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S 绳床相对有今日

"绳床相对有今日"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2 18:31:29


简介: “绳床相对有今日”出自宋代陈与义的《赠漳州守綦叔厚》,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éng chuáng xiāng duì yǒu jīn rì,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出处: 《赠漳州守綦叔厚》
内容:
过尽蛮荒兴复新,漳州画戟拥诗人。
十年去国九行旅,万里逢公一欠伸。
王粲登楼还感慨,纪瞻赴召欲逡巡。
绳床相对有今日,剩醉斋中软脚春。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陈与义
诗人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翻译:

《赠漳州守綦叔厚》是宋代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过尽蛮荒兴复新,
漳州画戟拥诗人。
十年去国九行旅,
万里逢公一欠伸。
王粲登楼还感慨,
纪瞻赴召欲逡巡。
绳床相对有今日,
剩醉斋中软脚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漳州守綦叔厚的赞美和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当时漳州经历了蛮荒之后重新繁荣兴盛的景象,漳州的军队威武雄壮,守卫着这片土地的诗人们也因此倍感荣耀。然而,作者在过去的十年里离开了故乡,游历九行,行程万里,只有一次偶然的相逢,让他感到遗憾。他想起了王粲登楼时的感慨,纪瞻赴召时的犹豫不决。诗的最后,作者回到绳床斋中,与守綦叔厚相对而坐,感叹时光的流逝,内心充满了对逝去春光的怀念和柔软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漳州守綦叔厚的景象为主线,通过对漳州的繁荣和诗人的遭遇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己往事的回忆。诗中运用了时间和空间的对比,通过描绘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展示了岁月流转中的变迁和人生的离合悲欢。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漳州的兴盛景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繁荣和荣耀的氛围。而在描述自己离乡漂泊的经历时,作者运用了简练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抒发内心感受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对家乡和过往时光的情感追忆,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guò jǐn mán huāng xīng fù xīn, zhāng zhōu huà jǐ yōng shī rén.
过尽蛮荒兴复新,漳州画戟拥诗人。
shí nián qù guó jiǔ xíng lǚ, wàn lǐ féng gōng yī qiàn shēn.
十年去国九行旅,万里逢公一欠伸。
wáng càn dēng lóu hái gǎn kǎi, jì zhān fù zhào yù qūn xún.
王粲登楼还感慨,纪瞻赴召欲逡巡。
shéng chuáng xiāng duì yǒu jīn rì, shèng zuì zhāi zhōng ruǎn jiǎo chūn.
绳床相对有今日,剩醉斋中软脚春。
韵脚: 拼音:shéng chuáng xiāng duì yǒu jīn rì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四质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绳 (形声。从糸,蝇省声。本义绳子) 同本义 绳,索也。--《说文》 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小尔雅》 巽为绳直。--《易·说卦》 作结绳而为网罟。--《易·系辞传》 言纶之绳。--《诗·小雅·采绿》 民结绳而用之。--《庄子·胠箧》 病者困剧…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汉·王充《论衡·订鬼篇》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绳床(交床;交椅);绳缢跌扑(用绳子吊死,跌倒摔死);绳文(文字未创造以前,结绳代替文字,称为绳文);绳桥(用绳索连结两岸的桥);绳头(绳的 绳(纊)shéng ⒈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棉、麻、棕、草、金属丝、化学纤维等拧成的条状物~索。棕~子。尼龙~。 ⒉木工用的墨线~墨。〈喻〉标准,规矩,法则,法度有~可依。 ⒊制裁,约束~之以法。 绳yìng 1.草结籽。《周礼.秋官.藄氏》"秋绳而芟之。"郑玄注"含实曰绳。"陆德明释文"绳音孕,以证反。" 绳mǐn 1.见"绳绳"。

:床 (形声。从木,爿声。本义坐卧的器具) 同本义 牀,安身之坐也。从木,片声。字亦作床。古闲居坐于牀,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说文》 在下而安者也。--《易·剥牀》王注犊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又如 单人床;双人床;帆布床;折叠床;卧病在床;床裙(床围,围在床四周的绸、布等);床地平(床面);床背阁(置于床背的长方形柜子,上面放被褥,下有箱、屉);床 床 chuáng ①供睡觉的家具木~、钢丝~。 ②像床的器具机~、车~。 ③某些像床的地面河~、矿~。 ④量词。用于被褥等一~被子。 床(牀)chuáng ⒈供人睡觉的家具木~。钢丝~。婴儿~。 ⒉像床的东西苗~。冰~。琴~。车~。铣~∮~(河身)。 ⒊槽牙~。 ⒋量词。用于被褥等两~被子。三~坐垫。 床chuáng

