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Z 摘莲红袖湿

"摘莲红袖湿"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06:04:31


简介: “摘莲红袖湿”出自唐代杜牧的《书情》,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āi lián hóng xiù sh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出处: 《书情》
内容:
谁家洛浦神,十四五来人?
媚发轻垂额,香衫软着身。
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
飞鹊徒来往,平阳公主亲。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杜牧
诗人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翻译:

《书情》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谁家的洛浦神,
十四五岁的姑娘?
发髻垂下媚态额,
香衣轻柔贴身。
她摘取莲花,红袖湿润,
偷窥湖水中翠绿的蛾眉。
只有飞鹊才来回飞翔,
平阳公主亲自前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神秘美丽的少女,被称为"洛浦神"。她只有十四五岁,但已经展现出成熟妩媚的魅力。她的发髻垂下,额头上透露出一种媚态。她穿着柔软的香衣,贴身而着,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她在湖畔摘取莲花,红袖因此而湿润。她偷窥湖水中那翠绿的蛾眉,展示了她对美的敏锐感知。只有飞鹊自由地在她周围飞来飞去,而平阳公主亲自前来与她交谈。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少女的美丽形象。杜牧通过描写她的发髻、额头、香衣和红袖等细节,展示了她的妩媚和柔美。同时,诗中的莲花和翠蛾等意象,增添了自然的美丽元素。整首诗词营造了一种优雅而神秘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洛浦神的吸引力和魅力。

诗中提到的平阳公主,则增添了一丝宫廷的气息。她亲自前来与洛浦神相会,可能表示洛浦神的美貌和魅力已经引起了公主的注意和喜爱。这也暗示着洛浦神的地位和身份,并为整个诗词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书情》展现了杜牧细腻描写女性之美的才华,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优雅而神秘的世界。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描写技巧,成为了唐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huí jiā luò pǔ shén, shí sì wǔ lái rén?
谁家洛浦神,十四五来人?
mèi fā qīng chuí é, xiāng shān ruǎn zhe shēn.
媚发轻垂额,香衫软着身。
zhāi lián hóng xiù shī, kuī lù cuì é pín.
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
fēi què tú lái wǎng, píng yáng gōng zhǔ qīn.
飞鹊徒来往,平阳公主亲。
韵脚: 拼音:zhāi lián hóng xiù shī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四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摘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啻声。本义用手采下或取下) 同本义 摘,摭果树实也。--《说文》 摘,取也。--《广雅》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新唐书·承天皇帝传》 以摘之。--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摘而藏之。--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又如摘胆剜心(形容杀人者的凶残);摘肩儿(摘下肩上的担子);摘青(谓果实等未成熟即采摘);摘瓜抱蔓(喻一扫而空);摘桃子(比喻坐享其成);摘棉花;摘苹果 除去,去掉 过了三天再不去,叫人来摘门下瓦。--《儒林外史》 又如把灯泡摘下来;摘帽(脱 摘zhāi ⒈采取,取下~桃子。~棉花。~下电灯泡。 ⒉选取~录。内容~要。 ⒊指责,批评指~。 ⒋借东~西借。 摘tì 1.发,开发。 2.揭发。 3.扰乱。 4.用手指拨弄弦索乐器。 5.剔,挑。 摘zhì 1.即搔头。妇女首饰的一种。

:莲 (形声。从苃,连声。本义莲子,荷的种子) 同本义 莲,扶渠之实也。--《说文》 荷其实莲。--《尔雅》。注谓房也。” 益树莲茭。--《淮南子·本经》 莲藕觚卢。--《汉书·司马相如传》 又如莲的(莲房之实。即莲子);莲须(即莲心。本为莲花的雄蕊。又叫莲蕊须);莲子花(指爱怜儿子的老人。莲子谐音怜子) 也称芙蓉、芙蕖、菡萏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子大而圆,叫荷叶。花有粉红、白色两种。种子叫莲子,包在倒圆锥形的花托内,合称莲蓬。地下茎叫藕 接天莲叶无穷碧。--唐·杜甫《江畔独步 莲lián即"荷"。 莲liǎn 1.地名用字『有莲勺县。故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东北。

:红 (形声。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同本义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缙红繎。--《急就篇》。颜注红,色赤而白也。” 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释名·释采帛》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 又如红衣(荷花瓣儿);红香(花瓣);红脂(蟹黄) 后也指各种红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又如红巾(红色巾。对绿林好汉的称呼,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史籍上因称红巾);红灼灼(形容鲜红);红飉飉(亦作红彪彪”。形容 红gōng ⒈ ⒉见hóng。 红hóng ⒈赤,像火,鲜血那样的颜色~色。~花。火~。〈转义〉 ①革命的~军来了。~色娘子军。 ②喜庆操办~事。 ③光荣上~榜。 ④顺利,成功等~起来了。开门~。 ⑤先进的,众人尊敬的~旗手。~管家。 ⒉受宠信的人~人。 ⒊额外的利润~利。分~。 ⒋ ⒌ ①人世间。 ②繁华热闹的地方。

:袖 (古字作褎。形声。从衣,由声。本义衣袖) 同本义 褎,袂也。--《说文》。字亦作褎、作袖 攘袖见素手。--《文选·曹子建·乐府》 长袖善舞。--《韩非子》 又如袖搭(衣袖多由两片布料缝合而成,靠近袖口的一截称为袖搭);袖佉(袖子的边口) 袖口 袖,衣袂端也。--唐·慧琳《一切经音义》 袖 藏物于袖中 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史记·魏公子列传》 袖金以私之。--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袖占(在衣袖内占卜);袖演(袖占);袖刃(在衣袖中暗藏兵器);袖手(藏手于袖,表示 袖xiù ⒈袖子,衣服套在胳膊上的部分衣~儿。短~子。 ⒉藏在袖内~着利刃。~手旁观。 ⒊

湿 :湿 (会意兼指事。从水,顯声。本义潮湿) 同本义 溼,幽溼也。从水,一所以覆也。覆土而有水,故溼也。--《说文》 肾其畏溼。--《素问·五常正大论》。注溼,土气也。” 必因角干之溼以为之柔。--《考工记·弓人》。注溼,犹生也。字多以濕为之。” 濕,濕水,也东郡东武阳入海。从水,濕声。桑钦云,出平原高唐。--《说文》。按,本指水名,假借为濕。 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孟子·公孙丑上》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唐·杜 湿(濕、溼)shī沾了水或含水分多,跟"干"相对雨淋~了衣服。这屋子的地面还太~。 湿tà 1.古水名。 湿xí 1.通"隰"。 2.通"?"。低下。 湿xiè 1.古人名用字。 湿chì 1.见"湿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