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骰子巡抛裹手拈

"骰子巡抛裹手拈"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8 15:47:43


简介: “骰子巡抛裹手拈”出自唐代李群玉的《戏赠姬人(一作张祜与杜牧联句诗)》,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óu zǐ xún pāo guǒ shǒu niā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出处: 《戏赠姬人(一作张祜与杜牧联句诗)》
内容:
骰子巡抛裹手拈,无因得见玉纤纤。
但知谑道金钗落,图向人前露指尖。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李群玉
诗人介绍: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翻译:

骰子巡抛裹手拈,
无因得见玉纤纤。
但知谑道金钗落,
图向人前露指尖。

诗词的中文译文:
握着骰子巡抛打着玩,
却无缘得见玉姑娘。
只知道开玩笑地道金钗掉落,
为了展现给人看露出指尖。

诗意和赏析:
这首《戏赠姬人(一作张祜与杜牧联句诗)》是李群玉创作的一首唐诗。这首诗通过描写一种隐约的爱情和情感暧昧的关系,展现了一种戏谑和调侃的情感。

诗中通过骰子游戏与玉姑娘的暧昧关系,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姬人的思念和遥不可及的情感。诗中的“骰子巡抛裹手拈,无因得见玉纤纤”暗示了作者想要与玉姑娘交流和接近的愿望,但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骰子巡抛的动作描绘了作者心中纠结的情感,而玉纤纤的形象则象征了美丽的女子,强调了作者对她的向往。

诗的下半部分,“但知谑道金钗落,图向人前露指尖”,更加突出了戏谑和调侃的意味。金钗的掉落似乎揭示了玉姑娘的不真诚,而露出指尖的行为则显示了作者对她的不满和不屑,也让人感受到一种玩世不恭的情绪。

整首诗词以戏谑和调侃的语气,将作者的情感巧妙地表达出来。通过骰子游戏和暗喻的手势,描绘了作者对美丽姬人的思念和无法实现的愿望,同时也抒发了对她的疑惑和失望。这种戏谑的情感给人一种轻松和诙谐的感觉,同时也在暗示着诗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社交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tóu zǐ xún pāo guǒ shǒu niān, wú yīn dé jiàn yù xiān xiān.
骰子巡抛裹手拈,无因得见玉纤纤。
dàn zhī xuè dào jīn chāi luò, tú xiàng rén qián lù zhǐ jiān.
但知谑道金钗落,图向人前露指尖。
韵脚: 拼音:tóu zǐ xún pāo guǒ shǒu niān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四盐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骰〈名〉 色子 鱼名 骰,鱼名。《闽中海错疏》骰细如米粒,可鲊。”--《字汇补》 骰子 骰tóu

:子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同本义 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古文从巛,象发也。籀文从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说文》。按,象儿在襁褓中足倂也。 子,子息。--《广韵》 居然生子。--《诗·大雅·生民》 子也者,亲之后也。--《礼记·哀公问》 子者,父之合也。--《春秋繁露基义》 子者,父之阴也。--《汉书·杜钦传》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荀子》 又如子衣(小儿的胎衣 子zǐ ⒈儿,儿或女~女。~孙。泛指人男~。女~。 ⒉称从事某种行业的人士~。舟~。 ⒊〈古〉写在姓氏后面〈表〉对人的尊敬孔~。庄~。墨~。也指一个流派的人诸~百家。 ⒋〈古〉对人的敬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以~之矛,陷~之盾,何如? ⒌旧时称师长或门徒夫~。弟~。 ⒍植物的籽实或动物的生殖细胞瓜~。油菜~。卵~。精~。鱼~。 ⒎幼嫩的~鸡。~鸭。~姜。 ⒏〈古〉五等爵位(公侯伯~男)的第四等~爵。 ⒐〈古〉图书分类法,四部(经史~集)的第三部。 ⒑从母体产生的,跟"母"相对的~金(利息)。~音(辅音)。 ⒒地支的第一位,也用作次序第一。 ⒓ ⒔ ⒕ ⒖ ①弟弟,子侄等职工~弟。 ②后辈,年轻人工农~弟。 ⒗子(读轻声)词的后缀。加在名词、形容词或动词等的词素之后绳~。珠~。凳~。瘦~。瘸~。出了乱~。 ⒘子(读轻声)少数量词的后缀一揽~。敲几下~门。 子zi 1.名词后缀。 2.某些量词的后缀。 3.用于动词﹑形容词词素之后,构成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4.助词。表示时态﹑动态,相当于"着"﹑"了"。 5.助词。表示语气 。

