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J 紞如五鼓

"紞如五鼓"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2 05:46:40


简介: “紞如五鼓”出自宋代李洤的《满庭芳(送张守汉卿赴召)》,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dǎn rú wǔ gǔ,诗句平仄:仄平仄仄。
出处: 《满庭芳(送张守汉卿赴召)》
内容:
麦秀连云,桑枝重绿,史君佳政流传。
凤衔丹诏,来自九重天。
千里欢腾祖帐,棠阴外、多少攀辕。
津亭路,紞如五鼓,难驻邓侯船。
光华,家世事,门中列戟,圯上遗编。
况建炎勋业,图画凌烟。
此去朝端济美,看平步、两两台躔。
须知道,中兴盛治,主圣赖臣贤。
朝代: 宋代
分类: 满庭芳
诗人: 李洤
诗人介绍: [约公元一一九五年前后在世]字子召,庐陵人,李浙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初前后在世。尝出仕。与兄洪、漳、泳、浙并有词名,共著李氏花萼集五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翻译:

中文译文:《满庭芳(送张守汉卿赴召)》
麦子秀美地连云,桑树枝上又长出绿叶。张守汉卿的佳政流传了起来。凤凰带着红色诏书,来自高高的九重天。他的壮丽帐篷在千里之外欢腾,棠树的阴凉下,有多少人攀登车辕。在津亭的路上,时间像五鼓一样匆匆,难以停留在邓侯的船只上。光华,家族和事业,门中排列着战戟,圯上保存着传世之编。更何况建炎时期的功业,图画超越云烟。这一去,他去朝廷端正济美,看平步走,两两台阶交替。必须知道,中兴盛世,需要圣明君主赖以辅佐的贤臣。

诗意:这首诗是宋代李洤送别张守汉卿赴任的作品。诗人以生动的描绘展示了麦子秀美的田地、桑树繁茂的枝叶以及史君张守汉卿的佳政。凤凰带着诏书从九重天而来,象征着诏命神圣。张守汉卿的帐篷在长途行进中欢腾,暗示他将在千里之外建立自己的政治功业。诗中还描述了旅途的险阻和车辕上攀登的人们,表现出张守汉卿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诗人还提到了张守汉卿的家族事业和门中战戟的排列,以及建炎时期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他背负的更加重大的使命。最后,诗人祝愿张守汉卿在朝廷上表现出端正的品格,推动国家的繁荣,也强调了中兴盛治需要圣明君主与贤臣齐心协力。

赏析: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李洤对张守汉卿的美好祝福与赞颂。诗人以细腻的笔墨描绘了大自然中的景色,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麦子秀美连云的壮丽以及桑树枝上又长出绿叶的生机。同时,诗人通过描述凤凰带着红色诏书来自九重天,将张守汉卿的使命与神圣的象征相结合,彰显了他的重要性与使命的崇高。此外,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千里欢腾的祖帐与难以驻足的邓侯船对比,凸显了张守汉卿行进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张守汉卿将在朝廷上建立功业的期望,并强调了中兴盛治需要君臣合作的重要性。整首诗词情感高昂,意境优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政治壮丽,将离别与期望相结合,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mài xiù lián yún, sāng zhī zhòng lǜ, shǐ jūn jiā zhèng liú chuán.
麦秀连云,桑枝重绿,史君佳政流传。
fèng xián dān zhào, lái zì jiǔ zhòng tiān.
凤衔丹诏,来自九重天。
qiān lǐ huān téng zǔ zhàng, táng yīn wài duō shǎo pān yuán.
千里欢腾祖帐,棠阴外、多少攀辕。
jīn tíng lù, dǎn rú wǔ gǔ, nán zhù dèng hóu chuán.
津亭路,紞如五鼓,难驻邓侯船。
guāng huá, jiā shì shì, mén zhōng liè jǐ, yí shàng yí biān.
光华,家世事,门中列戟,圯上遗编。
kuàng jiàn yán xūn yè, tú huà líng yān.
况建炎勋业,图画凌烟。
cǐ qù cháo duān jì měi, kàn píng bù liǎng liǎng tái chán.
此去朝端济美,看平步、两两台躔。
xū zhī dào, zhōng xīng shèng zhì, zhǔ shèng lài chén xián.
须知道,中兴盛治,主圣赖臣贤。
韵脚: 拼音:dǎn rú wǔ gǔ
平仄: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紞 紞,冕冠县塞耳者。从糸,冘声。--《说文》。 王后亲织玄紞。--《国语·鲁语》 又如紞纩 缝在被端的丝带 象声词。击鼓声 紞dǎn 1.古代冠冕上用以系瑱的丝绳。 2.缝在被端的丝带。用以识别首尾。 3.象声词。击鼓声。参见"紞如"﹑"紞然"。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好像, 如同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 如rú ⒈像,相似,同样~像。~此。不动~山。视死~归。~ 火~荼。~出一辙。 ⒉依照,符合,按照~法炮制。~愿以偿。~实汇报。 ⒊及,比得上我不~她。 ⒋超过一年强~一年。 ⒌到,往~京。 ⒍假若,假使~果。假~。~不学习,那有知识。 ⒎词尾。〈表〉情况恰~其分。空空~也。 ⒏举例在科学上有重大贡献的人,~李四光、竺可祯、林巧稚等。 ⒐ ⒑ ①符合心意称心~意。 ②器物名。供指划或观赏用竹~意。玉~意。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乿。二”代表天地,乿”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 葛屦五两。--《诗·齐风·南山》 羔羊之皮,素丝五絝。--《诗·召南·羔羊》 五 四加一的和 五,数也。--《广韵》 五载一巡守。--《书·舜典》 塞其五山。--唐·李朝威《柳毅传》 五战于秦。--宋·苏洵《六国论》 起则五六揖。--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监五室。--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五路总口(通往东、西、南、北、中五路的交叉口);五车腹笥(腹中 五wǔ ⒈数目字~人。~员大将。 ⒉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6"。

:鼓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同本义 鼓,郭也。春分之音。--《说文》 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释名·释乐器》 击鼓其镗。--《诗·邶风·击鼓》 皮曰鼓。--《汉书·律历志上》 抱玉枪兮击鸣鼓。--《楚辞·屈原·国殇》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百姓阗王钟鼓之乐。--《孟子·梁惠王上》 打击乐器之一。一般由两端绷紧皮面的空心圆筒构成,以一根或一对木槌敲击时发出深沉的咚咚声。如鼓钹(鼓和铙钹。 鼓gǔ ⒈一种击打乐器,多为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战~。堂~。腰~。拨浪~。 ⒉曲艺大~书。~儿词。山东大~。 ⒊敲鼓,击鼓一~作气。〈引〉 ①拍,击,弹热烈~掌。~琴取乐。 ②发动,煽动,振作~动。摇唇~舌。进行~励。欢欣~舞。~足信心。 ⒋凸出,涨大你干吗~起嘴?背包装得~ ~的。 ⒌用风箱等扇~风。 ⒍〈古〉夜晚击鼓报更,因此代"更"三~(三更)。五~(五更)。 ⒎ ①打击乐与管乐合奏。 ②宣传提倡,也指吹嘘、浮夸。 ⒏ ①〈古〉作战擂鼓呐喊,以张声势~噪而进。 ②喧哗,起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