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T 蜕骨俨未移

"蜕骨俨未移"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8 22:35:56


简介: “蜕骨俨未移”出自宋代苏辙的《游太山四首其二四禅寺》,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uì gǔ yǎn wèi yí,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
出处: 《游太山四首其二四禅寺》
内容:
山蹊容车箱,深入遂有得。
古寺依岩根,连峰转相揖。
樵苏草木尽,佛事亦萧瑟。
居僧麋鹿人,对客但羞涩。
双碑立风雨,八分存法则。
云昔义靖师,万里穷西域。
华严具多纸,归来手亲译。
蜕骨俨未移,至今存石室。
遗文尽法界,广大包万亿。
变化浩难名,丹青画京邑。
粲然共一理,眩晃莫能识。
末法渐衰微,徒使真人泣。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苏辙
诗人介绍: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翻译:

《游太山四首其二四禅寺》是苏辙在宋代所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山蹊容车箱,深入遂有得。
古寺依岩根,连峰转相揖。
樵苏草木尽,佛事亦萧瑟。
居僧麋鹿人,对客但羞涩。
双碑立风雨,八分存法则。
云昔义靖师,万里穷西域。
华严具多纸,归来手亲译。
蜕骨俨未移,至今存石室。
遗文尽法界,广大包万亿。
变化浩难名,丹青画京邑。
粲然共一理,眩晃莫能识。
末法渐衰微,徒使真人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游历太山时参观禅寺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末法衰微的忧虑。

诗的开头,山蹊宽阔,足够容纳车箱,深入其中可以得到收获。这里借山蹊的意象,暗示了一种修行的道路。

接着描绘了一座古寺依山而建,与周围的山峰互相致意。此处通过山峰与寺庙的互动,表达了寺庙与自然融合的景象,具有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下一段描述了樵夫和苏辙一同走进寺庙,看到草木凋零、佛事冷落的情景。这揭示了时代的变迁和佛教衰落的现实。这种草木凋零的景象与佛事的萧瑟相得益彰,给人一种凄凉之感。

然后是苏辙与居住在寺庙中的僧人、麋鹿的相遇。诗中表达了苏辙作为访客的羞涩与僧人的羞涩相呼应,展现了人与自然、文化的交汇点。

接着提到了寺庙中的两座碑,面对风雨依然屹立,象征着法则的存在。八分存法则表示法则完整无缺,不容侵犯。

下一段回顾了历史,提到了唐代义靖师(指玄奘)万里西行至西域取得华严经,并亲自翻译回来的壮举。这表达了对佛教文化传承的敬仰和推崇。

之后,诗中提到了石室中保存着遗文,展示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遗文尽法界,广大包万亿,表达了佛教教义的广阔和普及性。

接下来,诗人提到变化浩难名,丹青画京邑。这里变化浩难名指的是世间万物瞬息万变,难以被凡人所称道。丹青画京邑表示即使通过绘画表现城市的美丽,也无法完全展现它的真实。

最后一句"粲然共一理,眩晃莫能识。末法渐衰微,徒使真人泣"表达了诗人对末法衰微的忧虑。粲然共一理指的是佛教的教义,而眩晃莫能识表示这种教义的深奥和超越凡俗的性质。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末法时代的悲伤和无奈,认为这种衰微只能使真正的修行者感到悲痛。

整首诗通过描绘寺庙、自然景观和历史故事,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景仰和对末法衰微的忧虑。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人物形象和历史故事的对比和象征,营造了一种静谧、凄凉的氛围,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宇宙和文化的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hān qī róng chē xiāng, shēn rù suì yǒu de.
山蹊容车箱,深入遂有得。
gǔ sì yī yán gēn, lián fēng zhuǎn xiāng yī.
古寺依岩根,连峰转相揖。
qiáo sū cǎo mù jǐn, fó shì yì xiāo sè.
樵苏草木尽,佛事亦萧瑟。
jū sēng mí lù rén, duì kè dàn xiū sè.
居僧麋鹿人,对客但羞涩。
shuāng bēi lì fēng yǔ, bā fēn cún fǎ zé.
双碑立风雨,八分存法则。
yún xī yì jìng shī, wàn lǐ qióng xī yù.
云昔义靖师,万里穷西域。
huá yán jù duō zhǐ, guī lái shǒu qīn yì.
华严具多纸,归来手亲译。
tuì gǔ yǎn wèi yí, zhì jīn cún shí shì.
蜕骨俨未移,至今存石室。
yí wén jǐn fǎ jiè, guǎng dà bāo wàn yì.
遗文尽法界,广大包万亿。
biàn huà hào nán míng, dān qīng huà jīng yì.
变化浩难名,丹青画京邑。
càn rán gòng yī lǐ, xuàn huǎng mò néng shí.
粲然共一理,眩晃莫能识。
mò fǎ jiàn shuāi wēi, tú shǐ zhēn rén qì.
末法渐衰微,徒使真人泣。
韵脚: 拼音:tuì gǔ yǎn wèi yí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蜕〈动〉 (形声。从虫,兑声。本义蝉、蛇之类脱皮去壳) 蝉、蛇等脱皮。亦谓鸟换羽 蜕,蝉蛇所解皮也。--《说文》 蝉蜕于浊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蜕蝉(蝉脱壳) 道家认为修道者死后留下形骸,魂魄散去成仙,称为尸解,也叫蜕”◇因以蜕为死的讳称 解脱成仙);蜕衣(谓肉体仙去留下衣服);蜕壳(指遗骸) 变化;变质 脱去,除掉 蜕tuì ①蝉﹑蛇等脱皮。 ②谓鸟换毛(脱毛重长)。 ③蝉﹑蛇等脱下的皮壳。 ④指兽类的皮。 ⑤脱去;除掉。 ⑥变化;变质。 ⑦道家﹑佛家谓人死为解脱。 ⑧借指尸体。 蜕yuè 1.见"蚴蜕"。

