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L 朗咏三元章

"朗咏三元章"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09:12:39


简介: “朗咏三元章”出自宋代吕同老的《九锁山十咏·丹泉》,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ǎng yǒng sān yuán zhā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出处: 《九锁山十咏·丹泉》
内容:
觱沸槛外泉,远出天柱阳。
清音映空谷,潜波涣寒塘。
昔人养灵芝,长年此山旁。
金骨换玉髓,素虬朝紫皇。
尚余浴丹池,神光透扶桑。
蓬莱几扬尘,兹泉日泱泱。
我愿涤世纷,朗咏三元章
手持北斗杓,下酌流霞浆。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吕同老
诗人介绍: 约公元一二七四年前后在世字和甫,济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末前后在世。入元不仕。能词,尝与唐珏、唐艺孙、陈恕可等唱和于天柱山房,作赋蟹调,寄桂枝香。
翻译:

《九锁山十咏·丹泉》是宋代吕同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觱沸槛外泉,远出天柱阳。
清音映空谷,潜波涣寒塘。
昔人养灵芝,长年此山旁。
金骨换玉髓,素虬朝紫皇。
尚余浴丹池,神光透扶桑。
蓬莱几扬尘,兹泉日泱泱。
我愿涤世纷,朗咏三元章。
手持北斗杓,下酌流霞浆。

诗意和赏析:
《九锁山十咏·丹泉》描绘了一幅山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杂之事的厌倦和对清净自然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泉水的景象和传说,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神秘和灵性的追求。

首先,诗人描述了泉水觱沸、远出天柱阳的景象,展现了泉水的活泼和源源不断的流动。清澈的泉水映照在空谷中,波纹在寒塘中涟漪扩散,形成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诗中提到昔人在此山旁养灵芝,暗示着这里的泉水与灵芝有着密切的关联,传达出山泉背后的神秘和灵性。

接着,诗人用金骨换玉髓、素虬朝紫皇的形象描绘泉水的珍贵和神圣。金骨和玉髓都是传说中的宝物,素虬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紫皇是指天帝,这些形象都象征着泉水的尊贵和神秘。

诗人还提到尚余浴丹池,神光透扶桑,将泉水与仙境联系起来。丹池和扶桑都是神话中的元素,代表着长生不老和神仙之地,表达了诗人对泉水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泉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人希望通过涤除世俗之事,咏唱三元章(指道教中的三元宫),来洗净内心的纷扰。他手持北斗杓,下酌流霞浆,将自己与泉水相融,以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总的来说,《九锁山十咏·丹泉》通过描绘泉水的景象和与神话传说的联系,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神秘和灵性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繁杂之事的厌倦和对内心净化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bì fèi kǎn wài quán, yuǎn chū tiān zhù yáng.
觱沸槛外泉,远出天柱阳。
qīng yīn yìng kōng gǔ, qián bō huàn hán táng.
清音映空谷,潜波涣寒塘。
xī rén yǎng líng zhī, cháng nián cǐ shān páng.
昔人养灵芝,长年此山旁。
jīn gǔ huàn yù suǐ, sù qiú cháo zǐ huáng.
金骨换玉髓,素虬朝紫皇。
shàng yú yù dān chí, shén guāng tòu fú sāng.
尚余浴丹池,神光透扶桑。
péng lái jǐ yáng chén, zī quán rì yāng yāng.
蓬莱几扬尘,兹泉日泱泱。
wǒ yuàn dí shì fēn, lǎng yǒng sān yuán zhāng.
我愿涤世纷,朗咏三元章。
shǒu chí běi dǒu biāo, xià zhuó liú xiá jiāng.
手持北斗杓,下酌流霞浆。
韵脚: 拼音:lǎng yǒng sān yuán zhā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朗〈形〉 (形声。从月,良声。本义明亮) 同本义 朗,明也。--《说文》 高朗令终。--《诗·大雅·既醉》 其圣能光远宣朗。--《国语·楚语下》 新而不朗。--《淮南子·原道》 朗月垂光。--嵇康《琴赋》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潜《桃花源记》 天朗气清。--王羲之《兰亭集序》 又如朗白(明亮发白);朗朗(光明亮洁的样子;声音清脆嘹亮);朗鉴(明鉴);朗亮(雪亮);朗明(明亮);朗净(明净);朗烈(明亮);朗朗烈烈(大大方方;理直气壮) 声音清晰响亮 朗咏清川飞夜霜。--李白《劳劳亭歌》 又如 朗lǎng ⒈明亮明~。晴~的天。突然开~。 ⒉声音响亮~读。~咏。

:咏 (形声。从口,永声。又作詠”。本义曼声长吟;歌唱) 同本义 詠,歌也。或从口。--《说文》。段注尧典曰‘歌永言。’乐记曰‘歌为之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 搏拊琴瑟以咏。--《虞书》。郑注谓歌诗也。” 五曰夷则,所咏歌九则,平民无二也。--《国语·周语下》 人喜则斯陶,陶斯咏。--《礼记·檀弓》 咏而归。--《论语·先进》 咏殷周之《诗》。--班固《东都赋》 又如咏士(诗人);咏雪(咏絮。泛指有诗才的女子);咏哦(歌咏吟哦);咏吟(曼声诵读);咏言(吟诗) 咏(詠)yǒng ⒈声调抑扬地念诵或歌唱吟~。歌~。 ⒉用诗词等来赞颂或叙述~志。~梅。~雪。

:三〈数〉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 三sān ⒈数目字~个。~人行必有我师。 ⒉多次再~叮嘱。~番五次。~思而行。~令五申。~复斯言。 ⒊[三甲]〈古〉"殿试"中榜者(进士)的三个等级。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的中榜者,分为三等即"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 出身"。每甲各取有若干名,统称进士。元、明、清,殿试的中榜者,一甲只取有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有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三sàn 1.多次;再三。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元,始也。--《说文》。按,当训首也。 元,体之长也。--《左传·襄公九年》 始加元服。--《仪礼·士冠礼》 狄人归其元。--《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归国子之元。--《左传·哀公十一年》 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 牛曰一元大武。--《礼记·曲礼》。注头也。” 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新唐书》 又如元首(头) 天 元yuán ⒈头归(送还)其~。〈引〉居首的~首。~帅。~勋。 ⒉开始,第一~始。~旦。~月。~年。 ⒊基本,根由,根本~素。~ ~本本。 ⒋构成一个整体的~件。单~。 ⒌朝代名。元朝,公元1279-1368年。第一代君主是忽必烈。1206年蒙古族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 ⒍同"圆"。货币名铜~。银~。伍拾~。 ⒎ ⒏ ⒐ ①汤元。 ②元宵节(正月十五日)闹~宵。

:章 (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同本义。今称乐章” 章,乐竟为一章。--《说文》 读乐章。--《礼记·曲礼》。疏谓乐书之篇章。”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史记·吕太后本纪》 又如章夏(古代乐章名。九夏”之一) 棵;根 山居千章之材。--《史记·货殖列传》 章 在绘画或刺绣上,赤与白相间的花纹叫章” 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 章zhāng ⒈音乐的一曲,诗歌文词等的段落乐~。篇~。请看第三~。〈引〉作文或作品的一篇做文~。下笔成~。 ⒉封建时代呈给皇帝的奏本奏~。 ⒊规程,条款,条理,法规~程。规~。简~。党~。约法三~。杂乱无~。训~明法。 ⒋印鉴印~。盖~。 ⒌标志证~。袖~。 ⒍花纹黑质而白~(质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