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怆惶玉石竟俱焚

"怆惶玉石竟俱焚"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2 10:44:45


简介: “怆惶玉石竟俱焚”出自明代王泽的《姑苏感事(二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uàng huáng yù shí jìng jù fé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
出处: 《姑苏感事(二首)》
内容:
天星夜落水犀军,又见吴宫走鹿群。
睥睨金汤徒自固,怆惶玉石竟俱焚
将军只合田横死,国士宁无豫让存。
风雨明年寒食节,□盂谁上太妃坟。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王泽
诗人介绍: (1623—1705)清湖北黄冈人,字涓来,号昊庐。顺治十二年进士。历官礼部尚书,疏请移湖口关还设九江,商民称便。工诗,喜与洪升、姜宸英等游,所作皆和平安雅。有《鹤岭山人集》等。
翻译:

《姑苏感事(二首)》是明代王泽创作的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一系列令人感慨的景象和情感,具有浓郁的忧国忧民情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天星夜落水犀军,
又见吴宫走鹿群。
睥睨金汤徒自固,
怆惶玉石竟俱焚。
将军只合田横死,
国士宁无豫让存。
风雨明年寒食节,
□盂谁上太妃坟。

诗意和赏析:
此诗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明末乱世的动荡景象,流露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社会现象的不满。

首句“天星夜落水犀军”,描绘了天空中星辰暗淡,水中犀牛军队离去的景象。这里的天星和水犀都是象征权力和军队的意象,暗示国家的衰败和军队的离心离德。

接着,“又见吴宫走鹿群”,吴宫指的是明朝的都城南京,走鹿群象征着朝廷内部的腐败和动荡。这句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和不满。

“睥睨金汤徒自固”,睥睨表示高傲自大,金汤指的是封建统治的权力中心,意味着权贵们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国家的存亡。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统治者的愤懑。

“怆惶玉石竟俱焚”,玉石指的是贵重的宝物,焚烧象征着被毁灭。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文化财富和人才的浪费和破坏的痛心之情。

“将军只合田横死,国士宁无豫让存”,将军指的是忠诚的将领,田横是忠臣的代表,宁无豫让存表示宁愿死而不愿屈服。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忠臣忠义的讴歌和对国家的痛惜。

“风雨明年寒食节,□盂谁上太妃坟”,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表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这句暗示了明朝的兴衰和国家的沉沦,对往昔的美好时光的怀恋。

整首诗以忧国忧民为主题,通过描绘社会动荡和统治阶级的腐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社会现象的不满。描写细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示了明代末年社会的动荡和作者的忧国忧民情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tiān xīng yè luò shuǐ xī jūn, yòu jiàn wú gōng zǒu lù qún.
天星夜落水犀军,又见吴宫走鹿群。
pì nì jīn tāng tú zì gù, chuàng huáng yù shí jìng jù fén.
睥睨金汤徒自固,怆惶玉石竟俱焚。
jiāng jūn zhǐ hé tián hèng sǐ, guó shì níng wú yù ràng cún.
将军只合田横死,国士宁无豫让存。
fēng yǔ míng nián hán shí jié, yú shuí shàng tài fēi fén.
风雨明年寒食节,□盂谁上太妃坟。
韵脚: 拼音:chuàng huáng yù shí jìng jù fén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怆 (形声。从心,仓声。本义悲伤) 同本义 怆,伤也。--《说文》 怆,悲也。--《广雅》 必有悽怆之心。--《礼记·祭义》 又如怆慌(悲伤慌张);怆惶(悲切惊惶);怆恻(悲伤?恻);怆怆(悲痛哀伤);怆悢(悲愤忧伤) 匆遽,慌乱 怆然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姜夔《扬州慢》 怆然泪下 怆痛 怆痛不已 怆 chuàng悲伤。 【怆然】伤悲的样子~泪下。 怆(愴)chuàng悲伤~然。悽~。 怆chuàng 怆chuǎng 1.失意貌。参见"怆恍"。

