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J 渐识空虚不二门

"渐识空虚不二门"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20:09:30


简介: “渐识空虚不二门”出自宋代辛弃疾的《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àn shí kōng xū bù èr mé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出处: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
内容:
渐识空虚不二门,扫除诸幻绝根尘。
此心自拟终成佛,许事从今只任真。
有我故应还起灭,无求何自别冤亲。
西山病叟支离甚,欲向君王乞此身。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辛弃疾
诗人介绍: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翻译:

诗词:《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渐识空虚不二门,
扫除诸幻绝根尘。
此心自拟终成佛,
许事从今只任真。
有我故应还起灭,
无求何自别冤亲。
西山病叟支离甚,
欲向君王乞此身。

中文译文:
逐渐认识到虚空和无二的门径,
清除一切幻象,彻底铲除根源的尘埃。
这颗心自己决定最终成佛,
从今以后,只任由真实来指导。
因为有了我的存在,应该还清起灭之间的债务,
不再追求与冤亲仇敌的分别。
西山上一个病弱的老人非常孤独,
渴望向君王请求解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辛弃疾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诗人以自己即将告老之时的心情为切入点,表达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深思。

诗中的"空虚不二门"指的是禅宗的境界,表示诗人逐渐认识到世间的虚幻和无常,追求超越幻象的境地。"扫除诸幻绝根尘"则是诗人希望彻底摆脱一切幻象和尘埃,达到内心的纯净。

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通过自我修行最终成佛的心愿,意味着追求心灵的解脱和超越。他宣称从今以后,只顺从真实,不再受幻象迷惑。

诗中还提到"有我故应还起灭",意味着诗人要承担自己的责任,还清起灭之间的债务,这里可以理解为对过去的种种遭遇和纠葛的总结。而"无求何自别冤亲"则是表达了诗人不再追求与冤家仇敌的分别,以一种超越个人恩怨的心态面对世事。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他把自己比作西山上一位病弱的老人,感叹自己的身世与境遇,希望能够向君王寻求解脱。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超越尘世和追求内心自由的追求。通过对真实和幻象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真理和智慧的追求,并寄托了对人生的希望和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jiàn shí kōng xū bù èr mén, sǎo chú zhū huàn jué gēn chén.
渐识空虚不二门,扫除诸幻绝根尘。
cǐ xīn zì nǐ zhōng chéng fó, xǔ shì cóng jīn zhǐ rèn zhēn.
此心自拟终成佛,许事从今只任真。
yǒu wǒ gù yīng hái qǐ miè, wú qiú hé zì bié yuān qīn.
有我故应还起灭,无求何自别冤亲。
xī shān bìng sǒu zhī lí shén, yù xiàng jūn wáng qǐ cǐ shēn.
西山病叟支离甚,欲向君王乞此身。
韵脚: 拼音:jiàn shí kōng xū bù èr mén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渐 流入;入 东渐于海。--《书·禹贡》 又如渐渐(流淌的样子) 淹没,浸泡 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荀子·劝学》 淇水汤汤,渐车帏裳。--《诗·卫风·氓》 渐,渍也。--《广雅》 是渐之也。--《荀子·议兵》 渐之滫中。--《史记·三王世家》 治大地渐台。--《史记·孝武纪》 泽兰渐被径。--《文选·谢灵运·游南亭诗》 又如渐浸(浸润,渍染);渐涵(渐渍。犹浸润。引申为渍染,感化);渐摩(渐磨。浸润;教育感化);渐及(润泽普及) 熏染,可染 俗之渐民久。--《史记·货殖 渐jiān ⒈浸~渍。~染。 ⒉慢慢流入东~于海。〈引〉疏导禹功之大,~九川。 渐jiàn ⒈慢慢地,一点一点地,一步一步地逐~。~变。年齿(年龄)~长。循序~进。 ⒉事物的开端防微杜~。 渐qián 1.潜伏。 渐chán 1.山石高峻貌。

:识 (形声。从言。戠声。善于言谈,表示有知识,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 同本义 譺,知也。--《说文》 君子是识。--《诗·大雅·瞻卬》。笺知也。” 壹宥曰不识。--《周礼·司刺》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陶潜《桃花源诗》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谋攻》 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左传·成公二年》 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识味(知味);识空便(知趣;识相);识道(知圣道);识义(知义 识(譺)shí ⒈知道,认得,能辨别~字。认~。~别。~途老马。 ⒉学问,应知的,所知道的学~。知~。常~。有~之士。 ⒊见解,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⒋ 识(譺)zhì ⒈记住,做记号,也指记号、标志博闻强~。表~。款~。

