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贲育搏婴儿

"贲育搏婴儿"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17:34:13


简介: “贲育搏婴儿”出自唐代柳宗元的《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高昌》,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ēn yù bó yīng ér,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出处: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高昌》
内容:
麹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
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
龙旂翻海浪,馹骑驰坤隅。
贲育搏婴儿,一扫不复馀。
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
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柳宗元
诗人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出身河东柳氏,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翻译:

鼓吹铙歌·高昌

麴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
麴氏雄猛,坐落在西北地区,远离中央政权的领域。

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
因为地理位置遥远且险要,所以自以为强大,不放在眼里。

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
勇猛的王者的师从,将熊螭作为徒弟。

龙旂翻海浪,馹骑驰坤隅。
龙旗猎猎拂动,冲破海浪,馹骑奔驰直至边疆。

贲育搏婴儿,一扫不复馀。
激励年轻人发奋图强,一举击败敌人,不留余地。

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
沙场平地,一望无际,只看见黄色的云彩驱散。

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
臣下靖子长来执掌国家大权,用智慧和勇气制服敌寇。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皇帝端坐在南方,来自蛮夷的臣下们纷纷归附。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
所有人都称帝王为神明,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匈奴的天可汗称臣,使我们的国家覆灭。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不交战争,互不伤害,各自保护自己的身心。

诗词意境深远,描绘了唐代边塞的荒凉景象以及外敌的威胁与挑战。通过描述猛将麴氏的远征征讨和皇帝文皇的治理边疆,展示了唐代边疆守卫的艰辛与辉煌。同时,诗人通过描写蛮夷臣服的景象,凸显了唐朝帝王的威仪和国力的强盛。整首诗抒发了对国家安危和统一的忧虑,以及对边塞将士的赞扬和仰慕。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qū shì xióng xī běi, bié jué chén wài qū.
麹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
jì shì yuǎn qiě xiǎn, zòng ào bù wǒ yú.
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
liè liè wáng zhě shī, xióng chī yǐ wéi tú.
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
lóng qí fān hǎi làng, rì qí chí kūn yú.
龙旂翻海浪,馹骑驰坤隅。
bēn yù bó yīng ér, yī sǎo bù fù yú.
贲育搏婴儿,一扫不复馀。
píng shā jì tiān jí, dàn jiàn huáng yún qū.
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
chén jìng zhí cháng yīng, zhì yǒng fú qiú jū.
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
wén huáng nán miàn zuò, yí dí qiān qún qū.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xián chēng tiān zǐ shén, wǎng gǔ bù dé jù.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
xiàn hào tiān kè hán, yǐ fù wǒ guó dū.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bīng róng bù jiāo hài, gè bǎo xìng yǔ qū.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韵脚: 拼音:bēn yù bó yīng ér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贲 通奔”。急走;逃亡 虎贲三千人。--《孟子·尽心下》 卫士旅贲。--《汉书·百官公卿表》 下比周贲溃以离上矣。(比周勾结)--《荀子·强国》 又如贲溃(奔走溃散) 奔流 蚕珥丝而商絣绝,贲星坠而渤海决。--《淮南子·天文》 又如贲星(流星) 贲 今名膈膜或横隔膜,膈的古称 虎贲勇士 令贲士主将皆听城鼓之音而出。--《墨子·备梯》 又如贲士(敏捷善战的勇士);贲石(指古代勇士孟贲和石蕃);贲育( 贲 bì 【贲临】敬辞。光临。 贲fén 1.大。参见"贲庸"﹑"贲鼓"。 2.三足龟。参见"贲j"。 3.通"坟"。典籍;简策。 4.通"獖"。参见"贲彘"。 贲bēn 1.通"奔"。奔走。 2.引申为勇。参见"贲士"。 3.通"奔"。星之一种,参见"贲星"。 4.横隔膜。 贲fèn 1.通"愤"。怒气。 2.通"坟"。隆起。 贲lù 1.见"贲浑"。 贲pān 1.见"贲禺"。 贲féi 1.姓。

:育〈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妇女生孩子。上为母”及头上的装饰,下为倒着的子”。) 同本义 育,生也。--《广雅》 无遗育。--《书·盘庚》 至如今不育。--《国语·晋语》 子孙蕃育之谓也。--《国语·周语》 妇孕不育,失其道也。--《易·渐》 又如节育(节制生育);育孕(怀胎足月以至分娩);生儿育女 抚养;教育 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 教育子。--《虞书》 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诗·大雅·生民》 又如育女(养女);育材(育才。培养人才);育德(培养德性);德育(政 育yù ⒈生,生养不~。做好计划生~。 ⒉养活,培植~蚕。~种。~苗。封山~林。 ⒊教育培~。德~。智~。体~。美~。 育zhòu 1.古代帝王与贵族的后裔。 2.专指古代帝王与贵族的长子。参见"育子"。

:搏 (形声。从手,尃)声。本义搏斗,对打) 同本义 搏,索持也。--《说文》 搏,击也。--《广雅》 屏左右而相搏。--《谷梁传·僖公元年》 晋侯梦与楚子博。--《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鸷虫攫博。--《礼记·儒行》。疏以脚取之为攫,以翼击之为搏。” 搏扶摇羊角而上者。--《庄子·逍遥游》 搏战获王。--《史记·卫将军骠骑传》 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捕捉 搏谍贼。--《周礼·夏宫·环人》 又如搏执(拘捕);搏获(捕获);搏撠(揪住);搏 搏 bó ①搏斗;扑上去抓肉~战。 ②跳动脉~。 【搏斗】徒手或用刀、棒等激烈地对打拼死~。 【搏击】奋力斗争和冲击~长空。

:婴 (会意。从女,賏。賏”是颈项链。本义妇女颈饰,似现代的项链) 同本义 婴,颈饰也。--《说文》 喉下称婴。--《释名》 初生的女孩 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亦泛指初生儿 人始生曰婴。--《释名》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老子》 自哂同婴孩--杜甫《山寺》 又如男婴;女婴;妇婴;婴子(婴儿。又叫婴人”);婴儿子(幼儿);婴耄(幼儿和老人);婴弱(幼小);婴提(幼儿);婴稚(幼年);婴孺(幼儿);婴年(少年,儿时) 婴 系到颈上;戴 辟之,是犹使处女婴宝珠、 婴yīng ⒈初生的小孩~儿。女~。 ⒉围绕,缠绕~宝珠。~疾(被疾病缠着)卧床。 ⒊碰,触犯国富民强,敌国不敢~。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 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 儿 ér ①小孩子婴~。 ②年轻人(多指青年男子)男~。 ③儿子~女。 ④词尾,同前一字连成一个卷舌音小孩~。 【儿歌】儿童文学的一种。一般与童谣合称为儿童歌谣。儿歌是指反映儿童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歌。形式短小活泼,用辞简明,节奏明快,韵律响亮,适合儿童接受和传唱。 童谣则指流传于儿童中间的歌谣。 【儿化】〈语〉汉语普通话和某些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象,即后缀儿字不自成音节,而和前头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又叫儿化韵。 【儿化韵】见【儿化】。 【儿童节】见【六一儿童节】。 【儿童文学】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包括童话、诗歌、小说、故事、戏剧等形式,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适应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的智力和爱好。 【儿童心理学】心理学分支之一。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儿戏】像小孩子那么闹着玩。比喻对重要的工作或事情不负责、不认真视同~。 儿rén 1.见《说文.儿部》。 儿ní 1."齯"的古字。参见"齯齿"。 2.姓『有儿宽。见《汉书》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