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G 柑熟摘霜晴

"柑熟摘霜晴"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5 17:39:40


简介: “柑熟摘霜晴”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寄题资州钱固秀才道胜堂》,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ān shú zhāi shuāng qí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出处: 《寄题资州钱固秀才道胜堂》
内容:
醮坛旧山下,高卧一儒生。
有室罗经籍,无心取组缨。
芋肥收岁计,柑熟摘霜晴
暂向京都见,添书入蜀城。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梅尧臣
诗人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翻译:

《寄题资州钱固秀才道胜堂》是一首宋代梅尧臣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寄题资州钱固秀才道胜堂

醮坛旧山下,高卧一儒生。
有室罗经籍,无心取组缨。
芋肥收岁计,柑熟摘霜晴。
暂向京都见,添书入蜀城。

中文译文:
写给资州钱固秀才道胜堂

醮坛在古山下,我高卧于此,是一位儒生。
我有一间屋子,里面摆满了经书,但我不想追求功名。
芋头丰收,我用它来计算岁月;柑子熟了,我在霜晴的日子里摘取。
我暂时要去京都一趟,顺便将新书带到蜀城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安静隐居的儒生的生活。诗人高卧于醮坛旁的古山下,意味着他远离尘嚣,过着宁静的生活。他的屋子里摆满了经书,但他并没有追求功名利禄,没有意图参与政治。诗中提到的芋头和柑子,象征着世俗生活的琐碎,而诗人选择用它们来计算时间和享受生活的美好瞬间。

诗人提到自己要去京都一趟,并将新书带到蜀城,这可能是因为他想与知音交流,分享自己的心得。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学问和文化的重视,他希望将自己的思想传播到更广阔的地方。

整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逸的生活和对于学问的追求。诗人选择了远离尘嚣的山野生活,抛弃了功名利禄的追逐,专注于自己的学问修养。这种宁静与自由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宋代士人的文化追求和儒家的思想传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真理和内心自由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jiào tán jiù shān xià, gāo wò yī rú shēng.
醮坛旧山下,高卧一儒生。
yǒu shì luó jīng jí, wú xīn qǔ zǔ yīng.
有室罗经籍,无心取组缨。
yù féi shōu suì jì, gān shú zhāi shuāng qíng.
芋肥收岁计,柑熟摘霜晴。
zàn xiàng jīng dū jiàn, tiān shū rù shǔ chéng.
暂向京都见,添书入蜀城。
韵脚: 拼音:gān shú zhāi shuāng qíng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柑〈名〉 (形声。从木,甘声。本义木名,柑树,果实也称柑) 同本义 丛生。果扁圆形,红色或橙黄色,中心柱大,味酸甜不一。种子多为多胚性。性较耐寒。用嫁接、压条、实生等法繁殖。果供生食或加工,果皮、核、叶供药用。亦指柑树的果实。 如柑酒(以柑子为原料酿的酒) 柑gān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初夏开白花,果实球形,比橘子大,橙黄色,果皮较粗厚,种类很多。果实叫~子,可食。果皮可供药用。 柑qián 1.见"柑马"。 2.闭。参见"柑口"。

:熟 (形声。从火,孰声。本作孰”。熟”是后起字。本义煮熟,食物烹煮到可吃的程度) 同本义 熟治万物。--《礼记·礼运》。疏谓烹煮。” 宰夫胹熊蹯不熟。--《左传·宣公二年》 又如熟末(指煮得烂熟的食物);熟切店(卖熟肉的店铺);熟水(开水);熟献(指烹熟的上献祭品) 谷物、水果或微生物等成熟 秋,大熟,未收。--《书·金滕》 五谷熟而民人育。--《孟子·滕文公上》 瓜熟蒂落。--张君房《云笈七签》 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宋·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早熟;熟岁( 熟shú(又读shóu) ⒈烹饪食物达到可吃程度~食。肉~了。~透了。 ⒉植物的果实、种子长成成~。五谷~。 ⒊特指庄稼可收割或有收成一年三~。大~之年。 ⒋周详,程度深~图之。深思~虑。他睡得正~。 ⒌习惯,常见,知道得清楚~路。~人。~识。~悉。 ⒍经反复实践,有经验达到精通~练。~手。~能生巧。 ⒎炼制或加工过的~铁。~丝。~皮子。

:摘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啻声。本义用手采下或取下) 同本义 摘,摭果树实也。--《说文》 摘,取也。--《广雅》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新唐书·承天皇帝传》 以摘之。--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摘而藏之。--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又如摘胆剜心(形容杀人者的凶残);摘肩儿(摘下肩上的担子);摘青(谓果实等未成熟即采摘);摘瓜抱蔓(喻一扫而空);摘桃子(比喻坐享其成);摘棉花;摘苹果 除去,去掉 过了三天再不去,叫人来摘门下瓦。--《儒林外史》 又如把灯泡摘下来;摘帽(脱 摘zhāi ⒈采取,取下~桃子。~棉花。~下电灯泡。 ⒉选取~录。内容~要。 ⒊指责,批评指~。 ⒋借东~西借。 摘tì 1.发,开发。 2.揭发。 3.扰乱。 4.用手指拨弄弦索乐器。 5.剔,挑。 摘zhì 1.即搔头。妇女首饰的一种。

:霜 (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同本义 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说文》 霜者,天之所以杀也。--《汉书·董仲舒传》 履霜坚冰至。--《易·坤》 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 范仲淹《渔家傲》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霜雪(比喻高洁清白);霜瓦(覆盖着白霜的瓦片);霜旦(下霜的早晨);霜甲(沾着霜的战甲);霜衣(寒衣);霜妃(指 霜shuāng ⒈地面上或近地面的水汽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微细冰粒,附着于物体上有~。地上~。草上~。瓦上~。  ⒉白色鬓将~(〈喻〉年将老)。 ⒊像霜的柿~。 ⒋年白骨横千~。

:晴 (形声。从日,青声。青古指蓝色,也有表意作用。《说文》作夝”。意思是夜间(夕)雨止,出现星星。本义雨止无云,天气晴朗) 同本义 夝,雨而夜除星见也。从夕,生声。夜曰夕生。--《说文》 夝,雨止无云也。--《苍颉篇》 天,夝而见景星。--《汉书·天文志》 微雨新晴,六合清朗。--潘岳《闲居赋》 晴川历历汉阳树。--唐·崔颢《黄鹤楼》诗 冬夏晴雨。--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为晴雪所洗。--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又如晴岚(晴日山中的雾气);放晴(阴雨后转晴);晴川(晴天下的江面);晴日( 晴qíng天空无云或云量很少,跟"阴"相对~天。雨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