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W 汪李两端明

"汪李两端明"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16:41:31


简介: “汪李两端明”出自宋代刘克庄的《竹湖李内翰哀诗二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āng lǐ liǎng duān mí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出处: 《竹湖李内翰哀诗二首》
内容:
自古稀全传,于今独重名。
羞蒙彼相力,宁伴此群清。
加璧犹坚卧,搘筇或散行。
过江不大用,汪李两端明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刘克庄
诗人介绍: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翻译:

《竹湖李内翰哀诗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自古稀全传,于今独重名。
羞蒙彼相力,宁伴此群清。
加璧犹坚卧,搘筇或散行。
过江不大用,汪李两端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李内翰的哀悼之情。诗中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内翰在历史上卓越的成就与他当时的孤独和无奈。

赏析:
该诗词通过对李内翰的评价和自己的角色定位,表达了作者对李内翰的敬佩和哀悼之情。首先,诗中提到“自古稀全传”,指的是李内翰在历史上的卓越成就和声名远扬。然而,接下来的“于今独重名”表达了作者自己在当时的孤独和无名。作者自谦自己的才能,称自己“羞蒙彼相力”,表示对李内翰的敬佩之情。他认为自己宁愿与这些才华横溢的人们为伍,而不愿与他们分开。接着,诗中用“加璧犹坚卧,搘筇或散行”来形容李内翰的才华,意思是即使李内翰的才华被埋没或闲置,它仍然像宝贵的玉石一样坚硬,不会改变。最后两句“过江不大用,汪李两端明”,指的是李内翰的才能在政治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汪和李两位人物的才能却闪耀着光芒。这也暗示了作者对李内翰遭遇的不公和命运的感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李内翰的敬佩和对他命运的遗憾之情。通过描写李内翰的才华和自己的无名,诗中流露出一种对才能的赞美和对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zì gǔ xī quán chuán, yú jīn dú zhòng míng.
自古稀全传,于今独重名。
xiū méng bǐ xiāng lì, níng bàn cǐ qún qīng.
羞蒙彼相力,宁伴此群清。
jiā bì yóu jiān wò, zhī qióng huò sàn xíng.
加璧犹坚卧,搘筇或散行。
guò jiāng bù dà yòng, wāng lǐ liǎng duān míng.
过江不大用,汪李两端明。
韵脚: 拼音:wāng lǐ liǎng duān míng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汪〈形〉 (形声。从水,王声。本义深广的样子) 同本义 汪,深广也。--《说文》 汪是土也。--《国语·晋语》。注大貌。” 泽汪濊。--《汉书·礼乐志》 汪汪若千顷陂。--《后汉书·班彪传》 又如汪波(盈盈水波);汪汪(水宽广的样子);汪浵(水深的样子);汪流(水深的样子);汪然(深广的样子);汪茫(气势广大的样子;广阔无边的样子);汪翔(广博) 泪汪汪的,含泪多的 弯曲的 曲则全,汪则正。--《马王堆汉墓帛书》 汪 〈名〉 池。指污浊的 汪wāng ⒈深广一片~洋。 ⒉液体聚集在一起地板上~着水。 ⒊量词。用于液体一~清水。 ⒋ ①眼里充满泪水的样子眼泪~ ~。 ②狗叫声。 汪wǎng 1.地名用字『置汪陶县。故城在今山西省山阴县东。 2.通"枉"。弯曲。

