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K 克斋从学艮斋地

"克斋从学艮斋地"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1 08:26:37


简介: “克斋从学艮斋地”出自宋代熊克的《访艮斋先生讲学之所》,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è zhāi cóng xué gěn zhāi dì,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出处: 《访艮斋先生讲学之所》
内容:
克斋从学艮斋地,溪友幸从诗友游。
泉响如闻读书韵,山容犹带济时忧。
呜呼道在人何在,籍甚名留迹不留。
欲揖高风宁复得。
归欤□□□抔□。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熊克
诗人介绍: 建宁建阳人,字子复。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知诸暨县。尝以文献曾觌,觌白于孝宗,得为校书郎。屡有论奏,言防御金人之策,孝宗嘉其识体,除起居郎兼直学士院。后出知台州,奉祠卒,年七十三。生平博闻强记,尤熟宋朝典故。有《九朝通略》、《中兴小历》、《诸子精华》。
翻译:

诗词:《访艮斋先生讲学之所》

中文译文:我从学艮斋的地方来,和朋友一起游山野。溪水潺潺似读书的声韵,山峦依旧承载着世间烦恼。唉,道之在人何处寻,书籍虽多名姓无留。想要向高风致意却不得,只能归去寻求真理。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来到艮斋先生的地方,与朋友一起游山玩水。溪水的声音让他联想到读书的声韵,山峦则承载了世间的烦恼。诗人感叹道理虽存在于人的内心,却很难找到。书籍虽然众多,但名字和姓氏的留下并不能保留真理。诗人想要向高尚的道德风范致意,却很难实现,只能归去继续追寻。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思索和追求。溪水的声音让他想起读书时的声韵,山峦则象征着世间的烦恼。诗人在观赏自然的同时,思考人生的意义和道德伦理的高尚。在现实生活中,诗人感叹道理虽然存在于人的内心,但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诗人想要向高风致意、追求真理,但却受到现实的限制。整首诗情感真挚,写景与抒情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真理的思考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kè zhāi cóng xué gěn zhāi dì, xī yǒu xìng cóng shī yǒu yóu.
克斋从学艮斋地,溪友幸从诗友游。
quán xiǎng rú wén dú shū yùn, shān róng yóu dài jì shí yōu.
泉响如闻读书韵,山容犹带济时忧。
wū hū dào zài rén hé zài, jí shén míng liú jī bù liú.
呜呼道在人何在,籍甚名留迹不留。
yù yī gāo fēng níng fù dé.
欲揖高风宁复得。
guī yú póu.
归欤□□□抔□。
韵脚: 拼音:kè zhāi cóng xué gěn zhāi dì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同本义 克,肩也。--《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 佛时仔肩。--《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 子克家。--《易·蒙》 邾子克。--《左传·隐公元年》 周王子克。--《左传·桓公十八年》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诗·豳风·伐柯》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书·大禹谟》 又如克当(担当,承受);克堪(胜利);克家(能承担家事);克祚(能继承祖辈的福禄);克家子(克家儿。能继承祖业 克( ⒈至 ⒋剋、 ⒈至 ⒋尅)kè ⒈攻破,战胜连~数城。~敌制胜。 ⒉制伏,抑制~服。~制。奉公~己。 ⒊约定或限定(时间)~日起程。~期完成。 ⒋通"刻"。雕刻,苛刻~画。性俭~。 ⒌能够~勤~俭。~尽职责。 ⒍消化~食。 ⒎公制重量单位,旧称"公分"。一千克为一公斤。 ⒏藏族地区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为二十五市斤。也是土地的面积单位,一克约为一市亩。 克kēi 1.训斥;狠狠批评。 2.方言。抠取。