:骨 表示声、形、动作。如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嘀嘀咕咕);骨辘辘(象声词。滚动声) 骨嘟 只有秋公骨嘟了嘴,坐在一边。--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骨朵儿 这叫童子面,花期迟,刚打骨朵。--《茶花赋》 骨碌 排球在地上骨碌 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老山界》 骨碌碌 那男孩的眼睛骨碌碌地转了几下,思考看怎么回答陌 骨gū ⒈ ⒉ ⒊见gū、gú。 骨gǔ ⒈骨头,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的坚硬组织肋~。股~。 ⒉支撑物体的架子伞~。钢~水泥。 ⒊品质,气概傲~。媚~。有~气。 ⒋ ⒌ ①连结两骨的关节。 ②骨间的段。泛指长条形东西的一段。 ⒍ ⒎[骨肉]骨和肉。〈喻〉亲人,有血统关系的人,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 ⒏见gū、gú。

:俨 (形声。从人,严声。本义恭敬;庄重) 同本义 俨,敬也。--《尔雅·释诂》 俨若思。--《礼记·曲礼》。注矜庄貌。” 望之俨然。--《论语》 汤禹俨而求合兮。--《离骚》。注敬也。” 仆夫俨其正策兮。--《思元赋》 俨乎其若思。--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又如俨束(庄重而不放任);俨重(庄重);俨雅(恭敬庄重);俨格(庄严恭敬);俨俨(庄严貌) 美艳 有美一人,硕大且俨。--《诗·陈风》 宛如,十分像 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汤显祖《牡丹亭》 又如 俨(儼)yǎn ⒈恭敬,庄重美且~。 ⒉活像,很像~如白昼。 ⒊ ①庄严其容良,~然壮然(良温和。壮庄重)。 ②整齐高楼迭次,屋舍~然。 ③很像真的~然一个大人物。

:未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未,无也。--《小尔雅·广诂》 未由也已。--《论语·子罕》 未之难矣。--《论语·宪问》 吾与郑人未有成也。--《公羊传·隐公六年》 吾未有言之。--《吕氏春秋·开春》 未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孙母未去。--唐·杜甫《石壕吏》 未百步则返。--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将舒未舒。 又如未际(未发迹);未的(未必,不一定);未从(未曾,尚 未wèi ⒈没有,不曾~经许可。闻所~闻。 ⒉不~知。~可厚非。 ⒊在句末〈表〉疑问可以言~(可以说了吗)? ⒋地支第八位。也作次序第八。 ⒌ ⒍

:移 (形声。从禾,多声。本义移秧) 同本义。泛指移植 移,禾相倚移也。--《说文》。徐灏注戴氏侗曰‘移,移秧也。凡种稻必先苗之而移之,迁移之义取焉,别作。灏按禾苗茂密乃移种之。’” 又如移花(移植花木);移根(犹移植);移种,移莳(犹移植) 假借为迻”。移动 则民不移。--《国语·齐语》。注徙也。” 弗能移也。--《国语·晋语》。注’动也。” 徐趋皆用是,疾趋则欲发,而手足毋移。--《礼记》 移兵先击。--《史记·魏公子列传》 撤兵移营。--《广东军务记》 寻移刑部。--清· 移(迻)yí ⒈搬动,挪动~山。~动。~植。迁~。转~。 ⒉改变,变化,动摇~风易俗。坚定不~。 ⒊ ⒋ 移yì 1.使人羡慕。 移chǐ 1.广大。 2.多,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