跟"纵"相反,跟物体的长边垂直,跟"上下"相对~渡长江。走人行~道。~剖面。~排着写。 ⒊地理上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八楹,从十楹(从纵。楹柱子)。 ⒋使成横向将竹竿~过来。 ⒌杂乱,纵横交错~七竖八。 ⒍蛮不讲理蛮~。~加阻拦。~行霸道。 ⒎汉字笔形之一,从左到右"三"字是三~。 ⒏ ⒐ ⒑ ⒒ 横guāng 1.见"横门"。 横hóng 1.学舍。

:剑 (形声。从刀,佥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 同本义 劒,人所带兵也。--《说文》。注今之匕首。” 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为剑。--《管子》 负剑辟咡诏之。--《礼记·曲礼》 疆花不落,弓晓月逾明。--虞世南《从军行》 又如剑锷(剑的锋刃);剑首(剑环。用玉或金属制成,上面镂刻有花纹);剑气(剑的光芒;比喻人的声望) 剑术 剑 以剑杀人 剑斩虞常。--东汉·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剑(劍、劒)jiàn〈古〉一种兵器,长条形,两面有刃,前端尖利。有柄。有剑鞘。现已作为体育运动用品拔~。 比~。

:浦〈名〉 (形声。从水,甫声。本义水滨) 同本义 浦,濒也。--《说文》 率彼淮浦。--《诗·大雅·常武》 江浦之橘。--《吕氏春秋·本味》 望涔阳兮极浦。--《楚辞·湘君》 召洛浦之宓妃。--张衡《思玄赋》 又如浦淑(水边的美女);浦帆(水滨的帆船);浦溆(水边);浦鸥(水边的鸥鸟);浦滩(滩岸) 指池、塘、江河等水面 江河与支流的汇合处 还为越王禽于三江之浦。--《战国策·秦策》 又如浦口(小河入江的地方); 浦pǔ水边或江河入海的地方,多见于地名。

:聆〈动〉 (形声。从耳,令声。本义细听) 同本义 聆广乐之九奏兮。--张衡《思玄赋》 宝玉接过来,一面目视其文,耳聆其歌。--《红楼梦》 扣而聆之。--宋·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聆偈(听经);聆受(倾听并接受);聆训(听受训教);聆教(聆听教晦);聆音察理(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 明了,清楚 观读之者,晓然若盲之开目,聆然若聋之通耳。--汉·王充《论衡》 又如聆聆(明了,清楚) 凌líng ①冰;积聚的冰。 ②侵犯;欺压。 ③暴虐;凶恶。 ④压倒;胜过。 ⑤渡过;逾越。 ⑥乘,驾驭。 ⑦迎;冒。 ⑧升,登上。 ⑨迫近。~晨﹑~曉。 ⑩姓。

:清〈形〉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沧浪之水清兮。--《孟子》 河水清且涟猗。--《诗·魏风·伐檀》 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临清流而赋诗。--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发之欲其清。--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水尤清冽。--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又如清直(河水清澈顺流貌);清波(清澈的水流);清泚(清清的河水);清涟(清澈的细水波);清活活(水清澈而流动貌);清照(清澈明亮);清悠悠(清澈明亮貌);清深(水色清澈); 清酤(清圣 清qīng ⒈明晰,纯洁透明,跟"浊"相对~楚。~晰。~水。~爽。天朗气~。 ⒉干净,洁净~洁。 ⒊安静,寂静~静。冷~。 ⒋太平澹然四海~。 ⒌不混杂,不混乱划~界限。分~是非。 ⒍单纯,不杂~白。~唱。~炒。 ⒎彻底查点~查。~理。~点。~仓。 ⒏除尽,除去不纯,整顿组织~除。~洗。~党。 ⒐公正廉明~廉。~官。 ⒑朝代名。清朝,公元1644-1911年。1616年建国为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建都北京。第一代君主是爱新觉罗·福临。 清qìng 1.凉,寒。

:濑 从沙石上流过的水 濑,水流沙上也。--《说文》 石濑兮浅浅。--《楚辞·九歌·湘君》 北揭石濑。--《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溪谷之深,流者安洋;浅多沙石,激扬为濑。--《论衡》 流得很急的水;急流 抑渕怒濑,以扬激波。--《淮南子·本经》 混涛并濑。--《文选·左思·吴都赋》 石濑汤汤。--《魏都赋》 涖涖下濑。--《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何必湘渊与涛濑。--《汉书·扬雄传上》 濑lài急流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