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逶迤过渚台

"逶迤过渚台"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10:14:10


简介: “逶迤过渚台”出自明代周玉如的《晚晴》,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ēi yí guò zhǔ tái,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出处: 《晚晴》
内容:
久雨愁无极,斜阳喜乍开。
树披残霭出,山挟断云来。
的历穿花径,逶迤过渚台
更须林月上,清赏一追陪。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周玉如
诗人介绍: 周洁,字玉如,家江东城南胭脂巷中。年十四,归应天府判张鸣凤。张罢官,携归临桂数年后,诒书省父,寄诗一册,名《云巢诗》,金陵人竞传写之。
翻译:

《晚晴》

久雨愁无极,
斜阳喜乍开。
树披残霭出,
山挟断云来。
的历穿花径,
逶迤过渚台。
更须林月上,
清赏一追陪。

中文译文:
长时间的雨令人忧愁无尽,
斜阳欢喜地初次绽放。
树木透露出残余的雾气,
山峦间夹带着断断续续的云彩。
晚霞穿过花径,
曲曲折折地穿过渚台。
更需要林间的明月升起,
清爽地欣赏一番。

诗意和赏析:
《晚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天晴的晚上景色。诗人周玉如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描写手法,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首两句“久雨愁无极,斜阳喜乍开”,通过对比雨后的愁闷和阳光的喜悦,展现了转机的到来。雨水的持续让人感到忧愁无尽,但当斜阳初次出现时,带来了喜悦和希望。

接下来的两句“树披残霭出,山挟断云来”,通过描写树木透露出残余的雾气和山峦间夹带的云彩,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丰富多样的景色。这些意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

后两句“的历穿花径,逶迤过渚台。更须林月上,清赏一追陪”,通过描写晚霞穿过花径、曲曲折折地穿过渚台,表达了诗人对景色的追逐和欣赏之情。最后一句提到需要林间的明月升起,意味着夜晚的美景也值得期待。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意象和流畅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雨后的愁闷与阳光的喜悦相对照,展示了转折和变化的美感。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流露,同时也能够从中体会到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jiǔ yǔ chóu wú jí, xié yáng xǐ zhà kāi.
久雨愁无极,斜阳喜乍开。
shù pī cán ǎi chū, shān xié duàn yún lái.
树披残霭出,山挟断云来。
de lì chuān huā jìng, wēi yí guò zhǔ tái.
的历穿花径,逶迤过渚台。
gèng xū lín yuè shàng, qīng shǎng yī zhuī péi.
更须林月上,清赏一追陪。
韵脚: 拼音:wēi yí guò zhǔ tái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逶 (形声。从辵,委声。本义弯曲而绵延不断的样子) 同本义 逶,逶迆,袤去之貌。--《说文》 望旧邦兮路逶随。--《楚辞·九思·逢尤》 秩如逶随(迂曲遥远的样子);逶丽(曲折盘旋的样子) 逶wēi ①弯曲而长的样子山道~迤。 ② 从容自得的样子~迤回家。 ③依顺的样子~迤势利之间。

:迤 (形声。《说文》本作迆”。从辵,也声。迆”当从施省声。本义地势斜着延伸) 同本义 林公 又如迤迤(斜向延伸的样子;延续不断的样子);迤衍(地势斜延而平坦广阔) 延续 迆 相当于往”、向” 闻一路迤西,莫盛于大理永昌境。--《徐霞客游记》 迆逦 瞿塘迆逦尽,巫峡峥嵘起。--苏 迤(迆)yǐ ⒈斜行,地势斜着延长。 ⒉斜倚。 ⒊往,向,往某方向延伸天山~东。 ⒋ 迤(迆)yí 迤tuó 1.见"迤迤"﹑"迤逗"。

:过 古国名 处浇于过,处豷于戈。--《左传·襄公四年》 姓,过国之后 过 (形声。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唈声。本义走过,经过) 同本义 过,度也。--《说文》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行过夷门,见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过江;过马路;从这条街上过;从他门前过;路过(途中经过);过翼(经过的飞鸟);过宾( 过(過)guò ⒈经历,经历某个空间、时间、地点~去。经~。走~。度~。~节。~桥。~河。 ⒉进行某种处理~磅。~滤。~目。 ⒊超越,超出某种范围或限度胜~。太~分。莫~火。~于激动。刚刚~期。已~半数。 ⒋转移,传递,交往~户。~电。~从。 ⒌错误~失。~错。知~必改。 ⒍用在动词后面。 ①助词。〈表〉曾经或完毕看见~。去~了。曾用~。吃~了。 ②与"来"、"去"连用,〈表〉趋向搬~来。走~去。 ⒎ ⒏ ①花费太多。 ②辜负。 ⒐ ⒑ ⒒ ⒓ ⒔ 过(過)guō姓。 过huò 1.车的盛膏器。 2.通"祸"。灾祸。

:渚 (形声。从水,者声。本义古水名。渚水) 水中的小洲 小洲曰渚。--《说文》引《尔雅》。传渚,小洲也。” 两涘渚涯之间。--《庄子·秋水》 渠弭于有渚。--《国语·齐语》 夕弭节兮北渚。--《楚辞·湘君》 乘鄂渚而反顾兮。--《楚辞·涉江》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诗·召南·江有渚》 避渚洲。--宋·文天祥《后序》 又如渚牙(洲上初生的草芽);渚田(小洲上的田);渚烟(笼罩在小洲上的烟雾);渚泽(洲中积水的洼地) 水边 汛洲清川渚,遥望高山阴。 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沙~。江有~。

:台〈名〉 地名。台州”的简称 南发交广东温台。--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二首》 台〈名〉 (形声。小篆字形。从口,(以)声。从口,与表示喜悦有一定的联系。本义喜悦。 三台。星名。古代用三台来比喻三公 显要);台宿(三台星);台光(三台星光);台阶(三台星亦名泰阶,故称台阶);台斗(比喻宰辅 台tāi天台山,在浙江省。 台(臺)tái ⒈高而平的建筑物戏~。讲~。阳~。了望~。 ⒉像台的东西井~。窗~。 ⒊器物的底座灯~。炮~。 ⒋敬词~兄。~鉴。 ⒌量词两~戏。三~机器。 ⒍〈古〉官署名,清代地方高级官署名中~。宪~。藩~。道~。 ⒎台湾省的简称~胞。 ⒏桌子,案子写字~。梳妆~。 ⒐ ⒑ ①飖风] ①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的一种极其猛烈的风暴,风力常达12级以上,同时伴有暴雨。 ②演员在台上表演时的风度。 台yí 1.我。 2.何;什么。 3.喜悦;愉快◇作"怡"。 4.姓。 5.明有台汝砺,见《明清进士题名碑录.崇祯十年丁丑科》。 台sì 1.通"嗣"。继承。 2.通"始"。开始,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