:斋 (形声。从示,斎齐省声。本义斋戒,旧指祭祀前整洁身心) 同本义 斋,戒洁也。--《说文》 王斋日三举。盖王日一举。--《周礼·膳夫》 日中及夕则馂余斋,则每食一太牢也。--《周礼·太牢》 斋必变食,至不多食。--《论语》 秦王虽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遂许斋五日 秦王斋五日。 专意斋醮。--《明史》 又如斋宿(先一日斋戒,以表诚敬);斋沐(斋戒沐浴);斋事(斋戒祭祀的事);斋舍(古人斋戒时的居所);斋牛(供祭祀用的牛)。又指佛教的进餐用语。小乘禁过午食,以午前、午中 进食 斋(齭)zhāi ⒈迷信者祭祀前整洁身心~祭。~戒沐浴。〈引〉信奉佛教、道教等人吃的素食吃~。 ⒉施舍饭食给僧人~僧。 ⒊书房或学舍或某些商店名称书~。东~。荣宝~。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従,随行也。--《说文》 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 或从王事。--《易·坤》 啬人不从。--《易·夏小正》 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 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 顺从;依从 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 妇人从人者也。--《礼 从 cóng ①跟着跟~。 ②顺应;听从~命。 ③从事;参与~军。 ④采取某种方式或态度~宽处理、~略。 ⑤跟随的人随~。 ⑥从属的;次要的主~关系、~犯。 ⑦堂房(亲属)~兄。 ⑧提示空间和时间的起点~北京到南京、~二月到三月。 ⑨提示经过的地方、处所~门外走过。 ⑩从来(用于否定词前)~未到过、~未见过如此美丽的茶花。(11)姓。 【从长计议】把时间放长些,多加考虑和商量。即不急于作出决定。 【从犯】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人的一种分类。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对于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从谏如流】旧时用以形容君王乐于听取臣属的劝谏,接受其意见。 【从句】由联接词引导的句子,从属于主句,并充当主句的一个成分。如英语he is the man who wrote a famousnovel.(他就是写了一本著名小说的那个人)wrote a famousnovel是个定语从句,由who引导,修饰man。 【从军】参军;当兵。 【从良】指妓女不再卖身而嫁人。 【从容】 ①镇定,不慌乱举止~。 ②宽裕时间~。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镇定自若。 【从容自如】不慌不忙,神态沉着自然。 【从善如流】形容能很快地听取好意见或善意的规劝。 【从属关系】两个概念之间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另一个概念全部外延的关系。如工业与轻工业。 【从征】随军出征。 从zōng 1.后多作"踪"。踪迹。 从sǒng 1.通"耸"。 2.通"怂"。参见"从容"﹑"从谀"。 从zòng 1.直。南北曰从,东西曰横。 2.合纵。 3.放纵。 4.纵然。 从cōng 1.见"从容"。 从zǒng 1.见"从从"。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学,识也。--《广雅》 好学近乎知。--《礼记·中庸》 念终始典于学。--《礼记·文王世子》 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尚书大传》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庄子·庚桑楚》 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而时习之。--《论语》 学即继以问也。--清·刘开《问说》 又如学书(认真读书);学学乖(经世面,学聪明);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学习人文学科或社会 学(寃、斈)xué ⒈指学习~工。~农。~医。~哲学。~而不厌。~习科学知识。 ⒉模仿边看边~。照字帖~写字。鹦鹉~舌。 ⒊指学问。 ①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这是一门新兴的~问。 ②知识求~。博~多才。 ③学和问勤~多问。 ⒋指学识,学术上的知识和修养她的~识渊博。 ⒌指学校,集体培养人才的地方小~。中~。大~。 ⒍指学科,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医~。化~。生物~。经济~。 ⒎ ⒏ ⒐ ①在学校学习的人。 ②向前辈或向能者学习的人。 ③求学者谦称自己。 ⒑ ⒒ ①〈古〉官名翰林~士。 ②旧称学者文人~士。 ③学位名在硕士之下。 ⒓ ⒔ ⒕ ⒖ 学xiào 1.教导。

:艮 指食物不易咬动或嚼烂 不松脆 艮 八卦之一,代表山 珍禽怪兽、佳果文竹于此处) 方位名。东北方 艮gěn〈方〉 ⒈性直,说话生硬这人太~。 ⒉食物韧而不脆~饼。~萝卜。 艮gèn八挂之一。代表山。

:斋 (形声。从示,斎齐省声。本义斋戒,旧指祭祀前整洁身心) 同本义 斋,戒洁也。--《说文》 王斋日三举。盖王日一举。--《周礼·膳夫》 日中及夕则馂余斋,则每食一太牢也。--《周礼·太牢》 斋必变食,至不多食。--《论语》 秦王虽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遂许斋五日 秦王斋五日。 专意斋醮。--《明史》 又如斋宿(先一日斋戒,以表诚敬);斋沐(斋戒沐浴);斋事(斋戒祭祀的事);斋舍(古人斋戒时的居所);斋牛(供祭祀用的牛)。又指佛教的进餐用语。小乘禁过午食,以午前、午中 进食 斋(齭)zhāi ⒈迷信者祭祀前整洁身心~祭。~戒沐浴。〈引〉信奉佛教、道教等人吃的素食吃~。 ⒉施舍饭食给僧人~僧。 ⒊书房或学舍或某些商店名称书~。东~。荣宝~。

:地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杜甫《越女词》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