:李〈名〉 (形声。从木,子声。本义李树) 同本义。落叶乔木,春天开白色花,果实叫李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可吃 李,李果也。--《说文》 北山有李。--《诗·小雅·南山有台》 又如李下瓜田(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又指李树的果实、李花、李园 华如桃李。--《诗·召南·何彼秡矣》 (李李花) 报之以李。--《诗·大雅·抑》 (李李子) 丘中有李。--《诗·王风·丘中有麻》 (李李园) 狱官。通理” 皋陶为李。--《管子·法法》 星名。即角宿二,为室女座 δ星 李lǐ落叶乔木,春季开白色的花。果实叫"李子",黄色、紫红色或绿色,可生吃或制做蜜饯。果仁和根皮可供药用。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两,二十四铢为一两。--《说文》 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汉书·律历志上》 双。用于鞋娄 一两棕鞋八尺藤,广陵行遍又金陵。--唐·戴叔伦《忆原上人》 匹(长四丈) 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左传·闵公二年》 通辆”。车一乘 武王戎车三 两(兩)liǎng ⒈数目字 ①一般用在量词或"半、千、万、亿"等前面~支笔。~个条件。~半。~亿。在多位数中常是大数用"两",小数用"二"("两"和"二"也可通用)~万二千。(注意"两" 和"二"的用法有所不同⑴有的数目字只能用"二"不能用"两",如一、二、三, 二十等中的"二";⑵小数和分数只能用"二"不能用"两",如零点二四(0.24),五分之二等; ⑶序数也只能用"二"不能用"两",如二姐,第二名等。) ②常用来称成双的或被认为成双的事物(用"两"不用"二")~对。~双。~可。~败俱伤。~极分化。~全其美。~袖清风。 ③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可通用~斤(二斤)。但"二两"不能用成"两两"。 ④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米。~吨。 ⑤形容词前做状语,只能用"两"不能用"二"势不~立。 ⒉〈表〉不定的数目(十以内的)等~天就走。 ⒊重量单位一~等于十钱,十~等于一斤(旧制十六~为一斤)。 两liàng 1.量词。用于车辆。 2.借指车。 3.容纳一辆车。

:端 (形声。从立,聑声。本义站得直) 同本义 端,直也。--《说文》。按立容直也。” 端,正也。--《广雅·释诂一》 以端其位。--《礼记·祭义》 端行颐靋如矢。--《礼记·王藻》 振书端书于君前。--《礼记·曲礼》 又如端行(端正身躯而快步行走);端拱(端正身子拱手);端伟(笔直壮大);端端(端正;不倾斜);端身(摆正身体) 端正。引申为正直 水至平,端不倾。--《荀子·成相》 选天下之端士。--汉·贾谊《治安策》 又如不端(不正派);好端端的(好好儿的);端一(端庄娴静);端士(端人;正直 端 duān ①〈古〉一种礼服~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 ②事物的一头笔~、末~。 ③(事情的)开头开~。 ④项目不只一~。 ⑤端正~坐。 ⑥双手平举着拿~茶。 ⑦姓。 【端的】 ①果然;确实。 ②究竟。 ③事情的经过;底细。 【端点】〈数〉射线开始一端的点叫做射线的端点;线段的两端的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端方】端庄;正派。 【端倪】 ①事情的眉目、头绪。 ②边际。 【端详】 ①详情听~。 ②端庄安祥举止~。 ③仔细地看~了好久。 【端绪】头绪。 【端庄】(举止神情)端正庄重。 端zhuān 1.专一;专门。参见"端意"。 2.专擅。

:明 (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杔,照也。--《说文》 照临四方曰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东方明矣。--《诗·齐风·鸡鸣》 明,精白也。--《国语·周语》 视曰明。--《书·洪范》 明则著。--《礼记·中庸》 明星谓之启明。--《尔雅》 东有启明。--《诗·小雅·大东》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荀子·天论》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月明星稀,乌 明míng ⒈亮,照亮~晃晃。天~。灯火通~。 ⒉清楚,懂得,了解~白。~确。~礼。深~大义。~见万里。 ⒊公开,不隐蔽,显露在外,跟"暗"相对~说。~码实价。~枪暗箭。 ⒋视力,视力好左丘失~(左丘〈古〉人名)。聪耳~目。 ⒌看得清,认得准,见识高~智。英~。心~眼亮。 ⒍次,下一个(专指日、年)~天。~年。 ⒎迷信者称神灵神~。 ⒏ ⒐朝代名。明朝,公元1368-1644年。第一代君主是朱元璋。