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G 告我困道路

"告我困道路"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30 22:50:47


简介: “告我困道路”出自宋代张耒的《寄陈九》,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ào wǒ kùn dào lù,诗句平仄:仄仄仄仄仄。
出处: 《寄陈九》
内容:
别来常思君,无异饥待哺。
如何偶相逢,握手复告去。
念初别子时,芳草才及屦。
天时不可留,再见岁云暮。
出门怪子瘦,告我困道路
飘飘千余里,陆走复水泝。
古来黄金尽,壮士色亦沮。
斯人独何少,乃有衣食虑。
才高穷不怨,志大贫若富。
吾将告君理,子其听我布。
人生不终穷,否泰亦有数。
子其保所有,锥颖囊必露。
古来立功名,其始不无忤。
得难失自寡,进锐退亦遽。
念君归海濒,谁与朝夕聚。
我方困而学,每翼朋友助,一从城北归,梦魂见已屡。
愿因南来者,时以尺书寓。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张耒
诗人介绍: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翻译: 另外来常常想到你,没有什么不同饥饿待哺。
如何偶然相逢,握着我的手又告诉了。
念开始另你时,芳草才能及鞋。
天时不可留,再次看到年终。
出门怪你瘦,告诉我生活道路。
飘飘千里,陆走再水逆。
自古以来黄金尽,武士色也沮丧。
这人为什么少,于是有衣食担心。
才高穷不怨恨,志大贫困如果富。
我将告诉你理,你要听我布。
人生不能穷尽,好坏也有几个。
子其保所有,锥锥囊必露。
自古以来建功立业,他开始不没有冲突。
得难以失去自己少,锐意进取后也急忙。
念你回到海边,谁与早晚聚集。
我正困而学习,每个翼朋友帮助,
一从城北归,梦魂已多次出现。
希望通过南来的,当时因为尺书寓。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读音: bié lái cháng sī jūn, wú yì jī dài bǔ.
别来常思君,无异饥待哺。
rú hé ǒu xiāng féng, wò shǒu fù gào qù.
如何偶相逢,握手复告去。
niàn chū bié zǐ shí, fāng cǎo cái jí jù.
念初别子时,芳草才及屦。
tiān shí bù kě liú, zài jiàn suì yún mù.
天时不可留,再见岁云暮。
chū mén guài zi shòu, gào wǒ kùn dào lù.
出门怪子瘦,告我困道路。
piāo piāo qiān yú lǐ, lù zǒu fù shuǐ sù.
飘飘千余里,陆走复水泝。
gǔ lái huáng jīn jǐn, zhuàng shì sè yì jǔ.
古来黄金尽,壮士色亦沮。
sī rén dú hé shǎo, nǎi yǒu yī shí lǜ.
斯人独何少,乃有衣食虑。
cái gāo qióng bù yuàn, zhì dà pín ruò fù.
才高穷不怨,志大贫若富。
wú jiāng gào jūn lǐ, zi qí tīng wǒ bù.
吾将告君理,子其听我布。
rén shēng bù zhōng qióng, fǒu tài yì yǒu shù.
人生不终穷,否泰亦有数。
zi qí bǎo suǒ yǒu, zhuī yǐng náng bì lù.
子其保所有,锥颖囊必露。
gǔ lái lì gōng míng, qí shǐ bù wú wǔ.
古来立功名,其始不无忤。
dé nán shī zì guǎ, jìn ruì tuì yì jù.
得难失自寡,进锐退亦遽。
niàn jūn guī hǎi bīn, shuí yǔ zhāo xī jù.
念君归海濒,谁与朝夕聚。
wǒ fāng kùn ér xué, měi yì péng yǒu zhù,
我方困而学,每翼朋友助,
yī cóng chéng běi guī, mèng hún jiàn yǐ lǚ.
一从城北归,梦魂见已屡。
yuàn yīn nán lái zhě, shí yǐ chǐ shū yù.
愿因南来者,时以尺书寓。
韵脚: 拼音:gào wǒ kùn dào lù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告〈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牛”,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本义报告,上报) 同本义 告,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说文》 乃告太王王季文王。--《书·金滕》 告公用圭。--《易·益》 必告父母。--《诗·齐风·南山》 以告于乡先生君子。--《仪礼·乡射礼》 告,请也。--《尔雅·释言》 敢以告于先君。--《吕氏春秋·赞能》 敢敬告天子。--《书·康王之诰》 予誓告汝。--《书·甘誓》 诞告万方。--《书·汤诰》 不告而娶。--《列子·杨朱》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 告gào ⒈用语言或文字让人知道~诉。~示。忠~(规劝)。通~。布~。 ⒉检举别人,提起诉讼~发。控~。原~。被~。 ⒊请求~饶。~假还乡。 ⒋表明~辞。自~奋勇。 ⒌宣布或表示事情状况~成。事已~终。抢险~急。前方~捷。 告jū 1.审讯定罪。

:我 (会意。从戈,从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义兵器。基本义第一人称代词) 自称;自己 我,施身自谓也。--《说文》 观我生。--《易·观卦》 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上》 又如我行(我这里);我身(我自己;我这个人);我咱(我自。我,我自己);我见犹怜(形容女子容貌姿态美丽动人);我家(自己。我们家);我侬(方言。我)--按上古时代,吾” 和我”在语法上有分别。吾”不用于动词后面作为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 己方;己国 我wǒ ⒈自称,自己~国。忘~工作。~行~素。 ⒉自己的一方分清敌~。

:困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囗,象房的四壁;里边是生长的树木。本义废弃的房屋) 同本义 困,故庐也。--《说文》 梱”的本字。门槛 试藉车之力而为之困。--《墨子·备城门》 困〈形〉 穷;贫困 困,穷也。--《广雅》 行而无资谓之乏,居而无食谓之困。--《周礼·地官·禀人》疏引书传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论语》 以振穷困。--《吕氏春秋·慎大》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僖公三十年》 岁饥民困。--《史记·宋世家》 今岁不登,已遣使节振贷困乏。--《汉书· 困( ⒊ ⒋睏)kùn ⒈穷苦,艰难贫~。~窘。排除~难。摆脱~境。 ⒉陷在艰难痛苦中~在深山老林。~兽犹斗。为病痛所~。〈引〉包围围~。把敌人~在碉堡里。 ⒊疲乏~倦。~乏。 ⒋〈方〉睡~觉。

:道 (形声。从辵,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道,所行道也。--《说文》 一达谓之道。--《尔雅》 道坦坦。--《易·履》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五十三章 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

:路〈名〉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路,道也。--《说文》 路,途也。--《尔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艮为径路。--《易·说卦》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又如路奠(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桌祭奠);路赆(友人相赠的路费);路引(行路的通行凭证);路歧(路歧人。宋元时对沿街卖艺人的俗称;贫贱的 路lù ⒈道,来往的通道~途。~径。道~。铁~。〈引〉路程八千里~。 ⒉方向,条理,途径出~。思~。活~。忠谏之~。 ⒊方面,地区几~进攻。东~货物。 ⒋种类头~货。大~货。三~货。 ⒌〈古〉车筚~(柴车)。 ⒍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称。宋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地区"。 路luò 1.通"落"。以绳周绕。 2.通"乐"。 3.见"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