:巡 (形声。从辵,川声。本义到各地视察;巡行) 同本义 巡,视行也。--《说文》 五载一巡守。--《虞书》。郑注行视所守也。殷制六年一巡守,周制十二年一巡守。” 巡守者,巡所守也。--《孟子》 昼三巡之。--《周礼·掌固》 巡问而观察之。--《周礼·司谏》 仆人巡宫。--《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巡丈城。--《左传·襄公九年》 宾客则巡其道脩。--《周礼·遂师》 师兄,我去巡山,你莫成跟我去听的?--《西游记》 臣从君还轸,巡于天下,怨其多矣。--《国语》 又如巡风料哨(巡 巡(廵)xún ⒈往来查看~视。~夜。~逻。~查。 ⒉遍。多用于给全座人斟酒几~。酒过三~。 ⒊ 巡yán 1.随;衔接。 2.沿着,顺着。

:拋 (形声。本义丢弃) 同本义 管儿不作供奉儿,抛在东都双鬓丝。--唐·元稹《琵琶歌》 纸片抛落。--《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抛漾(抛弃);抛撒(抛弃;脱落;洒落);抛撇(抛开;撇弃);抛官(辞官,弃官);抛除(丢弃,抛掉) 抛,掷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唐·欧阳炯《贺明朝》 又如抛砖引玉;抛丸(杂技之一。两手上下抛接多个弹丸不使落地);抛扔(投掷);抛珠滚玉(比喻流泪);抛声炫俏(故意声张卖弄);抛泊(抛锚停泊) 以低价大量卖出 抛(拋)pāo ⒈投,扔~物。 ⒉丢掉~弃。 ⒊暴露~头露面。 ⒋ ⒌ ①车、船等发生故障,中途停止行驶。 ②事情在进行中因故停止。

:裹 (形声。从衣,果声。本义包,缠) 同本义 裹,缠也。--《说文》 朱三百,裹。--《穆天子传》 富之以国裹。--《管子·君臣》。注谓财货所苞裹而藏也。” 无不裹也。--《吕氏春秋·本生》。注犹囊也。” 绿叶紫裹。--宋玉《高唐赋》 濯颖散裹。--郭璞《江赋》 乃取蒙冲头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资治通鉴》 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醊而哭之。--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裹束(包裹束缚);裹足(包裹足部。亦作果足”盘缠,盘费);裹革(马革裹尸) 携带 裹guǒ ⒈包,缠~腿。~创伤。 ⒉ ⒊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手,拳也。--《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 艮为手。--《易·说卦》 三阴在手。--《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 则不手拜。--《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 头至手曰拜手。--《公羊传·宣公六年》注 携手同行。--《诗·邶风·北风》 携手同归。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邶风·击鼓》 又如手纽(手铐);手杻(手铐之类的刑具);手脚了得(手脚厉害,指有 手shǒu ⒈人体的上肢(多指腕以下部分)~背。~掌。拍~。 ⒉拿着钥匙在~里。 ⒊亲身~书。亲~。 ⒋做某种事的人,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水~。助~。选~。神枪~。种稻能~。 ⒌本领,技能显两~儿给大家看看。 ⒍ ⒎ ⒏ ⒐ ⒑ ①文学、艺术作品等表现的技巧。 ②待人处世的不正当方法,也称"手腕"。 ⒒ ①本领,能耐。 ②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③同"手法 ②"。 ⒓ ①手做的姿势〈表〉某种含义。 ②某种操作姿势。 ⒔

:拈〈动〉 (形声。从手,占声。本义用指取物) 同本义 拈,揶也。--《说文》 拈,持也。--《广雅》 女何蚩而三招子。--《列子·汤问》。注拈,指取物也。” 我二人拈阄,拈着的先去。--《三国演义》 如拈毫(拿笔。借指写作或绘画);拈团儿(拈阄);拈撮(用指头取物);拈周试晬(抓周。小儿周岁从罗列的多种物品中拈取,旧俗以为可预测未来的性情志趣);拈酒(唐代口语。拿 起酒杯吃酒) 摆弄 拈niān用手指搓捏或取物~须。~笔。~阄(抓阄儿)。不要~轻怕重。 拈niǎn 1.捻,用手指搓转。 拈diān 1.掂,用手估量轻重。参见"拈掇"﹑"拈斤播两"。 2.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