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G 功名一据鞍

"功名一据鞍"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08:26:15


简介: “功名一据鞍”出自宋代戴复古的《送晓山夏肯甫入京》,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ōng míng yī jù ā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出处: 《送晓山夏肯甫入京》
内容:
岁月频看镜,功名一据鞍
勿言行路恶,有志恋家难。
芳草客程远,落花春夜寒。
江湖旧时梦,相逐到长安。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戴复古
诗人介绍: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翻译:

诗词:《送晓山夏肯甫入京》

岁月频看镜,
功名一据鞍。
勿言行路恶,
有志恋家难。
芳草客程远,
落花春夜寒。
江湖旧时梦,
相逐到长安。

中文译文:
岁月经常在镜中反复审视,
功名就像马鞍一样坐稳了。
不要说行走的路途艰难,
有志者对家的眷恋难以割舍。
芳草美丽但客人的旅途遥远,
春天的夜晚落花让人感到寒冷。
江湖中过去的梦想,
相互追逐到了长安这座古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戴复古创作的作品,以送别晓山夏肯甫进京为主题。诗中通过描绘岁月的流转、功名的实现、行路的艰辛、对家的眷恋、客人旅途的遥远、春夜落花的寒冷以及江湖中的梦想等情景,表达了对友人进京的送别之情。

诗人通过岁月频看镜,表达了对时光的反思和审视,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变幻无常。而功名一据鞍,则点明了晓山夏肯甫在事业上的成就,意味着他在官场上坐稳了位置。诗中勉励晓山夏肯甫不要抱怨行路的艰难,鼓励他坚持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不被外界的困难所动摇。

诗中的芳草客程远、落花春夜寒,以及江湖旧时梦、相逐到长安等描写,揭示了晓山夏肯甫进京之路的艰辛和陌路的遥远。晓山夏肯甫离开故乡,奔赴他的梦想之地长安,这一情节表达了他追逐梦想、追求成功的决心和勇气。江湖旧时梦指的是他曾经的梦想和志向,相逐到长安则象征着他奋斗的目标和追求的成果。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送别之情和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人生、梦想和追求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诗人将个体的经历与人生的普遍命运相结合,使得这首诗具有普世的价值和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uì yuè pín kàn jìng, gōng míng yī jù ān.
岁月频看镜,功名一据鞍。
wù yán xíng lù è, yǒu zhì liàn jiā nán.
勿言行路恶,有志恋家难。
fāng cǎo kè chéng yuǎn, luò huā chūn yè hán.
芳草客程远,落花春夜寒。
jiāng hú jiù shí mèng, xiāng zhú dào cháng ān.
江湖旧时梦,相逐到长安。
韵脚: 拼音:gōng míng yī jù ān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功,以劳定国也。--《说文》 国功曰功。--《周礼·司勋》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史记·项羽本纪》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战国策·赵策》 又如功誉(功绩与声誉);功行(功绩与德行);功化(功业与教化);功成名就(建立了功业,才有名声◇指功绩、名声皆得) 事情;工作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 功gōng ⒈成绩突出,贡献大~绩。立~受奖。~成名就。 ⒉成就,成效获得成~。事半~倍。 ⒊为求得成效而用的力量~夫(工夫)。刻苦用~。~到自然成。 ⒋技术能力唱~。基本~。 ⒌事业,作业~业。~课(学习的课业)。 ⒍效能~用。~效。~能。 ⒎精善器械不~。 ⒏物理学名词。指衡量物体运动能量转移的基本量。功的大小等于作用力和物体移动距离的乘积。 ⒐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名,自命也。--《说文》 黄帝正名百物。--《礼记·祭法》 名之曰幽厉。--《孟子》 名公器也。--《庄子·天运》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乐府诗集》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名之者谁。--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名蟹壳青”。--《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名品(辨明品级) 称说;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状(形容描述) 出名,有名 名míng ⒈人或事物的称谓~字。~称。地~。 ⒉说出,叫出莫~其妙。无以~之。 ⒊声誉,有声誉的出~。有~。~人。~言。~医。~将。 ⒋计人数的量词教师五~。 ⒌ ①借用作某件事的身份、资格我以工会会员的~义。 ②指表面上、形式上的名称,也简作"名"挂~。有~无实。 ⒍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说文》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淮南子·诠言》 抱一而天下试。--《老子》 故一人有事于四方。--《书·君奭》。传天子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秦论》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 一yī ⒈数目字。整数中最小的数~龙~猪。 ⒉纯,专~心~意。用心~也。 ⒊相同,同样~致。~模~样。 ⒋全,满~如既往。~网打尽。~身是胆。 ⒌又,其它,另外昆明市~名春城。 ⒍用在重叠动词的中间,〈表〉稍微,短暂试~试。望~望。停~停。 ⒎跟"就"呼应。 ①〈表〉每逢~想到要回祖国,就归心似箭。 ②〈表〉两事的时间紧接着~教就懂。~学就会。 ⒏〈古〉副词。乃,竟~至此乎! ⒐〈古〉副词。 ⒑〈古〉副词。一旦,一经~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⒒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低音"7"。 ⒓ ①特定~定的阶级。 ②相当工作上取得了~定的成绩。 ③规定,确定按~定的规章办事。 ④必然共产主义~定会实现。 ⒔ ⒕ ⒖

:据 (形声。本义手靠着;靠着) 同本义 据,杖持也。--《说文》 冯几据杖。--《战国策·燕策》 据轼低头。--《庄子·盗跖》 依靠,凭借 不可以据。--《诗·邶风·柏舟》 神必据我。--《左传·僖公五年》 诚据其势。--《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北据汉沔。--《三国志·诸葛亮传》 向后据地。--《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又如据着(凭着);据梧(依靠着梧桐树);据争(据理争辩);据恃(凭仗);据高临下(凭借高处俯控低处);据凭(依仗) 根据 据于德。--《论语》 据 据(據)jù ⒈占,占有占~。盘~山洞。~为己有。 ⒉靠着,按着~栏杆。左手~膝。〈引〉依靠,凭借~险固守。 ⒊凭依,按照依~。引经~典。~理力争。 ⒋凭证凭~。证~。要收~。有根有~。 ⒌ ⒍见jū。 据jū ⒈ ⒉见jū。 据jǐ 1.搏击;爪持。

:鞍 (形声。从革,安声。本义马鞍) 同本义,放在骡马等背上供人骑坐或载物的器具。 鞌,鞁具也。--《说文》 令皆下马解鞍。--《汉书·李广传》 投鞌高如城者数所。--《汉书·韩安国传》 汉王下马踞鞍而问。--《史记·留侯世家》。 又如鞍桥(指马鞍。因马鞍的形状像桥而得名);鞍辔(骑马的用具。鞍为坐具,辔为控马的缰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