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滹沱河冻军回探

"滹沱河冻军回探"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03:35:17


简介: “滹沱河冻军回探”出自唐代周繇的《送入蕃使》,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ū tuó hé dòng jūn huí tà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出处: 《送入蕃使》
内容:
猎猎旗幡过大荒,敕书犹带御烟香。
滹沱河冻军回探,逻逤孤城雁著行。
远寨风狂移帐幕,平沙日晚卧牛羊。
早终册礼朝天阙,莫遣虬髭染塞霜。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周繇
诗人介绍: 周繇(841年-912年),字为宪,池州(今属安徽)人(唐才子传作江南人,此从唐诗纪事)。晚唐诗人,“咸通十哲”之一。家贫,工吟咏,时号为“诗禅”。与段成式友善。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举进士及第。调福昌县尉,迁建德令。后辟襄阳徐商幕府,检校御史中丞。著有诗集《唐才子传》传世。《全唐诗》收有繇诗一卷共22首。
翻译:

《送入蕃使》是一首唐代周繇的诗词,描述了送别使者去西北边疆的情景。

猎猎旗幡过大荒,敕书犹带御烟香。
滹沱河冻军回探,逻逤孤城雁著行。

这首诗以形容疆域辽阔的大荒为开场,旗幡猎猎飘扬,透露着使者出使的雄心壮志。敕书上浸染着皇上广袤天下的统治气派,仿佛散发着皇权的香味。

诗的下半部分描写了河流的冰封,军队在寒冷的天气里返回边疆,雁鸟在寒风中飞翔,回眸望着孤独的城市。这里描绘了西北边境的荒凉景象,以及边疆军队的辛勤岁月。

远寨风狂移帐幕,平沙日晚卧牛羊。
早终册礼朝天阙,莫遣虬髭染塞霜。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使者所到之处的远寨,那里的风像狂人一样呼啸着,帐幕不断随风摇曳。在平坦的沙地上,太阳渐渐西沉,眼下只剩下宁静的牛羊。

诗的结尾用意味深长的话语表达了对边疆工作的劝勉,使者们要以祭拜天子的礼仪去面对身边荒凉的环境,希望他们能够坚守自己的使命,不被严寒所侵蚀。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描写和劝勉为主,表达了外出使命的荣耀和边疆辛勤工作的艰辛。通过对大荒、冰封河流、孤独城市、远寨风声和平沙日晚的描写,诗词创作出一幅边疆疆域广阔、寂寥而又壮丽的画面。最后的劝勉也是对使者们的鼓励和祝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liè liè qí fān guò dà huāng, chì shū yóu dài yù yān xiāng.
猎猎旗幡过大荒,敕书犹带御烟香。
hū tuó hé dòng jūn huí tàn,
滹沱河冻军回探,
luó suò gū chéng yàn zhe xíng.
逻逤孤城雁著行。
yuǎn zhài fēng kuáng yí zhàng mù, píng shā rì wǎn wò niú yáng.
远寨风狂移帐幕,平沙日晚卧牛羊。
zǎo zhōng cè lǐ cháo tiān què, mò qiǎn qiú zī rǎn sāi shuāng.
早终册礼朝天阙,莫遣虬髭染塞霜。
韵脚: 拼音:hū tuó hé dòng jūn huí tàn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滹〈名〉 滹沱 滹hū滹沱河,源出山西省五台山,流入河北省与滏阳河汇合为子牙河。

:沱 (形声。从水,它声。本义江水支流的通名) 同本义 沱,江别流也。--《说文》 又如沱汜(泛指江水支流) 可以停船的水湾 沱江 沱 〈形〉 恸哭的,泪如雨下的 出涕沱若,戚嗟若。--《易·离》 大雨瓢泼的样子 噫欠为飘风,濯手大雨沱。--唐·韩愈《读东方朔杂事》 沱tuó沱江,在四川省。 沱duò 1.见"淡沲"。 沱chí 1.护城河。

