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L 例觅渔蓑老钓矶

"例觅渔蓑老钓矶"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14:44:08


简介: “例觅渔蓑老钓矶”出自宋代李曾伯的《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二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ì mì yú suō lǎo diào j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出处: 《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二首》
内容:
三载三来汉水湄,做成底事又空归。
尘埃暂解微官缚,雨雪犹存战士衣。
黄鹤喜寻诗侣约,白鸥还悟海翁机。
掀髯一接春风笑,例觅渔蓑老钓矶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李曾伯
诗人介绍: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翻译:

《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二首》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二首》

三载三来汉水湄,
做成底事又空归。
尘埃暂解微官缚,
雨雪犹存战士衣。

黄鹤喜寻诗侣约,
白鸥还悟海翁机。
掀髯一接春风笑,
例觅渔蓑老钓矶。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李曾伯在经历了三年的辗转归乡后,再次来到汉水湄(指鄂州附近地区)的情景。他感慨自己在官场中所做的事情虽然有成就,但最终却空空归来。尘埃暂时解脱了微不足道的官职束缚,但战士们仍然身穿雨雪中的战袍。

在这片美丽的鄂渚,黄鹤高兴地寻找诗友来约会,而白鸥也似乎悟到了海翁(指渔夫)的智慧。作者掀起胡须,迎接春风的吹拂,笑意满面,仿佛在寻找一位老渔夫的渔蓑和渔具。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壬辰过鄂渚的描写,展示了作者李曾伯对官场生涯的失望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他深感在官场中的努力和成就往往是短暂的,最终回归自然的力量。

诗中运用了黄鹤和白鸥这两种象征性的鸟类,表达了诗人对追求真理和自由的向往。黄鹤寻找诗友约会,象征着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分享心灵的愿望。而白鸥悟得了海翁的机智,显示出诗人对于智慧和生活哲学的追求。

最后两句诗以掀髯一接春风笑,例觅渔蓑老钓矶,表现了诗人回归自然、追求简朴生活的愿望。掀起胡须的诗人仿佛在迎接春风,笑容满面,寻找着渔夫的渔蓑和渔具,象征着他希望过一种宁静、纯粹的生活。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厌倦,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以及追求心灵的满足。通过对壬辰过鄂渚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人生追求和意义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ān zài sān lái hàn shuǐ méi, zuò chéng dǐ shì yòu kōng guī.
三载三来汉水湄,做成底事又空归。
chén āi zàn jiě wēi guān fù, yǔ xuě yóu cún zhàn shì yī.
尘埃暂解微官缚,雨雪犹存战士衣。
huáng hè xǐ xún shī lǚ yuē, bái ōu hái wù hǎi wēng jī.
黄鹤喜寻诗侣约,白鸥还悟海翁机。
xiān rán yī jiē chūn fēng xiào, lì mì yú suō lǎo diào jī.
掀髯一接春风笑,例觅渔蓑老钓矶。
韵脚: 拼音:lì mì yú suō lǎo diào jī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例〈动〉 (形声。从人,列声。本义比照) 同本义 例,比也。--《说文》。按,礼记服问上附下附,列也。公别比例之义。古只作列,此字后出。 举此以例其余。--元·刘壎《隐居通议·欧阳公》 又如溯古例今;以此例比 例 〈名〉 类;列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不在此例;例及(连类而及);例侪(按类分列) 可以作依据的事物;例子 两贤同时,便是未有前例。--《南齐书·陆慧晓传》 又如援例行事;例贡(边境官员及土司每年依例献纳的贡物;清代又指例贡生);例授(循例封赠);病 例lì ⒈可以作为仿照或依据的事物~题。~证。举~。史无前~。 ⒉规定,成规条~。惯~。 ⒊按照规定或成规进行的~假。~会。~行公事。 ⒋ ⒌符合某种条件的事例案~。病~。

:觅 (会意。从爪,从见。表示用手和眼去寻找。本义寻找,到处寻找) 同本义 是犹欲登山者,涉舟航而觅路。--《晋书·武帝纪》 自行搜觅。--《聊斋志异·促织》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又如觅汉(雇工);觅举(士人到处请托人,求人荐举);觅句(指诗人构思、寻觅诗句);觅食(寻找食物);觅死(求死,寻死);觅取(求取);觅活(求活命);觅婚(求婚) 偷窃 我觅得禁魂张员外的一包儿细软,我将归客店里去,安在头边,枕着头。你觅着我的时,你便去上东京。--《喻世明言》 雇 觅(覔)mì找,寻求~食。~路。寻~。

