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Y 印刓不忍与诸郎

"印刓不忍与诸郎"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09:54:21


简介: “印刓不忍与诸郎”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戏赠米元章二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ìn wán bù rěn yǔ zhū láng,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出处: 《戏赠米元章二首》
内容:
我有玄晖古印章,印刓不忍与诸郎
虎儿笔力能江鼎,教字玄晖继阿章。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黄庭坚
诗人介绍: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翻译:

《戏赠米元章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我有玄晖古印章,
印刓不忍与诸郎。
虎儿笔力能江鼎,
教字玄晖继阿章。

诗意:
这首诗词是黄庭坚给米元章的一首戏谑之作。诗中黄庭坚自称拥有一方宝贵的古代印章,名为"玄晖",他却不忍心将这枚珍宝与其他人共享。黄庭坚进一步夸奖米元章的书法功底,称他的笔力如虎子般强劲有力,能够书写像江山般庄严的文字。最后一句表达了黄庭坚希望米元章能够继承他的字体风格,继续发扬"玄晖"的艺术传统。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黄庭坚作为文人的独特风格,兼具了戏谑和自夸之意。他以幽默的口吻描述了自己拥有一枚珍贵的印章,但却不愿与他人分享。这种自嘲式的幽默,展现了黄庭坚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调侃态度,也暗示了他对自己独特才华的自信。

在赞美米元章的书法技艺方面,黄庭坚将其形容为虎子般的笔力,寓意他的字迹雄健有力,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这不仅是对米元章个人才华的赞美,也是对书法艺术的一种赞美和推崇。

最后一句表达了黄庭坚希望米元章能够继承他的字体风格,继续发扬"玄晖"的艺术传统。这种传承的心愿表达了黄庭坚对文化艺术的重视,也暗示了他对米元章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位在书法领域有所建树的人。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既展现了黄庭坚的幽默才思,又表达了对米元章的赞美和期望,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一种珍视和承传的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wǒ yǒu xuán huī gǔ yìn zhāng, yìn wán bù rěn yǔ zhū láng.
我有玄晖古印章,印刓不忍与诸郎。
hǔ ér bǐ lì néng jiāng dǐng, jiào zì xuán huī jì ā zhāng.
虎儿笔力能江鼎,教字玄晖继阿章。
韵脚: 拼音:yìn wán bù rěn yǔ zhū láng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印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同本义 印,执政所持信也。--《说文》 玺者,印也。印者,信也。--蔡邕《独断》 印,验也。--《苍颉篇》 玺谓之印。--《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 每字为一印。--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布字印。 每一字皆有数印。 其印自落。 又如印务(有关印章管理和收发文书的工作;也指官印和职务);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印佩(官印);印牌(将印或令 印yìn ⒈图章,戳记~章。校~。盖~。~把子(也〈喻〉政权)。 ⒉痕迹手指~儿。留下烙~。 ⒊彼此符合,互相证明心心相~。~证。 ⒋将文字或图画等留在纸上或器物上~教科书。~报。~刊物。~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⒌

:刓wán 1.削去棱角。 2.引申为圆。 3.磨损;残缺。 4.雕镂,凿刻。 5.剜,挖去。 6.陡峭如刀削貌。 7.通"玩"。摩挲。 8.地名。在今陕西省澄城县南,大荔县东 北。见《左传.文公四年》。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忍 (形声。从心, 刃声。本义 忍耐、 容忍) 同本义 忍,能也。--《说文》 忍,耐也。--《广雅》 是可忍也。--《论语·八脩》。皇疏忍,犹容耐也。” 强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庄子·让王》 吾子忍之。--《左传·成公二年》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忍所私以行大义。--《吕氏春秋·去私》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忍事(以忍耐态度面对各种事情);忍容(容忍);忍顺(忍耐顺受;忍耐顺从);忍从(忍受顺从);忍羞(忍受羞辱);忍气(忍受别人的欺侮);忍垢(忍受污 忍rěn ⒈耐,抑制,感情不让表现出来~耐~受。~气。~痛。容~。 ⒉残酷,狠心残~。~心。于心不~。 忍rèn 1.通"韧"。 2.通"认"。认识。

:与 (会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人东西。與”,从与,从舁(鉹??),共同抬起,与,给予∠起来表偕同、朋友。本义赐予,施予,给予) 同本义 与,赐也,通作与”。--《正字通》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史记·项羽本纪》 又 则与斗卮酒。 取与者,义之表也。--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赠与(赠给);交与(交给);与人方便;与受同科(行贿和受贿的人 与(與)yǔ ⒈跟,同,和~众不同。~虎谋皮。我~你们一道走。 ⒉给,授予交~。送~。赠~。 ⒊交往,友好彼此相~。不欺其~(其与指结交好的国家)。 ⒋赞许,帮助朝过夕改,君子~之。君不~胜者,而~不胜者。 ⒌ 与(與)yú同"欤"。 与(與)yù参加,参预~会。参~。~闻(亲自听到。参与其事且得知内情)。

:诸 (形声。从言,者声。本义辩,问辩) 同本义 诸,辩也。--《说文》。按,者亦意辩词也。 诸诸便便,辩也。--《尔雅》 穷研细诸问,岂得信虚辞!--《敦煌变文集·燕子赋》 又如诸问(问辩) 诸 众;各 诸郡县苦秦吏。--《史记·陈涉世家》 西和诸戎。--《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又 诸将皆失色。 诸越则桃李冬实。(诸越,即百越”,指两广地区。)--宋·沈括《梦溪笔谈》 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仆必能从 诸zhū ⒈各,众,许多~军。~位。~君。~子百家。 ⒉义同文言中的"之于"("之"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投~渤海。公~于世。付~实施。 ⒊义同文言中的"之乎"("乎"疑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有~?闻~(听说过这件事吗)? 诸chú 1.蟾蜍。

:郎〈名〉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古地名。春秋鲁邑 郎,鲁邑也。--《说文》。按,鲁有二郎。 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是费伯的食邑 费伯帅师城郎。--《左传·隐公元年》 在今山东省曲阜县附近 夏,城郎。--《左传·隐公九年》 郎,古廊字。原指宫殿廷廊,置侍卫人员所在。官名 郎官,谓三中郎将下之属官也。--《后汉书·桓帝纪》注 战国始置。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 郎láng ⒈称呼青少年男子英俊~。少年~。 ⒉妇女称丈夫或情人。 ⒊旧时称别人的儿子令~。 ⒋指从事某种职业的人货~。 ⒌〈古〉官名侍~。员外~。~中(又指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