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Y 哑癞何足辞

"哑癞何足辞"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15:25:00


简介: “哑癞何足辞”出自明代吕坤的《豫国士》,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ǎ lài hé zú cí,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出处: 《豫国士》
内容:
身可漆,炭可吞。
哑癞何足辞,难酬国士恩。
君头为饮器,安用我头存。
桥下厕中谁在此,义士甘心赵襄子。
君不见东邻再嫁妻,能为后死夫。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吕坤
诗人介绍: 吕坤(1536年10月24日—1618年7月24日),字叔简,一字心吾、新吾,自号抱独居士,明代归德府宁陵(今河南商丘宁陵)吕大庄人。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主要作品有《实政录》、《夜气铭》、《招良心诗》等,除《呻吟语》、《实政录》外,还有《去伪斋集》等十余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刑法、军事、水利、教育、音韵、医学等各个方面。吕坤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代表作《吕坤全集》是文化典籍整理中的原创性之作。现在宁陵有吕坤篆盖于慎行的墓志铭。
翻译:

《豫国士》是明代吕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豫国士》

身可漆,炭可吞,
哑癞何足辞,难酬国士恩。
君头为饮器,安用我头存。
桥下厕中谁在此,义士甘心赵襄子。
君不见东邻再嫁妻,能为后死夫。

中文译文:
我的身体可以涂上漆,可以吞下炭,
哑巴和癞痢病又算得了什么,难以回报国士的恩情。
你的头颅作为饮器,何需我头颅以此为存。
桥下厕所中有谁在此,义士甘愿成为赵襄子。
你难道没看见东邻再嫁他人作妻,甘愿为死去的丈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义士精神的赞美。诗中的“豫国士”指的是忠诚于国家的义士。诗人以自身为喻,形容自己身体可以涂上漆、吞下炭,显示出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精神。作者认为哑巴和癞痢病这些身体上的缺陷并不足以妨碍他们的忠诚和价值。

诗中提到的“君头”和“我头”是指吕坤自称为国士的身份,他为国家效劳,用自己的头颅作为饮器,以示对国家的奉献。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了作者对国士的赞美,将国家和个人的利益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举例来进一步强调忠诚和牺牲的意义。作者提到东邻再嫁他人作妻,却甘愿为已经去世的丈夫而守节,以此来对比和突出自己所赞美的国士的高尚品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赞美了那些忠诚于国家、甘愿为国家付出一切的人们,强调了忠诚和义士精神的可贵和伟大。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这些忠诚者的敬仰和对自身忠诚精神的宣扬。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hēn kě qī, tàn kě tūn.
身可漆,炭可吞。
yǎ lài hé zú cí, nán chóu guó shì ēn.
哑癞何足辞,难酬国士恩。
jūn tóu wèi yǐn qì, ān yòng wǒ tóu cún.
君头为饮器,安用我头存。
qiáo xià cè zhōng shuí zài cǐ, yì shì gān xīn zhào xiāng zi.
桥下厕中谁在此,义士甘心赵襄子。
jūn bú jiàn dōng lín zài jià qī, néng wéi hòu sǐ fū.
君不见东邻再嫁妻,能为后死夫。
韵脚: 拼音:yǎ lài hé zú cí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哑 (形声。从口,亚声。本义笑声) 同本义 哑,笑也。--《说文》 笑言哑哑。--《易·震》 乌鸦之类的叫声 乌之哑哑,鹊之唶唶。--《淮南子》 婴儿学说话的声音 哑,哑呕,小儿学言。--《集韵》 哑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呀” 我爷哑!好大蚊子!一口就叮了一个大疙疸!--《西游记》 哑 语气 相当于呀” 你放心,莫哭,我去哑!--《西游记》 啞、瘂哑 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失去言语功能 吞炭为哑。--《史记·刺客传》 又如聋哑(又聋又哑);哑子做梦(比 哑(啞)yǎ ⒈不能说话~巴。~口无言。 ⒉嗓子发音困难或不清楚沙~声~了。 ⒊不说话的~语。~剧。 ⒋形容笑声~然失笑(忍不住笑出声来。~然笑声)。 ⒌ 哑(啞)yā也作"呀"。 ①小孩学说话的声音。 ②划桨的声音。[哑哑] ①小儿学说话的声音。 ②乌鸦的叫声。 哑è 1.笑声。参见"哑哑"﹑"哑然"。

