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Y 雅志从南隐

"雅志从南隐"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06 21:19:18


简介: “雅志从南隐”出自宋代戴复古的《别严沧浪》,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ǎ zhì cóng nán yǐ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出处: 《别严沧浪》
内容:
三生汉严助,笔陈抵千兵。
雅志从南隐,吟诗到北征。
结交疑泛爱,惜别见真情。
来岁春花发,相期在上京。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戴复古
诗人介绍: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翻译:

诗词:《别严沧浪》
作者:戴复古(宋代)

三生汉严助,
笔陈抵千兵。
雅志从南隐,
吟诗到北征。

结交疑泛爱,
惜别见真情。
来岁春花发,
相期在上京。

中文译文:
离别严沧浪,
三生汉严助。
用笔陈述胜过千军。
他的崇高志向从南方隐居开始,
吟诗赋词一路北征。

他与朋友结交时心中充满疑虑,怕友谊只是表面的爱,
但当别离时才见到真挚的情感。
明年春天花开时,
我们期待在京城相聚。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严沧浪的离别情景。严沧浪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他的文字可以抵挡千军,富有雅志。诗人与严沧浪结交时,心存疑虑,怀疑那些交往中的友情是否真挚。然而,当别离时,诗人才真切地感受到了朋友的真情。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来年春天在京城再次相聚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离别情感,并展示了诗人对朋友的珍重之情。诗人通过运用反复的意象,将严沧浪的才华和志向与友情的真挚表达相对比。诗中的南方隐居和北征是诗人的修养与奋斗之旅,同时也象征了严沧浪的才华之路。结交疑泛爱和惜别见真情的描写表达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离别时的感伤之情。最后一句诗中的相期在上京,展示了诗人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望与希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离别情感和友情的真挚,展示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和期待。同时,通过运用意象和对比,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友情的珍贵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展现了宋代诗人对友谊和情感的独特理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ān shēng hàn yán zhù, bǐ chén dǐ qiān bīng.
三生汉严助,笔陈抵千兵。
yǎ zhì cóng nán yǐn, yín shī dào běi zhēng.
雅志从南隐,吟诗到北征。
jié jiāo yí fàn ài, xī bié jiàn zhēn qíng.
结交疑泛爱,惜别见真情。
lái suì chūn huā fā, xiāng qī zài shàng jīng.
来岁春花发,相期在上京。
韵脚: 拼音:yǎ zhì cóng nán yǐn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二吻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雅 (形声。从隹,牙声。从隹,与鸟有关。本义鸟名,乌鸦的一种。《说文》楚乌也。”) 正确;合乎规范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毛诗序》 文章尔雅。--《史记·三王世家》。索隐皆训正也。 雅之为言正也。--《风俗通·声音》 雅者,古正也。--《白虎通·礼乐》。按说文疋下古文,以为诗大雅字。疋字隶体似正,故傅会训正,其实古文借疋为諝,后又借雅为諝也。风,讽也。雅,諝也,颂,诵也。此四 始之本字。 辞令就得谓之雅。 君子安雅。--《荀子·荣辱》。注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 察 雅yǎ ⒈正确的,规范的察纳~言。~乐(原本是西周时的宫廷音乐,后来泛指官方音乐)。~声(指诗歌)。 ⒉高尚,美好大方~性。~观。~正。~兴。文~。 ⒊敬词~鉴。~意。~教。 ⒋交情一面之~。 ⒌平素,向来~素。 ⒍甚,很~善鼓瑟。~非所欲。 雅yā 1."鸦"的古字。 2.用同"丫"。参见"雅鬟"。 雅yá 1.君雅,即君牙,周穆王司徒。 2.小伢,小孩儿。

