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鲂鳟皆可止

"鲂鳟皆可止"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8 17:04:00


简介: “鲂鳟皆可止”出自宋代苏辙的《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áng zūn jiē kě zhǐ,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出处: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内容:
我友二三子,兼有仕未仕。
青松出林秀,岂独私与己。
敛然不求人,而我自罍耻。
临风忽长鸣,谁信日千里。
江行视渔父,但自正纲纪。
持纲起万目,鲂鳟皆可止
老成日就衰,所余殆难恃。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苏辙
诗人介绍: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翻译: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是苏辙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友人子瞻和渊明与我共饮酒,他们都是有志未遂的士人。青松从林中挺立,不仅仅为自己而存在。我默默地不求他人,却感到自己的卑微。站在风中突然长鸣,有谁相信这风声能传千里。看着江河上的渔父,只顾着遵守正道纲纪。遵守规范引导众目睽睽,鱼类也能停止前行。老去渐渐变得衰弱,所剩下的几乎无法依靠。

诗意:
这首诗词以饮酒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子瞻和渊明的敬佩之情,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思考。诗中呈现了青松的崇高和无私,表达了作者对志向未遂的士人的同仁之情。同时,通过对自身的反思,作者表达了对个人成就和社会地位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道德规范和纪律的重视。

赏析:
在这首诗中,苏辙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考和情感。通过描绘青松和渔父等形象,他将个体的命运与社会的道德规范相对照,表达了自己对仁义道德的尊崇和对士人的同仁之情。同时,通过对自身的揭示,他表达了对个人境遇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wǒ yǒu èr sān zi, jiān yǒu shì wèi shì.
我友二三子,兼有仕未仕。
qīng sōng chū lín xiù, qǐ dú sī yǔ jǐ.
青松出林秀,岂独私与己。
liǎn rán bù qiú rén, ér wǒ zì léi chǐ.
敛然不求人,而我自罍耻。
lín fēng hū cháng míng, shuí xìn rì qiān lǐ.
临风忽长鸣,谁信日千里。
jiāng xíng shì yú fù, dàn zì zhèng gāng jì.
江行视渔父,但自正纲纪。
chí gāng qǐ wàn mù, fáng zūn jiē kě zhǐ.
持纲起万目,鲂鳟皆可止。
lǎo chéng rì jiù shuāi, suǒ yú dài nán shì.
老成日就衰,所余殆难恃。
韵脚: 拼音:fáng zūn jiē kě zhǐ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鲂 魚名。鳊鱼的古称 其钓维何,维鲂及鱮。--《诗·小雅·采绿》 鱼名,似鳊鱼,银灰色,腹部隆起 比喻人的劳苦 鲂 fáng鲂鱼,与鳊鱼相似。体扁侧,银白色。头小而尖。腹部隆起。武昌鱼就是鲂鱼的一种。

:鳟 鳟鱼 鳟,赤目鱼也。从鱼,尊声。--《说文》 鮥鳟。--《尔雅》。 亦称赤眼鳟,红眼鱼。原产于欧洲溪流中的常见鱼(salmo trutta),现已见于全世界很多地方,绝大部分是留居在清冷的淡水区;由于颜色鲜丽,肉味芳美 鳟zūn 1.赤眼鳟。亦名红眼鱼。鱼纲鲤科。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银灰色,眼上缘红色,每鳞片后具一小黑斑,尾鳍叉形。为生活于淡水中的常见食用鱼类,可供养 殖。 2.虹鳟。鱼纲鲑科。体延长,侧扁,长约三十厘米。色鲜艳,背面和鳍暗绿色或褐色,有小黑斑,中央有一红色纵带。原产美国,后移殖于我国东北及朝鲜﹑日本与欧洲 各国。生活在河流湖泊中。 鳟zùn 1.赤眼鳟。亦名红眼鱼。鱼纲鲤科。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银灰色,眼上缘红色,每鳞片后具一小黑斑,尾鳍叉形。为生活于淡水中的常见食用鱼类,可供养 殖。 2.虹鳟。鱼纲鲑科。体延长,侧扁,长约三十厘米。色鲜艳,背面和鳍暗绿色或褐色,有小黑斑,中央有一红色纵带。原产美国,后移殖于我国东北及朝鲜﹑日本与欧洲 各国。生活在河流湖泊中。

:皆〈副〉 (会意。从比,从白。从比”,有并”的意思。本义都,全) 同本义 皆,俱词也。--《说文》 百堵皆兴。 皆死皆殡。--《左传·哀公十一年》 予及汝皆亡。--《书·汤誓》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齐策》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左传·隐公元年》 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 皆自于人欤。--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所在皆是。--宋·苏轼《石钟山记》 皆托忠烈之名。--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环村居者皆猎户。--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吾村十 皆jiē全,都,俱,同尽人~知。全民~兵。放之四海而~准。桃、李、杏~是水果。

:可〈动〉 (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许可;同意;准许 可,许可也。--《广韵》 去不我可。--《诗·小雅·何人斯》 其殆不可乎?--《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注不可,犹不堪也。”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陈寿《隆中对》 又如不可;可许(准许);可传(可以传后;可以传授;可以流传);可则(可作准则);可风(可为风范) 能够;可以 可使以其技鸣。--清·黄宗羲《 可kě ⒈是,对,允许不知~否?大家认~。得到许~的。 ⒉能~吃。~松~紧。坚不~摧。 ⒊值得~亲。~叹。~疑。  ⒋认为,感到,够得上~耻。~畏。太~恶。 ⒌适合,合宜~口。~合心意。〈引〉尽,在一定范围内不增不减~着用钱。~着脚做鞋。 ⒍大约年~十七八。 ⒎字义同"却"相近你虽赞成,我~不赞成。 ⒏字义同"岂"相近~不错了嘛! ⒐疑问句你~记得吗? ⒑加重语气她做事~真快。他工作~得劲。这~不得了! ⒒正,当一方明月~中庭。 ⒓ ①能够,有实现的条件这项工作~能提前完成。 ②也许,或许别等了,她~能不来了。 ⒔ ①但,却困难虽大,~是我们能够克服。 ②是不是你讲的~是她? ③加重语气真是那样,那~是好极了。 ⒕ ①〈表〉允许~以,马上就办。 ②能够,适宜红薯既~以做副食,又~以代粮食。 ③还好,不坏这种电冰箱的质量还~以。 ④行,很,厉害你真~以,这么难办的事,都办好了。今天热得够~以。 可kè

:止 (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 同本义 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说文》 北止。--《仪礼·士昏礼》。注足也。” 屦校灭止。--《易·噬嗑》 举止高。--《汉书·五行志》 四之日举止。--《汉书·食货志》 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汉书·刑法志》 止 停住,中断进程 止,停也,息也。--《广韵》 亦可以止矣。--《吕氏春秋·下贤》。注止,休也。”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韩诗外传》 羽飞 止zhǐ ⒈停住~步。停~。学无~境。令行禁~。〈引〉居住,栖息投~。鸟~于桑。 ⒉禁,阻住禁~。阻~。制~。~血。~痛药。 ⒊到期停住截~。迄今为~。 ⒋只,仅不~一宿。~谈风月。 ⒌〈古〉称脚斩左~◇写作"趾"。 ⒍文言语气词高山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