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N 宁但拾儒科

"宁但拾儒科"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4 02:00:07


简介: “宁但拾儒科”出自宋代范成大的《衡州石鼓书院》,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níng dàn shí rú kē,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出处: 《衡州石鼓书院》
内容:
古磴浮沧渚,新黉锁碧萝。
要津山独立,巨壑水同波。
俎豆弥文肃,衣冠盛事多。
地灵钟杰俊,宁但拾儒科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范成大
诗人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翻译:

《衡州石鼓书院》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范成大。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老的磴道浮现在苍茫的水面上,
新的黉门锁住了碧绿的萝蔓。
要津山独立耸立,
巨壑的水与波浪相似。
祭祀器皿和豆子上面继续着文辞和肃穆,
衣冠华丽的场合丰富多样。
这里的土地灵气孕育了钟杰等杰出的人才,
只要拾取儒家科目就能得到这种荣耀。

诗意和赏析:
《衡州石鼓书院》描述了衡州石鼓书院的景色和氛围,以及书院对学子的吸引力和崇高的教育价值。诗人通过描绘古老的石磴道浮现在苍茫的水面上,表达了书院的古老和庄严。新的黉门锁住了碧绿的萝蔓,象征着书院的封闭和独特性。要津山独立耸立,意味着书院的地理位置重要且独特。巨壑的水与波浪相似,给人一种壮丽和激情的感觉。

诗中提到的祭祀器皿和豆子上的文辞和肃穆,暗示了书院举办仪式和庄重的学术氛围。衣冠华丽的场合丰富多样,指的是书院中举行的各种盛事和仪式。这些描写突出了书院的庄重和文化氛围。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这座书院涌现了许多杰出人才,这些人才受到了土地灵气的滋养和激励。只要拾取儒家科目,就能够获得这种荣耀和机会。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教育的崇高追求,以及对于书院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的认可。

整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衡州石鼓书院的景色和氛围,同时表达了对于学问和教育的崇高追求。它展示了书院作为知识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的价值和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gǔ dèng fú cāng zhǔ, xīn hóng suǒ bì luó.
古磴浮沧渚,新黉锁碧萝。
yào jīn shān dú lì, jù hè shuǐ tóng bō.
要津山独立,巨壑水同波。
zǔ dòu mí wén sù, yì guān shèng shì duō.
俎豆弥文肃,衣冠盛事多。
dì líng zhōng jié jùn, níng dàn shí rú kē.
地灵钟杰俊,宁但拾儒科。
韵脚: 拼音:níng dàn shí rú kē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宁 (本作寍”。从宀,从心,从皿。表示住在屋里有饭吃就安心了◇世假寧”为寍”,寧”行而寍”废。今用宁”字作寧”简化字。宁”,是贮”的本字。本义 安宁,平安) 同本义 寍,安也。--《说文》。经传皆以寧为之。 三日康寧。--《书·洪范》 惟若寧侯。--《考工记·梓人》 归寧乃邦。--《仪礼·觐礼》 身欲寧。--《礼记·月令》 鸡狗不得宁。--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宁汝于斯。--清·袁枚《祭妹文》 幸宁心哉。--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心神不宁;宁吉(安宁吉祥);宁息(安宁平 宁(寧、甯)níng ⒈安定,平安~静。康~。既安且~。 ⒉南京市的简称。 宁(寜、甯)nìng ⒈情愿~可。~愿。~缺毋滥。~死不屈。 ⒉文言助词不~唯是(不仅如此)。 ⒊文言副词。岂,难道王侯将相~有种乎? 宁zhù 1.古代宫室门屏之间。 2.同"贮"。贮藏;积聚。

:但 (形声。从人,旦声。①本义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经传皆以袒为之。②只,仅,不过) 表示范围,相当于只”,仅”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下所以贵者,但以闻声。--《史记·李斯传》 又如但已(仅此而已);但凭(任凭;随便);但可(只须) 只管,尽管 此系私室,但坐不妨。--《红楼梦》 但 只是;但是--表示转折 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曹丕《与吴质书》 又如勤锻炼但不要过分 只要--表示假设或条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 dàn ①只;仅~求无过、~愿如此。 ②但是;可是他家住得很远,~从未迟到过。 ③姓。 【但丁】(1265-1321)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有《神曲》。 但tán 1.姓『有都护但钦。见《汉书.匈奴传下》。 但tǎn 1.脱去上衣,露出内衣或身体。 但yàn 1.古代传说中人名。

:拾 (形声。从手,合声。本义捡取,从地上捡起来) 同本义 拾,掇也。--《说文》 犹拾遗于涂,摭弃于野。--《论衡·逢遇》 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韩非子·安危》 犹拾瀋也。--《左传·哀公三年》 俯有拾,仰有取。--《史记·货殖列传》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拾视之,非字而画。--《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拾粪;拾麦穗儿;拾毛(拣界外球。毛用毛充塞内部的球);拾芥(拾取地上的小草。比喻取之极易);拾石为砚(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用作砚台);拾夺(拾 拾shí ⒈"十"的大写。 ⒉捡起来~谷穗。~得一个皮包。~金不昧。 ⒊整理,修理收~。~掇。  拾jié 1.更递;轮流。 拾shè 1.蹑足而上。

:儒 (形声。从人, 需声。本义 术士) 同本义。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 儒,术士之称。--《说文》 通天地之人曰儒。--《法言·君子》 能说一经者为儒生。--《论衡·超奇》 儒浩居而自顺者也。--《墨子·非儒下》 四曰儒,以道得民。--《周礼·太宰》 儒之言优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礼记·儒行》 又如儒师;儒仙 孔子学说(孔教); 孔子的和他的弟子一家的学说,其特点是强调对孝、仁、义、礼、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该学说在历史上已成为中国 儒rú ⒈旧时指读书人~者。~生。 ⒉

:科〈名〉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同本义 科,程也。--《说文》 为力不同科。--《论语·八佾》 与此同科。--《论衡·幸偶》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 又如科品(种类;等级);科荣(科第荣华);科爵(指封建王朝官员的品级爵位) 法令;刑律 三仪同科。--《太玄·玄离》。注法也。” 从水之科满。--《太玄·从》。注法也。”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 科kē ⒈类别 ①课程、学术或业务的分类文~。理~。儿~。妇~。 ②机关、企业、事业等内部组织的划分卫生~。业务~。财会~。 ③生物的分类单位之一虎属于食肉目,猫~。水稻属于颖花目,禾本~。 ⒉法律条文作奸犯~。~教严明,赏罚必信(信守信)。 ⒊征税,判罪~税。~以罚款。~与徒刑。 ⒋戏剧中演员的动作、表情插~打诨(诨开玩笑的话)。 ⒌ ①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②合乎科学的~学种田。 ⒍ ⒎ ⒏ 科kè 1.滋生;发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