:志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同本义 志,意也。--《说文》 志,德义之府也。--《国语·晋语》 夫志,气之帅也。--《孟子》 在心为志。--《毛诗序》 思虑为志。--《春秋·说题辞》 志者,臧也。--《荀子·解蔽》 志者,欲之使也。--《鬼谷子·阴府》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父在观其志。--《论语·学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班超传》 又曰士志 志zhì ⒈心意,意向,决心诗言~。意~。立~。~在四方。有~者事竟成。 ⒉记,记住博闻强~。永~不忘。〈引〉表示不忘乔迁~喜。沉痛~哀。 ⒊记述,又指记事物的书或文章杂~。碑~。墓~。《三国~》。地方~。 ⒋记号,标记标~。栽树为~。 ⒌〈方〉称轻重,量长短用秤~一~。拿尺~一~。 ⒍ ⒎ ①自愿。 ②志向,意愿。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従,随行也。--《说文》 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 或从王事。--《易·坤》 啬人不从。--《易·夏小正》 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 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 顺从;依从 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 妇人从人者也。--《礼 从 cóng ①跟着跟~。 ②顺应;听从~命。 ③从事;参与~军。 ④采取某种方式或态度~宽处理、~略。 ⑤跟随的人随~。 ⑥从属的;次要的主~关系、~犯。 ⑦堂房(亲属)~兄。 ⑧提示空间和时间的起点~北京到南京、~二月到三月。 ⑨提示经过的地方、处所~门外走过。 ⑩从来(用于否定词前)~未到过、~未见过如此美丽的茶花。(11)姓。 【从长计议】把时间放长些,多加考虑和商量。即不急于作出决定。 【从犯】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人的一种分类。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对于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从谏如流】旧时用以形容君王乐于听取臣属的劝谏,接受其意见。 【从句】由联接词引导的句子,从属于主句,并充当主句的一个成分。如英语he is the man who wrote a famousnovel.(他就是写了一本著名小说的那个人)wrote a famousnovel是个定语从句,由who引导,修饰man。 【从军】参军;当兵。 【从良】指妓女不再卖身而嫁人。 【从容】 ①镇定,不慌乱举止~。 ②宽裕时间~。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镇定自若。 【从容自如】不慌不忙,神态沉着自然。 【从善如流】形容能很快地听取好意见或善意的规劝。 【从属关系】两个概念之间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另一个概念全部外延的关系。如工业与轻工业。 【从征】随军出征。 从zōng 1.后多作"踪"。踪迹。 从sǒng 1.通"耸"。 2.通"怂"。参见"从容"﹑"从谀"。 从zòng 1.直。南北曰从,东西曰横。 2.合纵。 3.放纵。 4.纵然。 从cōng 1.见"从容"。 从zǒng 1.见"从从"。

:南无 na 南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閐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方位名⊥北”相对 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说文》 出户南望。--晋·干宝《搜神记》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南极潇湘。--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南薰(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南离(南方) 南方;南面 阮仲容步兵居道 南nán方向,跟"北"相对。早晨面对太阳时,右手的一边~面。东~风。坐北朝~。 南nā 1.见"南无"。

:隐 藏匿;隐蔽 隐,蔽也。--《说文》 隐,微也。--《尔雅》 隐五刃。--《国语·齐语》。注隐藏也。” 则事可以隐定。 隐忌雍蔽之人。--《荀子·致仕》。注隐,亦蔽也。” 桓公管仲虽善匿,弗能隐矣。--《吕氏春秋·重言》。注隐,蔽也。” 则盘纡隐深。--《文选·嵇康·琴赋》。注隐,幽深邃也。”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左传·文公十八年》 故隐居屠间。--《史记·魏公子列传》 可以隐形。--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日月隐耀。--宋·范仲淹《岳阳楼 隐(? ⒈藏匿,潜伏,不显露~藏。~匿。~伏。~居。~患。 ⒉不明显,不清楚~痛。~约其辞。 ⒊不说出来,不让人知道~讳。~情。~瞒。 隐yìn 1.依据;凭依。 2.筑,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