:空〈形〉 空虚;内无所有。引申为空虚处,空档 空,空虚。--《广韵》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诗·小雅·大东》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水经注·江水》 仓禀实而囹圄空。--《管子·五辅》 夜静春山空。--唐·王维《鸟鸣涧》 送将军登空堡上。--明·魏禧《大铁椎传》 独卧空室之中。--汉·王充《论衡·订鬼篇》 而或长烟一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空衔(有官衔无实职或俸禄);空脑子(心中无盘算,没有头脑之意);空花阳焰(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空花虚幻之花。阳焰日光中浮动的烟尘 空kōng ⒈没有东西这里是~的。一座~楼房。 ⒉不实际,没有内容~虚。全是~想。~话连篇。〈引〉突然,无着落,白白地~忙。落~。~跑一回。 ⒊天空,天上晴~万里。燕飞~中。地对~导弹。 ⒋佛教用语。佛教认为世界一切皆~,所以佛教又叫"空门"遁入~门。 ⒌ ①物体中的窟窿。 ②没有内容~洞无物。 ⒍ ⒎ ⒏ ⒐ 空kòng ⒈使空,腾出来把它~着。~出一个书柜来。 ⒉闲着,没有被占用的~屋。今晚我有~。 ⒊间隙~隙。钻~子(〈喻〉有机可乘)。 ⒋亏损,亏欠亏~。 空kǒng 1.穴;洞。 2.口,嘴巴。 3.墓穴。 4.见"空道"。 5.中医用语。指血管,经络。

:虚 (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同本义 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说文》 河出昆仑虚。--《尔雅》 虚邑。--《易·升》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诗·傭风·定之方中》 以游逍遥之虚。--《庄子·天运》 又如虚莽(墟丘和草莽) 住所;处所 郑国,今河南之新郑,本高辛氏火正祝融之虚也。--《汉书》 通墟”。故城;废址;废墟;荒地 凡十三岁而社稷为虚。--《汉书·贾谊传》 无由不通,无虚不败。--《逸周书·文 虚xū ①空无所有。与"實"相对。 ②罄尽;耗费。 ③洞孔;空隙。引申指薄弱环节。 ④ 空闲;间断。 ⑤空出;空着。 ⑥疏松,不坚实或不结实。 ⑦稀少。 ⑧虚弱。 ⑨心慌,不踏实。 ⑩谦虚。 ⑾虚假,不真实。 ⑿指空话或诓骗。 ⒀空际,天空。 ⒁引申为凌空。 ⒂指抽象的理论。 ⒃含酒漱洗口腔。如"虚口"。 ⒄副词。凭空,毫无根据。 ⒅副词。徒然。不起作用。 ⒆副词。预先。 ⒇通"舒"。缓慢;从容。如"虚邪"﹑"虚徐"。21道教语。指无欲无为的思想境界。22指爻位。23古代占卜推算日辰用的术语。如"孤虚"。24星宿名。北方玄武 七宿之一,居中间。古人据其运行的情况,以考正仲秋的节气。 虚xū"墟"的古字。 ①山丘。 ②住所;处所。 ③废墟;荒地。 ④指使之成废墟。 ⑤野市,乡村集市。 虚xū ⒈空,跟"实"相对空~。乘~而入。~席以待。 ⒉徒然,白白的不~此行。不愿~生一番。 ⒊不真实,不实际~伪。~名。~荣。~构。~假。~无缥缈。 ⒋亏,弱体~。血~。太~。 ⒌谦逊,不自满~心。谦~。~怀若谷。 ⒍胆怯心~。胆~。 ⒎指思想政治、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先务~。以~带实。 ⒏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⒐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二 (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一加一的和 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说文》 因二以济民行。--《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 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 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韩非子·五蠹》 又如二加四得六;总数为二;二府(大肠和小肠;二太爷);二形(男女两性);二难(指难兄难弟,即蔡、宋两御史);二仪(两仪。指天地、阴阳);二纪(二十四年。一纪为十二年);二 氏(释教与道教);二军(汉代禁卫军之南军和北军);二南(原指《诗经》中的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閠,闻也。从二户相对,象形。按,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宅区域曰门。 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白虎通》 门常闭。--《墨子·号令》 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辞》 又如门阑(门帘;门框);门钉(大门上的圆头装饰物);门楔(门榄两端靠门框竖立的短木);门吊儿(门上的搭钩);门坎(门槛) 房屋、围墙、车船 门(閠)mén ⒈建筑物的进出口,设在进出口能开关的装置,泛指进出口前~。城~。洞~。飞机~。 ⒉形状或作用像门的炉~。球~。电~。 ⒊诀窍,途径,方法窍~。入~。找~路。 ⒋家,家族一~大小。双喜临~。灭~之祸。 ⒌宗教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佛~。左道旁~(指不是正经的东西)。 ⒍分类~类。分~别类。 ⒎跟师傅有关的~徒。同~(师兄弟)。 ⒏量词三~大炮。四~课程。 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