:渔 (会意。从水,从鱼。小篆从二鱼。本义捕鱼) 同本义 渔,捕鱼也。--《说文》 命渔师伐蛟,命渔师始渔。--《礼记·月令》 獭祭鱼然后渔。--《诗·鲡传》 渔者走渊。--《淮南子·说林》 以渔采为业。--《汉书·王莽传》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渔樵(打鱼砍柴);渔采(捕捞采集);渔事(捕渔业);渔弋(捕鱼猎禽);渔泽(可供垂钓的水泽);渔矶(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掠夺 民方苦于侵渔,果所在响应。--方勺《方腊起义》 又如渔色渔财(猎取美女和财物);渔猎女色(似捕鱼打 渔yú ①捕鱼。 ②捕鱼的人。 ③侵占,掠夺。 ④泛指寻觅。

:蓑 (象形。从苃,衰声。古文上象笠,中象人面,下象衰形。字亦作蓑”。蓑”是后起字。本义雨具名。即蓑衣) 同本义 衰,草雨衣也。秦谓之萆。--《说文》。字亦作蓑。 何蓑何笠。--《诗·小雅·无羊》 橐车载蓑笠。--《仪礼·既夕礼》 被蓑以当铠鑐。--《管子·禁藏》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春》 又如蓑笠(蓑衣和斗笠);蓑褐(蓑衣短褐。比喻衣着粗劣);蓑翁(穿蓑衣的老人。指渔翁) 蓑 用草覆盖;掩 仲几之罪何?不蓑城也。--《公羊传》 蓑(簑)suō 蓑suī 1.见"蓑蓑"。

:老〈形〉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本义年老,衰老) 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 老,考也。七十曰老。--《说文》 七十以上曰老。--《礼记·曲礼》 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以告。--《国语·吴语》。注六十曰耆,七十曰老。” 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六十称耋,七十称老。” 老冉冉其将至兮。--《楚辞·离骚》 六十以上为老男,五十以上为老女。--《管子·海王》注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又如老钝(年老迟钝);老家人(老仆人);老院子(老仆人);老丹青(老画 老lǎo ⒈年纪大 ①跟"少"、"幼"相对百岁~人。~当益壮。 ②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张~。敬~院。 ⒉时间长 ①以前的,长久的,原来的~同学。~同事。~地方。 ②经历长,经验丰富~手。~练。~专家。 ③陈旧的,过时的~式样。~调重弹。 ④跟"嫩"相对~南瓜。 ⑤经常,总是她呀,~是勤勤恳恳地工作。 ⒊衰竭,疲怠楚师~矣。 ⒋很,极~早。~远。 ⒌排行在末尾的~儿子。~妹子。 ⒍词头 ①用在称呼上~师。~赵。~兄。 ②用在排行次序上~大。~二。 ③用在某些动、植物名称上~鼠。~虎。~包谷。 ⒎ ①老人自称。 ②父亲的俗称。 ③〈古〉哲学家老子(李聃)。 ④狂妄自大的人的自称~子天下第一。 ⒏ ①旧时指官吏。现多用于讽刺不要做官当~爷。 ②〈方〉外祖父。 ⒐ ①诚实,坦率。 ②规规矩矩,不惹事生非。

:钩 (形声。从金,勺声。本义以钩饵取鱼) 同本义 钓,钩鱼也。--《说文》 以钓于淇。--《诗·卫风·竹竿》 子钓而不纲。--《论语》 闲来垂钓碧溪上。--唐·李白《行路难》 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又如钓蛤蟆 引申为诱取 而晋献以璧马钓之。--《淮南子·主术》。注取也。” 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汉书·公孙宏传》 隐匿谋诈,所以钓战也。--《银雀山汉墓竹简》 又如钓名(作伪以求取名誉);钓奇(以奇货谋取大利);钓誉(求取名声。钓名沽誉 钓 diào ①将饵挂在钓钩上放入水中诱捕鱼虾等~鱼。 ②用手段猎取(名利)沽名~誉。 ③钓鱼钩垂~。 【钓鱼岛】中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在台湾岛东北约180公里处,面积约5平方公里。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矶 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 钓矶平可坐,苔磴滑难步。--孟浩然《经七里滩》 舟过矶。(指澎浪矶。)--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矶沚(水边石滩与水中小洲);矶嘴(指水边突出的大石的顶端) 矶 (形声。从石,幾声。本义大石激水) 水冲击岩石。引申为激怒,触犯 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孟子·告子下》 又如矶激(冲击上涌;激荡) 矶jī 1.水冲击岩石。引申为激怒,触犯。 2.水边石滩或突出的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