:癞痢 la 癞 lai (形声。从疒,表示与疾病有关,赖声。本义病名。即麻疯”) 同疬”。麻风病 癞 坏;低劣 脏 但凡客商在路,早晚安歇,有两件事免不得,吃癞饭,睡死人床。--《水浒传》 癞蛤蟆 癞lài 1.恶疮;顽癣;麻风。 2.像生了癞疮的。谓表面凹凸不平或毛皮脱落。参见"癞瓜"﹑"癞虾蟆"。 3.差,劣。参见"癞活"。

:何〈代〉 什么 何节奄忽,蹄足洒血?--《文选·宋玉·高唐赋》。注何,问辞也。” 何调翰之乔桀?--《文选·潘岳·射雉赋》。注何,疑问之辞也。” 何以自绘。--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子何恃而往?--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何异断斯织。--《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何人;何物;有何困难;何干(有什么相干) 怎么样 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如土石何。 问女何所思。--《乐府诗集·木兰诗》 得钱何所营。--唐·白居易《卖炭翁》 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 何不以锯中。--三 何hé ⒈疑问词。 ①什么来者~人?他为~事?有~难处? ②为什么~不这样?~乐不为? ③怎样如~办?要他~如? ④怎么~至于此? ⑤哪里~曾相见?~去~从? ⒉副词。多么~雄哉!开国~茫然。 ⒊〈古〉通"荷"。背,扛,担。 何hè 1.扛,以肩承物。 2.承受。

:足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 震为足。--《易·说卦》 足恭而口圣。--《大戴礼记》 手足胼胝,面目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折臂断足。--清 足zú ⒈脚~迹。手舞~蹈。 ⒉满,够量,充分满~。~够。充~。富~。 ⒊补上补~。以昼~夜。 ⒋完全此项工作一人~可完成。 ⒌尽情地,尽量地他们~玩了半天。 ⒍值得不~为奇。微不~道。 ⒎够得上这本书~有八万字。 ⒏ 足jù 1.(今读zú)补足;凑满。 2.拥,增益。参见"足本"。 3.过分。参见"足恭"。

:辞 (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同本义 辞,讼也。--《说文》。按,分争辩讼谓之辞。 善于辞案条教。--《后汉书·周纡传》。注辞案犹今案牍也。” 皇帝请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书·吕刑》 口供 明清于单辞,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书·吕刑》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礼记·大学》 其次不辱辞令。--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辞布者。--《周礼·司市故书》。司农注辞布,辞讼泉物者也。” 狱辞无谋故者。--方苞《狱中杂记》 有诏即讯,辞服。--《汉书·赵君韩张两王 辞 cí ①优美的语言;言词~藻、修~。 ②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赋、楚~。 ③古体诗的一种《木兰~》。 ④告别;告辞~行。 ⑤辞职。 ⑥辞退解雇。 ⑦躲避;推托推~、不~劳苦。 【辞呈】向上级请求辞职的呈文。 【辞赋】文体名称『代时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辞指楚辞,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赋是汉代的一种特定文体,它继承了楚辞形式上的一些特点,又较多运用散 文手法,与辞已不相同。 【辞格】积极修辞的各种格式。如比喻、借代。又称修辞格。 【辞海】 ①书名。陆费逵等编。1936年中华书局初版。为综合性大型词典。收单字13000多,词语77000条左右,兼有字典和词典性质,通称旧辞海。 ②书名。辞海编辑委员会编。1965年出版未定稿,1979年出版三卷本,1980年出版缩印本。收单字14872个,词目91706条,内容包括成语、典故、人物、著作、历史事件以及 各学科名词术语等。为常用的语文工具书。通称新辞海。1989年修订后再版。 【辞令】社交场合应对得体的话语外交~、善于~。又作词令。 【辞书】字典、辞典、百科全书、专科辞典的统称。 【辞源】 ①书名。陆尔奎等1908年编纂。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为中国现代第一部综合性辞典,通称旧辞源。 ②书名。1979年出版。主要作为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全书共收单字12890个,词语84134条,收词范围一般到鸦片战争为止。内容以旧有辞书 、韵书、类书为基础,吸收现代辞书特点,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结合书证,重在溯源。为常用的文史工具书。通称新辞源。 【辞藻】见【词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