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J 竭海求珠蚌

"竭海求珠蚌"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13:36:11


简介: “竭海求珠蚌”出自宋代刘克庄的《送陈鲁叟使君赴广西漕》,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é hǎi qiú zhū bà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出处: 《送陈鲁叟使君赴广西漕》
内容:
韩杜曾游处,君行得细寻。
那知瘴烟里,忽有福星临。
竭海求珠蚌,搜山采翠禽。
定将冰与檗,一洗浊夫心。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刘克庄
诗人介绍: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翻译:

《送陈鲁叟使君赴广西漕》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刘克庄。这首诗词描述了陪同陈鲁叟使君前往广西漕运的情景,表达了对使君的祝福和对他使命的期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韩杜曾游处,君行得细寻。
那知瘴烟里,忽有福星临。
竭海求珠蚌,搜山采翠禽。
定将冰与檗,一洗浊夫心。

诗中的"韩杜曾游处"指的是韩愈和杜甫曾经游历过的地方,意味着作者对陈鲁叟使君的行程会像他们一样经历艰险。"君行得细寻"表示作者希望使君能够小心谨慎地前行。

"那知瘴烟里,忽有福星临"表达了作者对使君的祝福。瘴烟是指瘴气弥漫的地方,暗示了使君前往广西漕运的危险和困难。而"福星临"则预示着吉祥和幸运的到来,显示了作者对使君的希望和期待。

"竭海求珠蚌,搜山采翠禽"是一种修辞手法,意味着使君将会尽力去完成使命,像捕捞海底的珍珠和贝壳一样,采集山中的美丽鸟兽一样。

"定将冰与檗,一洗浊夫心"表达了作者对使君的期望。冰与檗都是清洁的象征,表示使君能够以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来洗涤人们心中的浊世俗之心。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陪同使君前往广西漕运的艰险和困难的关切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使君能够以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完成使命的期待。诗词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寓意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情优美、意境深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hán dù céng yóu chù, jūn xíng dé xì xún.
韩杜曾游处,君行得细寻。
nǎ zhī zhàng yān lǐ, hū yǒu fú xīng lín.
那知瘴烟里,忽有福星临。
jié hǎi qiú zhū bàng, sōu shān cǎi cuì qín.
竭海求珠蚌,搜山采翠禽。
dìng jiāng bīng yǔ bò, yī xǐ zhuó fū xīn.
定将冰与檗,一洗浊夫心。
韵脚: 拼音:jié hǎi qiú zhū bàng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三讲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竭 (形声。从立,曷声。本义背举;用肩背负) 同本义 五行之动,迭相竭也。--《礼记·礼运》。注犹负戴也。” 干涸;枯竭 伊洛竭而夏亡。--《国语·周语》。注涸也。” 渊泉不能竭。--《淮南子·说林》 竭泽而渔。--《淮南子·本经》 又如竭涸(干涸无水);枯竭(水源干涸) 穷尽 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彼竭我盈。 庶竭驽钝。--《三国志·诸葛亮传》 竭其庐之入。--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于是众人竭力挠之。--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人 竭jié ⒈尽,完~泽而渔。~尽全力。~诚服务。万世不~。 ⒉干涸水~不流。

:海〈名〉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海 海hǎi ⒈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东~。渤~。地中~。 ⒉大湖或大池的名称青~。洱~。中南~。 ⒊巨大的~盆。~量。夸~口。 ⒋众多的林~。文~。会~。人山人~。 ⒌容量大的器皿~坛。墨~。 ⒍

:求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 衣) 裘”的古字。皮衣 乐正求。--《汉书》 姓 求 〈动〉 请求;干请;乞助 求,乞也。--《增韵》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史记·屈原列传》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求其能千里也。 求救于孙将军。--《资治通鉴》 又如求浼(请求;央求);求神福(祈求神灵保佑;祝福);求张良,拜 求qiú ⒈寻找,想办法得到~解。~学。寻~。精益~精。上下~索。 ⒉恳请,乞助~人。~救。请~。乞~。 ⒊需要需~。要~。供~相应。

:珠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同本义 珠,蚌之阴精。--《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 珠足以御火灾。--《国语·楚语》 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尸子》 渊生珠而岸不枯。--《淮南子·说山》 珠盘玉敦。--《周礼·玉府》 大珠四枚。--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又 所货西洋珠。 又 公受珠。 又 出珠授之。 又如珠户(采珠的民户;珠饰的门户);珠履(以珍珠为饰的鞋子);珠碧(珍珠与碧玉);珠英(美如珍珠的花);珠翠(珍珠与翠玉);珠市(买卖珍珠的集 珠zhū ⒈ 。 ⒉样子像珍珠的东西水~。露~儿。眼~子。 ⒊ ⒋

:蚌 (形声。从虫,丰声。本义一种软体动物。有的能产珍珠) 同本义 离为蚌。--《易·说卦》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其喙。--《战国策·燕策》 巨 蝝函蛛。--《文选·左思·南都赋》 民食果菰 蝝蛤腥臊恶臭。--《韩非子·五蠹》 又如蚌蛤(蚌与蛤。长者曰蚌,圆者曰蛤);蚌壳(蚌的外壳) 美珠 蚌,美珠。--《类篇·虫部》 蚌 bàng 软体动物。有两个可以开合的椭圆形贝壳,里面有珍珠层。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种类产珍珠。又见bèng。 蚌 bèng又见bàng。 【蚌埠】市名。在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