:惶 (形声。从心,皇声。本义恐惧,惊慌) 同本义 惶,惶恐也。--《说文》 惶,惧也。--《广雅》 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史记·刺客列传》 孟贲狎猛虎而不惶。--《潜夫论·卜列》 多官惶惶,只得散去。--明·梦觉道人《三刻拍案惊奇》 又如惶惶(惊恐不安);遑迫(惊慌);惶汗(惊惧而汗流);惶沮(恐惧沮丧);惶怖(恐惧害怕) 惶huáng恐惧,惊慌~惑。~恐。~ ~不可终日。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又如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 玉yù ⒈一种珍贵的矿石,质细而坚硬,有光泽,微透明,可雕琢成簪、环等装饰品。〈喻〉洁白、美丽~颜。~龙。~人。 ⒉敬词~体。~照(人像照片)。 ⒊ 、穗可作饲料用。

:石 dan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白居易《官牛》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石 shi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石shí ⒈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头。矿~。岩~。 ⒉指石刻金~。碑~。 ⒊使用石头制成的~针。~砚。~磨。 ⒋〈古〉作武器用的石块矢~。 ⒌〈古〉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 ⒍〈古〉容量单位。十斗为一~。 石dàn 1.岩石;石头。构成地壳的矿物硬块。 2.指陨石。 3.指磨刀石。引申为磨平。 4.乐器名。指石磬。古代八音之一。 5.指碑碣。 6.指矿物类药物。 7.指道教 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8.指砭石。古时治病用的石针。 9.引申为针砭,用石针治病。 10.结石的省称。 11.坚固;坚硬。 12.形容声音重浊﹑不响亮。 13.投掷 。 14.通"硕"。大。参见"石师"﹑"石画"等。 15.古地名。 16.古西域国名。 17.量词。(今读dàn)。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 18.量词。(今读dàn)。计算重量 的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19.量词。(今读dàn)。官俸的计量单位。秦汉以为官位的品级,如万石﹑二千石等。 20.量词。(今读dàn)。计算弓弩强度的单位。 21.量 词。(今读dàn)。方言。计算农田亩分的单位。 22.姓。

:竟 (会意。从音,从人。本义奏乐完毕) 同本义 竟,乐曲尽为竟。--《说文》 凡乐成则告备。--《周礼》『·郑玄注成,谓所奏一竟。” 泛指结束,完毕 竟,终也。--《玉篇》 竟,穷也。--《广雅》 谮始竟背。--《诗·大雅·瞻卬》。笺犹终也。” 振于无竟。--《庄子·齐物论》 秦王竟酒。--《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语竟。--唐·李朝威《柳毅传》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竟学(学完,学到底);未竟之业;事竟 追究 竟jìng ⒈完毕,终了看书既~(既已经)。未~的事业。〈引〉终于,到底,终究毕~获胜。有志~成。究~有什么用? ⒉整,从头至尾~天。~世。 ⒊居然,〈表〉未料想到~然。~会。~敢。

:俱 (形声。从人,具声。本义走在一起,在一起) 同本义 俱,皆也。--《说文》 而仪与之俱。--《战国策·齐策》。注偕也。” 道可载而与之俱也。--《庄子·天运》 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史记·魏公子列传》 百余人俱。--《汉书·李广苏建传》 与李陵俱。 处与之俱。--《世说新语·自新》 使与书俱。--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等同 所谓后者应不俱也。--《素问·三部九侯论》。注犹同也。” 伊尹、箕子才俱也,伊尹为相,箕子为奴。--《论衡》 俱 俱jù ⒈全,都~黑。~在。百废~兴。 ⒉在一起行则与~,止则相对。 ⒊ 俱jū 1.姓。晋有俱石公,唐有俱文珍。见《晋书.石勒载记》﹑《旧唐书.宦官传》。

:焚〈动〉 (会意。从火,从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 用火烧山林宿草。 焚,烧田也。--《说文》 焚咸丘。--《公羊传·桓公七年》。传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 焚林而田。--《韩非子·难一》 烧 焚,烧也。--《广雅》 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遂从而尽焚之。--《左传·成公十三年》 乃焚大槐。--《庄子·外物》。司马注谓霹雳时烧大树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汉·贾谊《过秦论》 焚拜如 焚 fén烧~烧。~书。自~。 焚fèn 1.倒毙。参见"焚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