:河〈名〉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说文》 导河积石。--《书·禹贡》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三豕涉河。--《吕氏春秋·慎行论》 又如河堧(黄河河边之地);河湟(黄河与湟水);河朔(泛指黄河北岸的地方);河洛(黄河与洛水);河堑(黄河沿岸的壕沟) 河流的通称 南方无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谓之河。--《汉书·司马相如传》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韩信钓河曲。--《后汉书·郦炎传》 散作满河星。╠ 河hé ⒈水道的通称~流。运~。 ⒉特指黄河~西。~套。江(长江)淮~汉(汉汉水)。 ⒊ ⒋ ⒌

:冻 (形声。从仌,东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冻,仌也。--《说文》 壮冰曰冻。--《风俗通》 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 风掣红旗冻不翻。--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又如冻柱(冻住);冻浦(结了冰的河川) 受冻;感到寒冷 夜冻寒。--《管子·五辅》 人马冻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又如冻草(使草受冻);冻树(寒霜凝结在树木上);冻笔(因寒冷而冻结的毛笔) 冻 厚冰 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 又如冻合(冰封);冻冻(冰);冻轮(冰轮);冻雪(冰雪) 汁液或其他含 冻 dòng ①(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肉。 ②汤汁类凝结成半固体肉~。 ③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脚~了。 【冻土】指温度在0℃以下,因冻结而含冰的各种土石层。按保持时间可分为暂时性冻土、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多年冻土在地球上的分布约占陆地面积的1/4,主要分布在苏 联和加拿大。 冻dōng 1.见"冻雨"﹑"冻冻"。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军,圜围也。--《说文》 军,围也。--《广雅》 军于庐柳。--《国语·晋语》 注犹屯兵粮储也。” 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银雀山汉墓竹简》 攻杀 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周礼》 指挥作战 祝聃射中王肩,王亦能军。--《左传·桓公五年》 建德不能军,以百余骑走饶阳。饶阳无备,因取之。-- 军jūn ⒈武装部队~队。空~。~。陆~。 ⒉军队的编制单位,它是师的上一级。 ⒊泛指军事的或有组织的集体~机。~令。抗洪大~。 ⒋驻扎~细柳(细柳地名)。

:回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同本义 回,转也。--《说文》 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荀子·儒效》 诡文回波。--《淮南子·本经》 畔回穴其若兹兮。--《汉书·叙传》 虎鼓瑟兮鸾回车。--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山回路转不见君。--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廊腰缦回。--唐·杜枚《阿房宫赋》 峰回路转。--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回湍(回旋的急流);回倒(回旋倾倒);回纡(迂 回(囬)huí ⒈返,还,归~家乡。~祖国。~来吧。 ⒉答复,报答~音。~电。~报。 ⒊掉转,看过去,忆往昔~首。~顾。~忆。~心转意。 ⒋曲折,环绕,旋转~形针。峰~路转。巡~医疗。 ⒌量词两~事。他去了一~北京。 ⒍长篇小说的章节章~小说。第八~。 ⒎ ⒏ ⒐ ①头朝后转~头看。 ②等一会儿~头再说。 ③回归,返回切莫一去不~头。 ④醒悟,改邪归正~头是岸。 ⒑ ⒒

:探〈动〉 (形声。从手,羇声。本义摸取) 同本义 探,远取之也。--《说文》。按,远取犹深取也。 探,取也。--《尔雅》。注摸取也。” 必探筹而定分。--《铨言》。注捉筹也。” 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书·多方》 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不待探筹投钩而公。--《荀子·君道》 日中如探汤。--《列子·汤问》 探石发穴。--《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探丸(摸取药丸;又指摸取弹丸以决定谋杀官吏之事);探囊(伸手到袋中摸取) 探求 前来一探。--《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又如探本(探求 探tàn ⒈掏,摸取~囊取物。 ⒉测量,寻求,研究~测。~索。~寻。~矿。~讨。 ⒊侦察,做侦察的人~敌情。密~。侦~。 ⒋试,打听试~。先~ ~他的口气。 ⒌访问,看望~问。~亲。~病人。 ⒍伸出~出了头。行车时身、手不要~出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