:相 交互;互相 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汉·苏武《留别妻》 当国者相见。--宋·文天祥《 后序》 与北骑相出没。 袁人相聚。--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父子相保。--《淮南子·人间训》 鸡犬相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更相庆。--《世说新语·自新》 里人相庆 青山相对。--唐·李白《望天门山》 水石相搏。--宋· 苏轼《石钟山记》 两相思,两不知。--南朝宋·鲍照《代春日行》 又如相 相xiāng ⒈交互,互往来~关。~逢。~亲。~爱。互~关心。~反~成。 ⒉〈表〉一方对另一方的行动~助。~信。~劝。~依为命。 ⒊看~中。左~右看。 ⒋ ⒌ ①没有遇到。 ②违抗,不一致行为~左。 ⒍ ①互相对立,一方对另一方拔刀~对。 ②比较的~对稳定。 ③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随着一定条件而变化的,跟"绝对"呼应~对之中有绝对。 ⒎ ①两方面差不多技艺~当。 ②合适,适宜正~当。用词~当。 ③〈表〉一定程度~当恭敬。~当不错。 ⒏ ⒐ 相xiàng ⒈容貌形~。怪~。高兴~。狼狈~。 ⒉察看,仔细看~马。~机行事。 ⒊辅助,也指辅助人,〈古〉特指高级官员辅~。丞~。首~。 ⒋ ⒌指具有相同成分和相同理化性质的均匀物质。各相之间可有明显的分界。如水蒸气是一个~;水、冰是两个~;水、冰、水蒸气是三个~。 ⒍交流电路中,多相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三~交流发电机。

:对 (会意。从口,从乹”,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同本义 对,答也。--《广韵》 听言则对。--《诗·大雅·桑柔》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论语·述而》 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 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孟子·梁惠王下》 冠者对。--《仪礼·士冠礼》。注应也。” 对曰非礼也敢辞。”--《仪礼·曲礼》。注答问也。” 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三国演义》 又如无言以对;对当(

:有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同本义 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说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许云月有食之,犹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有众也。--《易·杂卦》 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又如有来有去(有板有眼);有命无运(谓命好,运气却不好);有酒胆无饭力(表面刚强,骨子里懦弱);有竡划没是处(虽有安排,但无法实现。喻指无处下手之意);有尺水行 有yǒu ⒈跟"无"相对。 ①〈表〉所属她~部录像机。 ②〈表〉存在~见解。~希望。~花~草。 ③〈表〉发生和出现他~伤了。情况~了变化。 ④〈表〉估量或比较这只鸡~五斤多。他~你那样高了。 ⑤〈表〉大或多~把年纪。富~成效。~的是(多得很)。 ⒉用于某些动词前面。〈表〉客气~请。~坐。~劳。 ⒊占据占~。孙权据~江东。 ⒋跟"某"、"某些"相近或指一部分~一时期。~人不同意。~的(有些)地方工作未做好。 ⒌〈古〉汉语词头,作助词(无义)~夏。~周。 ⒍ ⒎ ⒏ ⒐ ⒑ ①有条件的,有边际的,可以穷尽的~限公司。 ②不多的,有一定限度的。 ⒒ 有yòu同"又"。还有,再加上三十~六。

:今 (会意。从佶亼。本义现在) 同本义 今,是时也。--《说文》 今,时辞也。--《苍颉篇》 迨其今兮。--《诗·召南·摽有梅》 于今三年。--《诗·豳风·东山》 吾今召君矣。--《史记·汲郑传》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战国策·燕策》 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今其室十无一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今之高爵显位。--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今年四月。(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即戊戌年。四月,旧历。公历是六月。)--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今 今jīn现在,现代,跟"古"相对~时。~日。~年。从~天起。古为~用。~昔对比。~非昔比。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易·说卦》 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昫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 天) 白天,白昼 夏之日。--《诗·唐风·葛生 日rì ⒈太阳~出。~落。 ⒉白天,跟"夜"相对夜以继~。 ⒊天,一昼夜今~。明~。〈引〉某一天生~。纪念~。 ⒋〈表〉一段时间夏~。昔~。来~方长。 ⒌ ⒍ ⒎ ⒏ ①天这些~子太忙。 ②生活~子会越来越好。 ③指某一天今天是她过生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